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县为何乐于花巨资建新桥?
贫困县为何乐于花巨资建新桥?
蔡金安
如今房倒桥垮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隔三差五就冒出一件来,随之而来的是官员被撤,可等过些时风浪平息后,建新房新桥的热潮又掀起,被撤的官员也东山再起。再不久,又是房倒桥垮,官员被撤……。循环往复,官员们乐此不疲,害苦的只是国家和百姓。这样的例子可多了,四川贫困县通江县就上演了这样一场活报剧。
据2010年5月23日华商网-华商报消息,著名的革命老区四川贫困县通江县本来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却花巨资建四座桥,短期内均变危桥,如今又在积极筹资建新桥。
四座特色桥
伤心桥:18年前,由4万群众集资80万元,加上沙溪籍老红军傅崇碧从各方争取的40万元,于1995年国庆节在沙溪河修建落成“红军桥”,傅崇碧欣然提笔命名其为“幸福桥”。在通车三年后于1998年10月被认定为危桥,随后十余年间,有2人坠桥亡、3人终身残疾。
风水桥:县政府耗费120万元投资建设的山脊连接工程,却在上面种树种菜。2003年通江县修建北环路时,由于经由的阴龙山山脊高度不足以修建隧道,于是将山体凿开缺口。道路通畅之后,文化界知名人士认为阴龙山是县城的“龙脉”,纷纷向政府来电来函要求恢复山体。当时的县委、县政府领导对该项工程高度重视,由规划建设局实施景观恢复工程,设计桥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漫水桥:在沙溪河上游,有一座钢筋水泥桥,花费了100万元,但进入汛期,山洪暴发,水位上涨几十米,这座桥就会被淹没,无法通行。老百姓把它叫作“漫水桥”。“要是连续六七天水不退,那老百姓要去医院、要上学,就一定得走现在的危桥。低水位的桥只能满足临时的通行,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修个大桥。”现任沙溪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副主席的杜福兴说。
断塌桥:1998年7月27日,通江城西彭坎岩大桥70米长的主拱齐整断塌。断塌后来导致发生两起重大伤亡事故,1998年12月13日和1999年4月17日的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1人受伤。
为何乐于建新桥
通江县通过群众集资和老红军募款建成“幸福桥”后,不久该桥就变成了“伤心桥”。
令人不解的是,沙溪的群众呼吁、期盼十多年的危桥没人维修,而通江县有关部门却对“知名文化人”的建议惟命是从,在县城北环路上投资100多万实施“山脊连接工程”,建成一座不能走车行人,而被种草种树的“风水桥”。
花100万元却建了个“漫水桥”。
花巨资建成的城西彭坎岩大桥却造成10死11伤的重大伤亡事故。
在此种情况下,通江县委县政府却继续对建新桥乐此不疲,正在规划耗资数百万元,在沙溪镇另修一座新桥。除了重建“伤心桥”,按沙溪镇人大副主席杜福兴的说法,还要重建“漫水桥”。
2007年通江县委县政府就开始规划另修一座桥,当时的预算投资为739万元。县委县政府拟采取资金筹集办法为“四个一点”,即“受益群众筹集一点,在外工作(务工)人员支持一点,向社会各界募捐一点,政府按工作成效捆绑项目匹配一点”。
群众对再次集资建新桥是怎样看的呢?
沙溪群众对集资建新桥意见颇大。当年建桥的集资款是他们的血汗钱,可落得个人死桥废的结果,现在又要他们挤出血汗钱,他们都不愿意。
而领导们在建桥集资上可谓雷厉风行,采用分片包干之法。2009年5月25日,通江县委书记范申华就重建沙溪大桥事宜进行了现场办公,之后通江县委决定,自5月下旬到6月中旬,沙溪、胜利两乡(镇)干部分片包干,下到村、组去,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动员群众集资建桥。
为什么放着原来群众集资80万元、老红军傅崇碧从各方争取的40万元建成的沙溪桥不维修加固,而要另起炉灶重建一座新桥?镇长程参说,修建新桥是最优化的方案,目前已从各方基本争取到近500万的建桥资金,“但3年前预算的739万如今肯定不够了”。
个中奥妙耐人寻味。建新桥比修旧桥费用自然高得多,参与其中的受益者自然得利更多。还是利益链条在作怪!
如今建桥和建房一样,建得又多又快,垮得也又多又快。从决策审批的官员到层层转包的施工方到监督部门,形成利益共同体,各方把利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的,其结果必然是归结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形成豆腐渣工程,众多的房倒桥垮也就不奇怪了。
撤职又复职 官员无伤大雅
5月12日,因有媒体报道了该县沙溪镇沙溪大桥为“史上最牛的烂尾桥”,通江县委、县政府处分了包括主管交通的副县长蒋豪雄在内的多名干部。
早在1998、1999年间,通江县刚刚落成不久的彭坎岩大桥垮塌后,连续造成十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当年的交通局副局长谢大志因此被关押49天,释放后被撤职,但在两年后,通江县有关部门解除了先前对谢大志的行政处分。
看来,撤职只是暂时做做样子平民愤而已,对官员不可能有警醒。
我们总是感叹如今官员毫不羞耻地沦为金钱的奴隶,感叹贪官获取非法所得的土壤是那么肥沃,感叹现在利益链条强大的生命力,感叹监管、执法、惩罚力度是那么弱小。我们是不是已听惯了房倒桥垮的轰隆声和人死人伤的悲鸣声?是不是对利益链条上的得利者的贪婪行为变得麻木了?
建房造桥,在贪婪获得非法所得思想的驱使下,利益链条上的得利者争抢蛋糕,乐此不疲,由于上级和执法部门软弱无力的处理方式普遍存在,如果出了事,官员被临时撤职,不久又可东山再起,几乎是零风险。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结出的是工程质量每况愈下、劳民伤财、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的恶果。
调整方针政策,净化思想灵魂,清除非法土壤,斩断利益链条,加大惩罚力度,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课题。
2010.5.23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