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与韩德强批判的是假马克思主义

火烧 2010-05-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韩德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指出其针对的是假马克思主义,并引用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理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和非机械性。

两三年前,韩德强先生的两篇文章对一向自视读书不少的我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次冲击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生活在唯生产力论的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联合统治下的吾侪青年,是多么的幼稚和无知。而这种幼稚之为幼稚,无知之为无知,更体现在我们自认为自己冲破了上几代人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迷信”,我们拥有自由得多、丰富得多的头脑。其实这便是一种意识形态。  

话说回来,这两篇文章是什么呢?一篇是《重新认识中国历史》,写于2004年7月;一篇是《矛盾原理》,写于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  

在《重新认识中国历史》这篇文章里,韩先生一反正统话语体系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五阶段论”,序言后第一节就写“中国古代的市场经济”。在第三节里又顾名思义地给资本主义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只要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只要该社会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人一无所有,只有劳动力,则该社会就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按照这个逻辑,韩先生在第五节里继续说:“……古代中国的佃农、雇农和失去土地流入城市的所谓流民(即失业者),都属于无产阶级。所以中国古代的农民革命即无产阶级革命。”之后,韩先生又分析了“封建社会之说从何而来”、“为什么工业革命不发生在中国”,直至谈到“民主与道德”、“吃人与进步”。这些论述在当时的我看来,虽然不够严密,但对于一直泡在“正统”教育里的人来说,确乎是头顶霹雳,柳暗花明。况且我自己还并非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只是一直没有导师,无以为进,最终也还是在“正统”的窠臼里兜圈子,这时真仿佛饿了太久的人遇到了面包。  

《矛盾原理》一文立意在整体论的观点之上,将我们以前所熟知的“物质与意识”、“内因与外因”、“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都颠倒了过来,而且还用“主导与制约”取代了“决定与反作用”的表述,这对于我们熟悉了的马克思主义冲击不可谓不大。  

我们似乎可以说,韩先生的《重新认识中国历史》是在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矛盾原理》是在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但在今天的我看来,这要么是  韩先生的战术苦心,要么就只能说是浅薄了。韩论述时的逻辑不够严密上面已经提到了,抛开这个不说,我所要问的核心问题是:韩批判的到底是谁?——是伯恩施坦、考茨基的机械唯物主义,是普列汉诺夫的一元论历史观,是唯生产力论的马克思主义,总之,就是假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活的科学,绝非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命定论。被称为“最后的西马思想家”的法国著名学者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的提法正好呼应了这一点。阿氏在他的代表作《保卫马克思》中说:“矛盾具有复杂性、结构性、不平衡性……不过我更喜欢一个短语:多元决定。”“依照恩格斯的说法,我将它图示化地归为三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阿氏强调:三大领域各有特定功能。它们在相对自治范围内,以不同节奏运转,即不但彼此决定,也在总体上被其他领域所决定,甚而反向决定。而经济作为基础,只起到最终的决定作用。  

至此,我们可以明晰,韩德强所批判的马克思主义是教条化了的唯生产力论的假马克思主义,说白了,就是修正主义。而这种假不只在马克思主义这里有,这些年来一直甚嚣尘上的所谓新自由主义是真的自由主义吗?也是假的,假自由主义。然而真真假假之难辨,让我们的眼睛和心失掉的不仅仅是真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