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和谐社会里的教育业

火烧 2011-08-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和谐社会中的教育体系,涵盖教育阶段划分、教学方法及社会教育理念,强调道德培养与终身学习,展现不同于传统竞争模式的教育路径。

和谐社会里的教育业  

我在《人类智慧发育与和谐社会》书中提到过在和谐社会里的教育事业,现摘录如下:  

在和谐社会里,政治家们特别重视教育事业。他们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符合和谐社会需求的道德型的后代公民,也是最基本最广大的社会财富生产者;在这个基础上再培养智慧型的先进分子,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于社会公共公益福利事业的接班人。在高中(16~18岁)以前主要是普及阶段,教学本民族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以及哲学的科学的基础知识,是启智性诱导性教学,务使学生通晓人类的由来、生命的意义、家庭与国家的本质、人与大自然的依存关系等,进而要懂得人类共同的终极奋斗目标、个人应尽的社会义务与责任(人生价值),逐渐成长为道德健全,有荣辱观念,有自觉精神的青年一代。大学开始才是提高阶段,才分学科分专业选修选教,培养具有不同智慧趋向的专门人才。  

教学方法上,他们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不唯分数论,不讲竞争与拼搏,但求勤奋与刻苦,遵纪守法,有逐渐成熟的道德的知与行,考试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实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教育并举,因而有合理的时间分配,除保障课堂教学之外,还让学生有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从小开始即有认知社会的机会,有交际朋友的机会。大学教育,只向社会招生,各个年龄段的社会劳动者,都有考取大学的机会, 但没有应届高中业生。  

高中毕业后,90%以上的学生将直接步入社会成为劳动公民。参加社会劳动满一年以后,任何一年都可以参加高考,有读大学的机会。如果多年考不上大学,而继续受到的教育将是终身的社会教育,即是始终处在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的经济环境中受着熏陶。这是和谐社会里典型的人才素质培养法。  

依我们现在的眼光,有人会担心,那种教育会错过青少年的最佳智慧发育期,让学生在校外活动社会活动太多,会分散专心,会误入歧途。但是他们不怕,不担心。他们认为,在和谐社会里本来就很少歧途,任他走都是和谐而平坦的大道,所以他们不愿把学校与社会分离开,愿把学校留在社会中,把学生留在社会中身心愉快地自然成长。  

依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有人会担心,那种教育不能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公民没有很多知识,不能适应高科技生产技术的需求。可是他们不担心,他们认为,高理论高技术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只要有极少数的学者像袁隆平、盖茨、爱因斯坦那样的贡献,就已经足够,而更多的应用技术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学到的。况且还有很多的企业或行业的技工培训学校,可以做好继续社会教育。有人担心知识少,就业困难,因竞争失败而失业。可是他们也不怕,他们有创新的就业观,在和谐社会里,虽有竞争,但不应该有如战场般的竞争,凡辛勤劳动都是对社会的贡献,都光荣,不是捧铁饭碗、金饭碗才算就业,况且有严格的法律,禁止剧烈的企业竞争,禁止企业老板任意解雇工人,如果有不可避免的被解雇而失业,还有宏厚的社会福利作保障。  

这会是将来的最优秀的教育思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