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场“刁民”与地方政府的“战斗”终于失败了

火烧 2010-05-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村民为争取更多补偿,自行打井栽树,但最终因政府政策调整而失败,揭示农村土地征收中的矛盾与博弈。

     春天的时候,我正在修改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写的时间长了,头就会有些发昏,就出门去转转来缓解剧烈的疼痛。由于我住的地方离田野很近,就去那里沐浴着温暖的春风。但因为还属于春寒料峭的季节,寒流还是不断的从西伯利亚吹过来,有些时候的风还是贼凉贼凉的,但也总是有收获,得知了附近村民们用智慧与当地政府进行“战斗”而终于失败的一个故事。

     我住的地方不远处就是政府几年来开发的新县城,建设的楼房和道路都非常美观大方,与不远处破旧的民房“相映成趣”。而且还正在开发附近的土地,估计是不会在温总理所说的那十八亿土地的红线之内吧!

     年前的时候,我看到许多的村民们在他们的农田里打井,曾经天真的发出无限的感慨:还是现在中央的政策好,把资金都直接投入到民生方面来了。又过了几天,又看到农民们在自己的田地里栽树。我更是激动万分,心想:农民们得到了实惠以后,思想观念就是转变得快,都知道间作套种了。庄稼果树两不耽搁。

      而今年第一次去那里查看时,让我大吃一惊:因为那些井也太多了,四五米远一个。简直是令人不可思议,这要浪费国家多少钱啊!又一看那些果树,也太密了一些,距离不到两米。使我对他们打井栽树的行为和动机发生了怀疑。

      第二次,碰到了一个农民,我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说:“还不是把土地想多卖点钱?”一句话就使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都是农民自己出资搞的,因为这里的土地就要被征用了,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多要一点赔款。这些农民们真的是很聪明啊!

     第三次,一个年老的农民在那里浇水。我又问起他情况,他气吁吁的说:“井打得太多了,政府不给钱了,果树也太密了,政府还正在研究,估计也够戗。”

     我问他:“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干呢?”

      他说:“前几年政府征我们的地都是象征性的给一点,比如那几条路。”

      他还指着周围的几条宽阔的大马路说:“每亩地只给了一年的青苗款,就什么也没有了。现在,我们当然想捞回来一点,因为我们的土地已经快被开发的没有了。可是,这次又失算了,唉!”

      看着他那黑瘦的脸上流露出的失望和无奈,我也感到非常心酸。政府搞经济开发,搞发展,却让这些农民们买单。农民投告无门,只好在自己的土地上打些小算盘。结果还是失败了,又损失了一笔打井和买树种的钱。怪谁呢?

     我总是弄不明白,有些地方政府一说搞开发,总是去想到去侵占农民的利益。为什么不会去设身处地的替他们去想一想呢?关注民生和发展经济在上面说是统一的事情。可到了下面就成矛盾的事情呢?难怪上面的号召和下面的实际执行情况总是象两层皮。难怪有些地方总是有群体事件时而发生。原因何在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