张志坤:什么叫“强大”,俄罗斯做了最好的诠释
世界上每一个爱国的国民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强大”,但具体而言究竟什么叫“强大”,却各有各的理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具体怎样才称得上“强大”,不同的中国人有不同的理解。
俄罗斯以自己的行动为“强大”做了很好的诠释。
首先是要拥有强大的战争力量。同世界大多数国家与民族一样,俄罗斯也需要和平,但俄罗斯争取和平的办法不是把自己搞得身无寸铁、手无缚鸡之力,而是打造强大的战争力量,以战争威慑制止战争,这一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曾几何时,战争逼近俄罗斯,在格鲁吉亚、车臣等地,战火猛烈然烧,呈蔓延燎原之势。设使当初俄罗斯姑息退让,如今打巷战的地方可能就是莫斯科而不是顿涅茨克了。而现在,战争事实上已经离俄罗斯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拥有多大的战争力量,就具有多强的和平能力,对战争越是认真准备,就越有可能避免,就这是俄罗斯的和平哲学,也是俄罗斯的战争哲学。在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上,俄罗斯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教训。
其次是要有坚强的精神品格,具有突出的“亮剑”精神。有一句歌词唱得好“该出手时就出手”,面对危机要“敢”字当头,敢打敢拼,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依靠绥靖只能换来一时之安,靠外交折冲只会愈演愈烈,须知,任何时候外交谈判都只是辅助手段,战场上的打不下来的,想从谈判桌上得来,安全是异想天开。近代中国李鸿章堪称是外交大师,论外交水平,近代以来至今的中国,没有几个人能和李鸿章相比,可李鸿章式的外交结果怎么样呢?除了受尽一场又一场的羞辱与空前的丧权之外,再无其他。纵观整个清朝末季,唯一的可看的外交成就倒是曾继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撑下取得的,与李鸿章的路线恰恰相反。
最后是要有坚强的战争决心。此次胜利日红场阅兵,最突出的不是俄罗斯所展示的新式武器,而是整个社会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民间坚强的战争决心与浓烈的尚武文化。看看那些稚年童子的武装打扮吧,这分明代表着一种现代斯巴达精神。可以说,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尚武文化为支撑俄罗斯民族,不管多么孤立、劣势,都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将令任何觊觎着望而却步。
对比俄罗斯,中国应该看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今天的中国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是俄罗斯的数倍之多,但哪个人敢断定,中国比俄罗斯更强大?热爱和平、拒绝战争,这是完全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上中俄两国却大相径庭,与俄罗斯全民族浓烈的尚武文化相比,在中国各路媒体正拼命用各种办法整天渲染战争的可怕,总是千方百计地教导人们要躲避战争、避免战争,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像是“爱好和平”,其实质是可耻的绥靖,这样绥靖心态表现在战略上,就是当今中国的战略境界比俄罗斯相差甚远,以至于中国人谈起俄罗斯真是羡慕嫉妒恨,百感交集、五味杂陈。现在,战略形势逼迫中国必须以“强大”来诠释自己,否则就要被霸权踩在脚下。为此,仅仅中俄接近是不够的,甚至结盟都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中国还应该向俄罗斯学习,学习如何做一个强大的战略大国。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