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鄢一龙:《大道之行》,对社会主义的严肃思考

火烧 2015-05-13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鄢一龙在《大道之行》中深入探讨社会主义与共产党领导,强调人民至上与共同富裕,结合现实与理想,引发读者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与共鸣。

  原标题:鄢一龙:《大道之行》,对社会主义的严肃思考

  《大道之行》由来

  本书的正标题是大道之行,副标题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来源于《礼记.礼运》,反映了中国传统的良治理想,或者说是大同社会。

  先是大道之行,“道”意味着我们是从道的层面而非术的层面来讨论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

  再看天下为公,它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相契合,意都在为公,为公即为人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共产党,但共产党必须信仰人民;社会主义追求的现代化也应该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特别是能为大多数普通人所共享的现代化。所以一切为了人民,追求共同富裕,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综合来看,大道缘何为之大?天下为公之道方为大道。我们的书实际上有三个核心词:人民至上、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天下为公的中国大道。

 

    QQ截图20150313145624.jpg

  书籍畅销原因

  这本书的畅销是我们始料未及,但我想有三个原因。

  一是这本书扎根于现实主义,同时高扬理想主义旗帜。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功利化倾向。在一个功利与物欲的时代,每个人的心里都沉睡着一个理想主义青年。这里的理想不仅是个人的理想,更多的是社会的理想,正是书中的理想主义唤醒了大家心里面住的那个青年。

  二是自下而上的视角。大家或多或少都意识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前景,涉及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我们每个人的前途都息息相关。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著作虽然很多,但大多都是说教和自上而下的宣灌。我们是普通学者的视角,是自下而上的去看中国,我们和普通党员群众一样都为中国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同时又痛切地看到当下中国存在的问题,发自内心地希望我们的党和国家变得更好,更加兴旺发达。可以说我们确实走的是群众路线,是首先引起了许许多多不同群体读者的热烈反响,有关方面才关注有这么样一本书。

  三是我们的语言接地气,尝试与年轻一代打成一片。比如在本书的结尾处写道,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在这个屌丝塑造历史的大时代,让我们重申:全世界的劳动者联合起来!全世界的屌丝互联起来!其实,我们想和年轻人说,我们的政治制度是很酷的,从治理能力看,它是超前的;而社会主义是很时尚的事业,恰恰是我们身边涌动的时代潮流。这是一个青春的事业,是我们人生旅程的崭新航标。

  可以说诚挚地、严肃地探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的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甚至大家对此有一种知识饥渴。从本书引起的热烈反响,我们也体会到党员群众对我们党、我们国家的那种真爱,虽然可能会有各种不满和怨言,但是对党和国家还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无法割舍的情感与期待,以及对于未来共同富裕社会的向往。作为普通党员我们感到自豪,同时更加坚信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会更加欣欣向荣。同时,我们也希望执政者能够倾听到人民群众这种心底的声音,不辜负这种沉甸甸的真爱与期待。 

  年轻人不要局限于“小时代”

  我们五个作者都是75后,经历了国家从物质匮乏到物质全面丰裕、从在国际上备受歧视到全球瞩目的巨变。90后缺乏这样的经历,难以体会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王绍光在序言中所说,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个“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小时代,而事实上这是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大时代。如何突破小时代的局限,将个人的命运同大时代的命运结合起来,是当代青年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CIDWEV_TY[NYDV{CMO)5$(R.png

  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是否有执政合法性

  许多人讨论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实际上落入了一个认知陷阱,或者说话语陷阱。不论是从革命传统、还是经济发展绩效讨论党的执政合法性,实际上都没有超越西方政治理论对于政党的认识,就是将党看成一个以获取政权为目的的政治团体。

  但是,我们如果从实践中概括,而不是从理论来推导的话,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与教科书中政党理论所提的政党并不完全一样。中国共产党有双重属性,一种是政党组织,有8000多万党员;另一种属性是国家机构,而且是最核心的国家机构,也就是党的各级委员会。

  国家机构的合法性与政党合法性不同,前者的合法性主要体现在制度安排的优劣之分。从国家机构合法性来讲,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安排与治理模式。

  首先党的各级委员会提供了统合功能,使权力不至于过度分散,即福山所批判的也是西方国家盛行的否决政治。

  其次是智慧治理,这是柏拉图提出的一个命题。现在人们往往讨论程序正当和实质正当,但一个政权是愚蠢还是智慧也相当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智慧治理的标准是能否维护整体利益及长远利益。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可以强大到对抗中国共产党如房地产商等,因此共产党就可以代表整体利益,并且通过政策的连续性保证长远利益。第三是贤能治理,中国官员基本是层层选拔上来的,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

  最后,一党专政实际是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在中国,并不是某个家族,某个利益集团把持政权,进入党员组织的也都是普通人。这是一个开放的权力体系,和古代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文官集团类似,从来没有人说过古代是文官集团专政。

  即便是从政党组织这个属性来看,400多万个基层组织,8000多万个党员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是一种网络治理模式。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一个善治模式,是一个具有优越性的制度安排。

