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拆迁折射的是执政者执政成本支付的困窘
答友人问:疯狂拆迁折射的是执政者执政成本支付的困窘
与友人小聚,问起席卷全国的疯狂拆迁,将我的答话记述如下,不对的,请大家批评。
友人问:我看各地的拆迁像疯了似的,国家怎么就不好好管一管呢,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回答: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由表及里的剥析。从表象上看,就是各级政府宣传的那样,是经营城市,是城镇化建设,是民生工程,等等。
这是一个表象,另一个表现是体现在被拆迁对象上,个别的因拆短期富裕了些,房子宽绰了些,其实从长远计是吃亏的,不合算的,更深的问题可以写一篇大文章,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因为离题太远了。
那么从本质上来剥析呢,就不那么简单了。为了说清这个问题,我先跟你介绍几个数字,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一个是房地产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比例,大概为60%多(俞正声不是说过吗,上海占60%你们高兴我高兴不起来)。
第二个是我国每26人就得养活一位官员(清朝时为400人左右),都养活谁呢?各级党、政、军、公、检、法机关官员;各级学术团体官员;各级民主党派官员;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官员等等,如果按精英们与国际接轨的惯例,我国公民实际上比资本主义国家多养活政党(包括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等。这就意味着我们比资本主义国家多养活一半多的吃财政、税收的官员。
第三,我们所养活的各级、各领域的官员又是什么样的官员呢?十几千万公款消费基本无节制、无监督的官员。是每年公款吃喝3000亿;公车消费3000亿;公费旅游、娱乐陪护上千亿;贪官外逃卷逃公款上千亿;公款赌博上千亿······,再加上一年比一年高的工资,十几万亿的财政收入都不够花,还要额外地加收几万亿的罚没款等各种费用,这就造成了比外国资本主义高的多、国力难以承受的执政成本。
第四,这样地方政府就不得不推行卖地维持行政的“土地财政”,这个数字按官方公布的大概为5——7万亿。
卖地也得分为几步曲:开始是买空白地,包括耕地和非耕地,主要方法是从农民那里以几千元、以后几万元贱买过来,然后通过招牌挂贵卖出去,政府赚大头;耕地都买了十几亿人不能喝西北风啊,这就有了18亿亩的底线。不卖地就无法实行“土地财政”啊,于是就有创新出来“经营城市”。经营城市也分两步:一是先拆违章建筑,合法的名字就叫“拆违拆迁”(其实那些违法建筑都是各界官员们合法地批准的)。等违法建筑没得拆了,就拆合法建筑。虽说卖给你70年使用权,10年、20年甚至几年就借口改造、引资等名目给你强拆了,然后再卖高价拿大头,接着“三公高消费”,就这样恶性循环,以至无穷!
所以我说呀,疯狂拆迁折射的是执政者执政成本支付的困窘,至于子孙后代嘛,他们是管不了那么多的,大不了再接着实行“计划生育”,享受“人口红利”呗,反正执政者法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