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改革能摸着石头过河,民生就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吗?

火烧 2007-01-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改革与民生政策的对比展开,指出民生不能像改革一样摸着石头过河,强调政策执行中忽视民生改善。结合邓小平南巡讲话,分析当前经济适用房政策调整的滞后与执行问题,呼吁关注民生与改革的平衡。

改革能摸着石头过河,民生就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吗?——邓公“南巡讲话”再解读


1月2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拟调整经济适用房购买资格”,而当日北京市建委网站称:北京市建委领导和有关部门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对北京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分配等政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目前,并未形成有关决定。又悉:广州,《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也正在提交政府进行审议。


经济适用房的政策调整,是对自2006年4月末以来国家针对住房的宏观调控的相关调控的配套办法之一。对住房调控在下早就不想谈了,因为正如上述北京地区和广州地区的相关措施是在本次宏观调控九个月后的今天还处在“正在”“进行”“系统”“研究”之中,“并未形成有关决定”。在下认为他们的:“正在”是进行时态,“进行”是将来时态,“系统”意味着不“完善”就不办,而“研究”,则意味着永无休止的扯皮。就是说不管将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办”还是“不办”且不说,现在的现实是连个“办”还是“不办”的东西还没有出台。


邓公小平先生说过:“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多。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毛主席不开长会,文章短而精,讲话也很精练。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得超过5000字,我完成了任务。5000字,不是也很管用吗?”这话说自1992年的今天,15年后的今天我看,还是!


邓公说:“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邓公又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话各级政府知道了,知道“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了,所以就只顾“改革”了,但却丝毫不顾邓公的完整理论的另一个方面,邓公的完整理论是:“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各级政策执行者恰恰“忽略”的一条是:“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公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公这一思想,改革的执行者们也是坚决地执行了前一部分,他们把握的“要害”是真正地不管了“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去改革开放,而恰恰也被“忽略”掉的也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一条。他们恰恰没有做的就是要不顾“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也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公针对1992年时的“左”和“右”时是这样论述的:“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东西有,动乱就是右的!‘左’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对邓公的这一论述,在下认为十分正确,这是针对1992年时的“左”和“右”的恰当论述,但是对于邓公的理论思想的精髓的理解,在下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那么2007年的今天怎么正确看待当今的“左”和“右”呢?在下替邓公做如下“左倾”的论述:

“现在,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右’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左,而是‘右’。‘右’带有改革的色彩,好像越‘右’越是坚持改革,‘右’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左可以葬送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右’也可以葬送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中国要警惕左,但主要是防止‘右’。左的东西有,彻底否定改革就是左的!‘右’的东西也有。把改革开放看成是可以是不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认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是否定改革,认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就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这些就是‘右’。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就不会犯大错误,出现问题也容易纠正和改正。”

为了充分调动全民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上的积极性,邓公讲道:“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这一点在下也认为十分正确,改革是一次彻底的革命,没有什么现成的路子去供我们借鉴,摸着石头过河,在代价中获取进步,这本就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但是我们的各级政策执行者们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方面是将邓公的这一理论演绎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但对邓公理论的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中的另一个方面“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却是掩耳不顾,把民生看成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情。这种想法和实际的做法,也正是对邓公改革开放完整理论的恶意篡改和别有用心的利用!

什么时候,在关系着民生的各个方面,我们的各级政府也能够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也能够饯行邓公理论中的精要,也“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那么我们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切实地得以提高,胡锦涛主席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才能得以切实落实。

什么是胡锦涛主席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下认为:协调好改革发展与民生提高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就是胡锦涛主席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

(以上对邓公小平先生讲话的引用,均摘自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南巡讲话”。撰写此文,纪念一代伟人邓小平“南巡讲话”15周年)

(2007-1-2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