  中国共产党是否有执政合法性实际是在西方政治体制的语境下才有的问题。从别国的政治学角度来评判本国的政治模式是否合理呢?我们可以先不做判断,而是先概括出中国实际的制度安排再论是非曲直。

  【二、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危机

  党的领导作为核心制度安排存在两大危机:官僚化带来的代表性危机与主体性销蚀带来的正当性危机。

  建国之前,共产党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情怀、与农民联系密切的先锋队组织。建国之后,共产党作为政权机构长期官僚化运作,在缺乏选举体制下竞争对手的压力下,官僚化程度日益加重,这在现实中表现为:党员干部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贪污腐化等。共产党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他是海神波塞冬和大地母亲生的儿子,当他和敌人搏斗感到疲倦时,只要一站在大地母亲的身上,就能汲取无穷力量,变得战无不胜。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同样如此,一旦脱离人民就成了虚弱无力的泥足巨人。所以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是党面临的一大问题。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变成空洞的说辞,过时的意识形态。彻底的实用主义和务实主义使很多党员失去了信仰,迷失了方向,党的主体性和正当性下降。中国有8000多万党员,但真正信仰社会主义的有多少呢?麦克法夸尔说:“这个党的本质是什么?它就是一个7000万人的扶轮社(以增进职业交流及提供社会服务为宗旨的地区性社会组织),这些人加进去是因为能得到好处。”

  【三、政治体制精英化是非对错

  政治体制的精英化并不完全是错的。因为当代政府治理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员来运作。但是人大这样的机构,以全国人大构成来看,主要由中央及地方领导和各领域精英构成,普通群众所占比例较低,而且这为数不多的普通群众也是有一定成就的人,不是完全的普通人。这样的后果就是普通群众缺乏政治舞台,老百姓看两会如同精英秀场。有人说两会是中央与地方,各部委之间联系交流的平台,这样的功能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平台来实现,而不必通过人大。人民民主,实质就是普通群众在政治中有话语权。人民代表会制,从开始的意义上是普通人掌握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普通群众共商国是的平台,是普通群众监督制衡党的领导权和国家行政权的平台,无他。

  所以政治体制精英化导致的后果就是党脱离人民群众。有些人称可以通过群众路线等加强与群众的联系,那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而且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四、社会涣散

  共产党早期依靠组织社会发展起来,组织动员能力很强。但现在却出现了基层涣散,而基层涣散首选就表现为党的基层组织的涣散。除了各级委员会以外,大多数党的基层组织基本没有开展活动,丧失了原有的组织功能,这样就失去了组织社会的能力。普通党员经常忘记了自己党员的角色,党失去了这种自下而上、自我组织,深入广泛联系动员群众的活力。党组织在社会组织方面的缺位导致其他组织趁虚而入,这在农村表现尤为突出,一些地区的邪教实力非常猖獗。党组织如何恢复其社会组织功能,实现人民社会的再组织化是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社会主义

  【一、党与资本:驾驭还是被驾驭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承认并使用资本的力量,使中国实现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党能否驾驭资本。如果党不能驾驭资本,就意味着资本的逻辑大于人民的逻辑。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要服务于人民,而非人民服务于资本。当前政治机构中资本经营话语权日益强大,地方政府与资本勾结等现象都是不正常的。随着资本力量逐步强大,诸多文化媒体被资本操纵,学术研究也日益依靠资本。所以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利用资本的同时驾驭资本是一个严峻挑战。

  如果资本的逻辑超越人民逻辑,那么必然造成急剧的两级分化。现在全球财富的分布就极其不平等。根据乐施会的数据,全球35亿的贫困人口所占有的财富和顶级85位富豪的相同。可见全球贫富差距是多么大。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是一个形式平等但实质的不平等却令人发指的社会。而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有可能限制资本力量的国家。根本上是由于我们有相当比例的公有经济基础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中国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有人说中国名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质上是资本主义。不能否认,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雷同之处,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社会主义”这一限定词仍然有具体的含义:

  1、 我国有顶层的战略规划;

  2、 公有资产(主权资产)占全社会总资产的三分之一以上;、

  3、 地方政府的经济组织功能;

  4、 民生国家

  这四个因素对冲了资本的破坏力量,使整个社会的发展沿着有利于全体人民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实践就是一个共赢的过程。问题不在于社资观念之争,而在于今后我们是要加强还是要削弱这些社会主义因素。

  【三、中国未来走向:中高级社会主义or发达资本主义

  我们对中国的发展有深深的忧患意识。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作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判断。与20多年前相比,中国经济社会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问题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持续多久?中国的下一步是进入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还是虚晃一枪,转而进入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2020年之后,当中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步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经济总量赶上并超过美国、人均占美国约四分之一之际,共同富裕问题比经济效率问题更为突出。中国理应考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过渡的问题。我们称之为“骑在资本头上的社会主义”。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长期从事国家发展规划的政策研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