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请把原来社会的“三大福利”还给我们

火烧 2010-06-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呼吁恢复原社会的三大福利,批评住房、教育、医疗市场化带来的负担,强调民生压力与社会公平问题。
  •                请把原来社会的“三大福利”还给我们  
  •    

现在,国内的精英们不厌其烦的告诉我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多么多么的富足了;富足了的祖国是如何如何强大了;由此,我们欢欣鼓舞,我们趾高气扬,我们在舆论的导向中陶醉了好久好久。  

在这样的一个繁华的大环境中,人们理应是兴奋的,轻松的,有尊严的沿着我们即定的轨道飞弛我们前行的列车。不知为什么,我自己以及身边大多数的人给我的信息则是越来越兴奋不起来;当遇到生活起码的要求时并没有感觉到轻松;更不用说个人,或者家庭遇到了突然变故时只能无奈的面对苍天了。究竟什么原因使感觉上的差异这么大呢?  

这天,在某网站上看到了一篇帖文,那意思是说毛泽东时代我们国家是如何如何贫困的;就这一论,不知道怎么触动了我的哪根神经,启发了和挖掘了我的一个愿望。  

什么愿望呢?下面再说。  

在国家的改革中,面对全国人民有一个大手笔“三化”。即:‘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如果不带偏见的说,国家改革开放之初应该是这个“三化”完成了原始的资金集累;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其中的是是非非,我们没有资格评说,但粗略的想一想,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人的压力却恰恰反映在这三个方面!  

住所就不用说了,即使是山顶洞人,也需要一个‘洞’来保证他的生活质量,就是所谓的安居。舍此,其他的就根本不能去想了。于是,人们拿出了并不富裕时期的为数不多的积蓄买断了原来享受的社会福利住房,不得不完成了人们扎根的最低的需求。  

紧接着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推波助澜的专家们适时的开出了药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乃至大学,善良的父母倾其所有,卯足了劲的往起跑线上挤——或许人们没有意识到,当所有的人都挤在起跑线上时,起跑线在哪里呢?还可能有起跑线吗?有人会说了,我们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吗?我只能说天知道!何况学校名目烦多的各种收费,用目不暇接来概括是一点也不夸张的。不信?仅举一例:武汉市九中毕业班十天收了三次‘补课费,’‘资料费’等;分别为二百元,九十八元,一百五十元。{在武汉市这是一所极普通的学校}。勿容违言的是在这项{教育}上的投入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已经是不堪重负了。相信大家比我的感受要更深刻。  

医疗就更不用说了!现在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病人,无异于是这个最小社会单元的一场灾难;多少家庭为此倾家荡产?国家统计局是不会统计的;只有媒体不知道是美化人们的善良呢,还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社会责任,经常呼吁社会上的好心人帮助某某,某某;理性的说,只有如中彩票那样幸运的人才有可能得到救助。更多的人只能苟活着挣扎。医疗保障体系似乎离我们很远,一个‘钱’字使这个体系遥不可及。  

正是前面的那篇帖文启发了我的回忆:在他们说的贫穷的毛泽东时代,虽然那么穷,在评选的基础上,人们还能享受到福利的分房;即使不容易,终究还有个盼头。教育基本上是收了学杂费和书本费后,后续是没有费可收的。人们真正的享受着义务教育的另一社会福利。医疗无论大病小病拿一张三联单,便没有了任何的后顾之忧。由此,话就说回来了,那时那么贫穷的毛泽东都能够做到,照精英们的说法现在如何富足了,理应更能够做到了。你们说是吗?  

也正是这篇帖文的提醒,使我产生了一个愿望——把这原来的三大福利还给老百姓。我相信,更多的人也相信,这应该就是最大的民生,最根本的和谐,也是唤回我们社会道德底线最好的良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