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蹩脚的借古讽今——读《杂文报》李业成《请让我自己爱国》有感

火烧 2011-05-2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批评李业成借古讽今手法拙劣,误读《水浒》情节,曲解爱国概念,将古代忠君与现代爱国混为一谈,引发对当前社会政治与文化现象的反思。

蹩脚的借古讽今  

——读《杂文报》李业成《请让我自己爱国》有感  

杨景水  

2011年5月17日《杂文报》的这篇文章,劈头就说:“别人要我爱国,我爱不起来,我自己要爱国,爱得心疼。”看似李先生虽反对别人对他的爱国说教,而发自内心的自觉地爱国之心则是特别强烈。其实远非如此,他所说的“自己要爱国”,不知他要爱那个“国”?此后紧接着的一句话就露出了马脚。请看:他说,“被爱国的背后就是要你爱一个政治中心或权力集团。这样谁不爱国,谁就有罪,罪加一等。”请问:作者所说“一个政治中心或权力集团”,意指何人呢?难道是文中所罗列的什么“大宋国”、“大清”吗?答案可从下面的字里行间便可一目了然,李先生说:“《水浒》杨志押送生辰纲,身家性命系于一担,不敢歇息,对众人说:‘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这话一出口,立刻被老都管接过去:‘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恁地不太平?’杨志立刻吓晕,这就等于你杨志不爱国,爱国就该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爱国实际就是只准你歌功颂德,不准你有二话。既然皇恩浩荡,你生在这样的幸福国度,享受如此恩泽,有什么理由不爱国?原来爱国就是这么一回事。”该文作者硬把老都管与杨志的对话往爱国不爱国上瞎扯。其实,那段话只不过是《水浒》作者为梁山好汉截生辰纲所作的铺垫,是一个伏笔。把《水浒》翻烂,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也找不到“爱国”一词。众所周知,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者要的是“江山社稷”,靠的是愚民政策,用的是高压、杀戮,对民众谈不上什么爱国说教,认为“忠”、“孝”和孔老二那一套就够了。只是社会发展到了资本主义,愚民政策不灵了,统治者才发明了“爱国”之词。怎么到了李业成的笔下,《水浒》传上,竟然冒出个老都管威胁杨志,爱国怎么着不爱国怎么着,把《水浒》传的主题思想超前了九百多年。以此借古讽今,岂非太蹩脚了?  

歪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说什么“天下是公众的,国家是大家的,不是哪一个人的,也不是哪一个权力集团的,爱国,不是无条件拥护某一个政权。爱国是感情,不是政治,如果因为政治,则可以有许多理由不爱国。”作者虽然举了秦始皇的例子,但立即以张志新被割断喉咙为例,把矛头指向了当今社会。  

不错,爱国是感情,但同时也是政治。“如果因为政治”而不爱国,那只能说明你与国家离心离德,对国家也就没有了“感情”。所以,对国家,“感情”与“政治”是不可分的。作者制造出“感情”与“政治”分离说,无疑是在煽动对“某一个政权”的图谋不轨而已!除此,还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作为党报旗下的《杂文报》,竟然发表此类文章,怎不使人质疑?!        2011,5,2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