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斯文寻踪

火烧 2008-11-19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围绕斯文之道展开,强调中华古道与儒学的本真面貌,追溯孔子思想对诸子百家的影响,呼吁回归正道,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雅不欲用“儒学”二字,盖因政治、权术、声名、利养等等给玷污得面目全非,早不是本来的样子。故一承孔子,仍称斯文。斯文之道,即尧舜禹汤递相付嘱、文武周孔一脉相承的中华古道,至夫子而集其大成,皇炳于世!历史上,帝国迭兴,却不旋踵而灭,剥而不复,几无再起之例。放眼全球,唯有中华,虽治乱循环,陵迟隆替,每能否极泰来,凤凰再生!此则我中华古道之荫泽,斯文哺被之元福也!  

夫子之前,无诸子之分,只是浑沦一派。既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各得夫子之一体。倘极而言之,所谓百家争鸣者,亦各得夫子之一体而已,如道家得其虚里,儒家得其实干,法家得其表礼,名家得其名相,兵家、纵横家得其权变;而后世禅宗得其正大。诚然,如此说法,乃仅具符号意义,而夫子巍巍大者,概莫能瞽。  

今日国学乃有渐热之势,于夫子或毁或誉,纷纷涌涌,一言难尽。然毁之者固多张冠李戴、乃至故意淆其黑白者;而誉之辩之者复多强作解人之辈,不免愈辨愈污,尼山阻隔。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故仆乃不自量力,起于南蛮僻陋之地,奋其贫思瘠慧之舌,欲图匡正斯文,一归正道。横渠先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仆虽庸贱,未敢一日或忘也。太史公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亦区区之志哉!  

言志自当弘毅,欲从事于斯文,则岂能躐等?《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耳!”故一遵学地,名为“寻踪”,不敢言其已至也。  

真诚希望对中华古道或诸子百家卓有精研的各方高士垂予指点,而钓名沽誉之辈、浮浪无实之徒勿入焉。此为荒江野老之学,捐心弛意之地,非红尘酒之能醉人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