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会走资本主义道路
自从中国出现平定诸侯的天子,天子选贤任能,号令诸侯,兴公利除私弊,就奠定了中央集权天下为公的基础。集中的权力不容许地方分裂势力的扩张,天下为公的理念与天下为家自私自利的思想不相容。古代天子分封诸侯,客观上曾起到削弱原始方国势力加强天子集权的作用。不想兼并了诸多小诸侯而强大起来的几个大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天子式微竟至灭亡。幸而有秦国变法更新,废分封,行郡县,任贤能,君主专制,统一天下。秦朝新制不但继承了古代天子选贤任能的传统,而且消除封建诸侯分裂割据的弊端大大加强君主集权,从而实现了古代天子想做而做不到的君主专制。为了激发民众的积极性,专制君主把土地分给农民,君主利用官员统治国家。可是土地私有制又导致土地日益兼并到地主手中,工商业的发展造就拥有巨量财富的商贾,地主和商人成了新兴的贵族,腐败官员也有贵族化的趋势,失地农民沦为佃农佣工,社会动荡,威胁君主的权力。贤明的君主和官员必然不会容许地主和商人势力的扩张,采用各种方法抑制地主兼并土地和商人牟取暴利。虽然君主专制未能消灭这些贵族,但也抑制了资产阶级的发展,使之不能壮大起来。这和古代天子削弱和消灭诸侯势力的努力是一脉相承的必然的作为。专制君主抑制资产阶级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和发展国有工商业,就像古代天子分封诸侯统治方国一样。(如果国家对国有工商业不能实行有效控制,不能保持国有工商业公有的性质,国有工商业也有变质为实际的私人资本的可能,从而危害国家利益。正如古代封建诸侯变得不忠于天子,自立为王。蒋介石的四大家族成为“老虎”,就是实证。)历代君主也曾使用过类似的方法,但是由于儒家机械地理解和墨守“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国有工商业未能发达,从而削弱和限制了专制君主对资产阶级的统治能力。到了宋代和明代,朝廷不得不依赖资产阶级,最终导致国家的统治能力弱化。虽然清朝末年在外强侵略的压力下实行洋务运动,大力发展国有工业,但为时已晚,清廷无力与外国列强抗争,割地赔款,国力衰微,在内外交困之中走向灭亡。君主专制的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是中央集权天下一统的传统还在,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还在。要维护国家统一,就必然反对封建割据,反对贵族势力;要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就必然反对私有制,反对地主兼并土地,反对商人暴利,反对资本肆意剥削。这决定着中国不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迈向一个更加文明更加新颖的社会。那一定是一个继承中国优良传统的社会,也一定是一个有巨大进步的社会;一定是国家统一的社会,一定是利于国有工商业大发展的社会,一定是能够兴公利灭私弊的社会;一定是反对贵族的社会,一定是反对私有制的社会,一定是没有地主没有暴利商人没有资本家残酷剥削的社会,一定是利于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理想的社会。那一定是一个不实行资本主义的社会。那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如果没有外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中国必然会走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资本主义势力横行于世,中华民族也不会屈从于其淫威,中国人民一定会维护国家统一,追求公平正义,一定会沿着公天下的道路走下去,无论付出多么艰苦的努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