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是金融危机之源
赵春起:货币问题核心是信用
2009-7-10
货币是一种信用表达。货币形成最初阶段,有多少商品价值,就有多少相应的货币量。
现代金融货币具有更多的形式:纸币、硬通货、各种可兑换票据(股票、期货交易凭证)等。当今货币量巨大的原因:交易不需要基本货币,形成商品交易票据一类货币;国际积累货币;经济危机时大量注入流动性货币;将纸币挤压到金融市场,金融创新制造的信用货币。
美国人利用“美元霸权”,可以不断印制美钞,以利于“国际间的流动性”需求和金融入侵。美国的信用在于它的经济、文化、军事霸权,对于国际势力的控制能力。
世界金融家不断用所谓的“金融危机”,对于现有经济领域注入更多的“信用”;然后,将控制权力转移到金融机构,通过“通货膨胀”等方式对于受控方“剪羊毛”。
通货膨胀原因是国家政策和商品实物生产效率低下等原因造成的虚假信用。逼迫消费者必须花掉纸币。资本家故意抬高各种实物商品价格,造成心理预期压力,最终是盘剥消费者。国家机器臃肿和军国主义是生产财富、创造力的巨大浪费,同样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虚拟经济是制造金钱的游戏。将人们手中多余的货币集中到“货币市场”:期货、股票等交易场所。小户交易者总是被大资本和内部控制操作骗去所谓的金钱。
美国发动金融战争、货币战争,威逼弱者,从而掠夺信用财富,制造虚拟财富。受制于交易的一方总是被盘剥。
“热钱”是超出实际商品对应货币的巨大流动性货币,通过资本主义机制便捷地交易场所和方式,能迅速变现,逃离现场。
市场总是受国家机器的支配。市场交易本身是受社会关系支配的过程。尽管人们的一般交易是自愿进行的,但是,交易背后总有强有力的社会压迫和强者弱者不同的地位。
阶级地位的不同表现为:弱者的奉献、风险必然更多。社会统治阶级具有更多的机会、势力和关系渠道等。弱者只能出卖雇用劳动,更多的劳动者竞相排挤,造成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境地。这些是政治经济关系决定的。金钱对于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这里存在信用和利益选择的实质。
美国不需要实业创造金钱的游戏。以房贷为例,销售商把房子卖给没有能了买房者,制造第一重虚假信用,买方者将自己还未到手的房作为抵押,形成贷款消费,这是第二层虚假信用。金融机构将有关的信用打包包装成AAAAA级的抵押品卖给国外需求者,这是第三重虚假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虚假信用保险,这是第四重虚假信用。投资行以十几倍、几十倍的杠杆出售信用更是虚假信用是第五重虚假信用。虚假信用和贷款超量消费的过程总有人在盘剥,这就是获取“利润”的资本主义经营机制。盘剥的复杂过程,就是造钱游戏的奥秘。
当今金融危机转变为经济危机,主要是信用紧缩,人们减少消费,迫使经济萎缩。这既是迫使经济回到正常消费量的过程,也是还钱的过程,形成过枉矫正的信用塌方局面。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使得更多的资产阶级个体加入到经济掠夺的“热浪”中,造成更多的人破产,进入到出卖劳动力、知识的阶层中。更多的被剥夺者在更大的掠夺“交易”中成为“知情者、控制者”手中的“猎物”。
利润率趋于更低的过程,又表现为个别交易的巨大利润收获,这就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竞争形势,也是使得更多的资产阶级个人变为中产阶级行列或破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欺诈、盘剥、势力勾结的过程,更是金融寡头政治的实质。
人们明白这一逻辑的本质后,意识形态必将成为政治关注的领域,人们更关注的是政治经济强势集团的阶级本质:为私有制观念支配的人,必然是挤压行为者;按照公有制建立人类根本利益的人,必然要培养群众的能力、情操、品质,超越私有观念,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就是人们的社会化管理能力提高,控制自私欲望,将其纳入人的社会化进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