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六十年来,中国社会管理变更的三个阶段

火烧 2010-06-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分析中国社会管理变革的三个阶段,从服务工农到权威管理,再到资本和财富代理阶层管理,体现社会管理演变过程及特征。

六十年来,中国社会管理变更的三个阶段

   

   

1949-1976年,是以服务工农为主的管理阶段。主要特征管理阶层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工农参加各单位和阶层的生产生活的决策活动。国家导向是工农大众为国家主人,服务大众为政策的主要出发点。虽然一穷二白,加上西方的围堵和全面制裁,人民生产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工农业生产稳步提高,科学文化卫生教育显著提高。国家经济基础得到巩固并逐步得到发展。 人民大众的精神风貌大幅改善。为人民大众服务成为一种光荣。当工人农民,为国争光成为时尚。社会安康。几千年来的各种丑恶现象得到根除。社会道德健康有序。

   

1976-1997年,权威管理阶段。主要特征是管理阶层的代表性被搁置,企事业等单位全面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院长校长负责制等一系列到各阶层的首长负责制。强调能人(包括权威)的首创作用。下级普遍称呼上级为老板。 政策上鼓励能人先富。摒弃大众参与管理活动。国内市场向外开发。出口拉动经济作用明显。计划和市场的双轨制同时运行。法律法规的监管缺失。两极分化显现。

   

1997-至今, 资本和财富代理阶层管理阶段。主要特征是创富成为全国性的运动。管理阶层明确自己为中华民族的先进代表。工人为打工仔,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改为建设银行。银行、医院、学校为有钱人服务。国有和集体经济基本完全私有化。市场投机盛行。不论投资投机,只要能拥有财富就是时代的英雄。向国外资本让利是时尚,只要能为GDP化缘。黄赌毒泛滥,贫富分化到国际警戒线。市场全面开放,"各行各业一片繁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