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对于“取消福利分房赞语”的几点思考

火烧 2010-05-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取消福利分房与货币化分房展开讨论,反思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动因,分析住房分配不公与市场弊端,并结合宋鸿兵货币战争故事,揭示计划经济被污名化的深层原因。

A.署名王莲君的论文《析“福利分房”的利与弊论“货币化分房”的必要性》(2000年发表),摘要如下:

    按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从1998年开始各地已陆续停止“福利分房”。这意味着我国延续了几十年的住房无偿分配体制行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住房“货币化分配”。国家之所以做出这项重大的房改决策,是因为“福利分房”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其积极作用是日显不足……

 

B.记者陆培法《福利性分房为何要停止?———九八中国房改热点话题之二》中这样写:

  我国现行的住房实物福利分配体制是历史形成的……其弊病逐渐暴露出来了,已不适合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首先它导致了住房特权和分配不公:住房消费资金是平等地从每个部门、单位的职工的工资中扣除,但由它们形成的建房资金及所建住房却没有平等地分配给每一个部门、单位和职工,导致住房分配中单位之间、个人之间的苦乐不均及不正之风。其次它引起了住房需求的无节制膨胀:福利分房由于不是按商品价值进行等价交换,人们只要支付比住房价值小得多的货币便可能获得住房,使得人们在获得住房时无须考虑经济支付能力,这就大大刺激了人们无节制的住房需求。直接的后果造成了居民消费比例畸形,这是形成“高需求、冷市场”的市场原因。

 

 

1.以上的文章让我想起宋鸿兵《货币战争》里的一个故事:20世纪20年,在魏玛政府治理经济日趋兴盛的时候,一些财力雄厚的财团通过幕后手法操纵德国经济,导致其崩溃、萧条,进而导致全社会指责、讨伐魏玛政府的经济政策,终于导致魏玛政府的下台!

 

2.我现在想到的也是这样,80年代国内政治变更过后,计划经济的背景条件变了,沉渣泛起,官商勾结,铤而走险,腐败丛生,自然,所有的计划经济都注定要被操控,注定发展不好,注定要变味变质!然后那些人就很高兴,说,计划经济多么不好,多么低效!接着就拿出一套“新方案”来,美其名曰“市场经济”!

 

3.本来是政治背景变了的问题,本来是监管不力的问题,现在却把账统统算到了“计划经济”的头上!如果计划经济这么不好,前三十年怎么发展得了?怎么有那么好的成就?怎么能打下这么好的工农业基础?现在好了,今天的问题都算到前30年身上,喝完汤就骂娘,这些人很没有良心!

 

4.我看不是良心的问题,是阴谋的问题!他们想私有化,要市场经济,必然就想到要先打倒“计划经济”,把它说得一片黑暗!用心险恶!现在好了,福利分房取消了,全部房子货币化了,结果看怎么样?还是这么坏,而且老百姓的境况更坏了,所以他们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5.这根本的问题,就是政治的问题,就是公和私的问题,两条路线的问题,他们只是不敢议论。最多就说到政府监管不力,可是他们就不去说为什么监管不力,什么原因造成的,用什么办法解决?按他们的路线,他们永远解决不了,他们只会修修补补,拆东墙补西墙,有一天要坍塌。

 

6.这些人总是喜欢用冠冕堂皇的话语,做出罪恶的事情!什么“深化改革”,什么“货币化分房”,什么“历史阶段”,说得那么好听,做起来却是男盗女娼。这些人是伪君子!伪君子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说动听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说话哪有那么复杂,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用一两句话说清楚,非要冠冕堂皇,实际就是心中有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