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耐人寻味的“代言人”孙东东

火烧 2010-06-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孙东东在医疗责任解读中发表争议言论,称记者无文化、死人正常,引发广泛讨论。其言论被指不严谨,得罪记者,引发舆论批评,凸显其立场争议。

  

耐人寻味的“代言人”孙东东  

  

蔡金安  

  

沉寂一时的“代言人”孙东东现在又出名了。  

“记者是没文化,当然,《人民日报》的除外……”“医院要死人才正常。”6月5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人民网及江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中国医院院长论坛在广东江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医院院长及数名专家学者与会。其间,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在解读即将施行的《侵权法》时雷语不断。  

孙东东的专题演讲,主要是针对今年7月1日即将施行的《侵权法》中有关“医疗损害责任”条款的解读。演讲伊始,孙东东便举了一个例子剑指“记者无文化”。他说曾经一次接受专访,解读关于全民医保的问题,没想到第二天报纸一出来,就误读了。他后来接到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质问电话,只得告知“是记者没文化,你去找记者,别找我”。随后,孙东东对着台下《人民日报》社的记者说“记者是没文化,当然,《人民日报》的除外”。  

  

“记者无文化”论引得台下唏嘘一片,然而,孙东东随之又抛出了“死人正常论”。  

  

孙东东在演讲中表示,“躺着进,竖着出,这不是正常的”,而“竖着进,躺着出,才正常”。他还表示,之前的那句口号“救死扶伤,施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不对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宣传,导致医患纠纷越来越多。他建议院长们,应该多宣传“死人是正常的”,多给患者和亲属讲清不利的方面。  

  

上述材料起码说明了以下几点:  

1、通过雷语出名;  

2、变色龙,见风使舵;  

3、甘愿为主子代言,不惜丧失道德良知。  

  

身为央视主持人、司法精神病学专家、北京大学副教授的孙东东,说话怎么这么不严谨,一句“记者没文化”,把天下所有记者一棍子打死,这下得罪了那么多记者,他不想出名都由不得他了,当然出的会是恶名。孙东东不愧是变色龙,不敢得罪《人民日报》的记者,一句“《人民日报》的除外”,衬托出其讨好卖乖的嘴脸。  

  

笔者认为如果要评选最为主子卖力的代言人,非孙东东莫属。  

孙东东曾因谈三鹿奶粉事件和宣称老上访专业户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而名噪一时,活脱脱表现了他为利益集团代言而敢于冲锋陷阵不计一切后果的威猛形象。  

2008年9月12日他以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卫生法学专家的身份接受新浪网的访谈,就三鹿事件说:“目前我们国家市场销售的奶粉绝大多数保险,三鹿的这次事件应该是意外事件,偶发的,不属于群发事件,所以我想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 “从目前来看政府处理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疏漏,发现问题以后及时调查了解,然后确认以后立刻公告,责成企业,企业这次也很主动,他去召回,主动承担责任。所以从目前政府监控来讲,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没有发现有什么严重的疏漏。” “我想大家关注很正常,我们社会需要有责任感的人,但是有时候媒体、网友关注的偏,偏在也走得极端,上来先想怎么索赔。我觉得首先应该先找原因。另外一个没有必要去给有关部门找麻烦,你现在麻烦找得越多,越去质疑什么的,可能越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人算不如天算,三鹿事件的发展与孙东东的“导向”完全不一样:三鹿公司已破产;三鹿负责人已判重刑;相关党政官员已被严处。这次孙东东除了留下个“利益集团的应声虫”的“美”名自取其辱外,一无所得。  

  

时隔不久,孙东东又为新主子代言了。  

2009年3月23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一篇名为《孙东东:把精神病人送到医院是最大的保障》文章中,孙东东公开宣言:“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障碍属于需要强制的一类。因为它扰乱社会秩序”。为什么需要对“访民”实施强制性措施?孙东东说:“因为它扰乱社会秩序。他就坚持他的某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就是精神病的妄想症状。他们为了实现一个妄想症状可以抛家舍业,不惜一切代价上访。你们可以去调查那些很偏执地上访的人。他反映的问题实际上都解决了,甚至根本就没有问题。”在孙东东看来,解决令各级政府头疼不已、贪脏枉法者心惊胆战的“访民”问题,是一桩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孙东东这次是为地方无良官员代言,为他们强制送上访者进精神病院提供依据。孙东东的“高论”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几乎是一边倒地向他开炮。铺天盖地的声讨声也许出乎他意料之外,不知出于什么目的,2009年4月6日,孙东东通过中新网发表致歉声明,就其最近在接受采访时一些内容因表述不当引起争议和误解表示遗憾。他表示,如果因这些内容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诚恳地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歉意。  

  

他的致歉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原谅,人们不相信他的致歉是真诚的。  

果然不出所料,2010年6月5日,他又蹦起来,发表雷语为新的主子代言了。  

这次,他不惜丧失道德良知而为医院逃避医疗纠纷出谋献策,公然主张废弃“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口号,建议院长们多宣传“死人是正常的”,多给患者和亲属讲清不利的方面,为医院治死人开脱。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毛泽东主席1939年12月1日为悼念白求恩题的词。1941年7月,毛泽东主席又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十四期毕业生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此后多年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成了我国医院的行为准则,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白求恩为榜样,为挽救千千万万条生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改开以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再为病人着想,变着法子从病人身上捞钱。虽然“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标语还在,但那已成了医院偷偷捞钱的遮羞布。医院把捞钱当着第一要义,深圳人民医院竟曝出了一天按25小时收费的丑闻。  

医务质量严重下降,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医患纠纷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医患关系紧张到什么程度?甚至出现了医生护士戴钢盔上班的雷人现象。2006年12月,深圳山厦医院由于与患者家属发生一起纠纷,医院给300多名医生护士每人发了一顶钢盔。整个医院俨然进入“战时状态”,连一个怀抱可爱小婴儿的护士,头上也很不协调地戴着一顶笨重的大钢盔。   

医院里满眼晃动的钢盔告诉世人,医患关系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改开前“天使”和被拯救者之间那种温情脉脉的关系,甚至也不再是普通的“花钱买服务”的交易关系。如此紧张对立的关系下,怎么会有好的医务质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知名专家教授”孙东东给医院代言了。本来医院治病救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他却在演讲中表示,“躺着进,竖着出,这不是正常的”,而“竖着进,躺着出,才正常”。这不是盼病人死吗?这还是正常人的话吗?难道宣称“99%老上访户是精神病人”的孙东东自己也发疯了得了精神病?他还给医院院长们出点子,干脆把“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口号也废了,建议院长们多宣传“死人是正常的”,为医院治死人开脱。宁负广大患者,不负自己的代言人;宁可丧失道德良知,也要对主子效忠。这是一副多么丑陋的小人嘴脸啊!  

医患关系已经被打成了一个死结。在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医患紧张关系已经不是简单就能缓解得了的,而像孙东东提出的那些卑鄙的作法,不仅不能缓解医患纠纷,而且会埋下矛盾的种子,有朝一日会爆发更加激烈的医患纠纷。  

  

作为“知名专家教授”,身兼北京市教委高考专家指导组成员、北京大学司法鉴定室主任、国家卫生部专家委员多职,还是央视主持人,集这么多光环于一身的孙大名人,怎么会落得个到处遭炮轰的下场呢?难道是他热衷于当“代言人”惹的祸?  

其实,当“代言人”也不都是坏事,那要看当什么人的“代言人”。孙大名人如果真心实意改弦易辙当老百姓的“代言人”,相信他在人们心目中会是另一种形象。  

  

2010.6.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