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民警察干什么去了
前几天,看一个电视节目,讲的是一个民间侠客的故事。为什么称其为侠客呢?因为这个人确实有梁山好汉的本色,有那么一点“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劲儿。说来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我已记不得这位大侠的名字,但他的侠义行为我尚没有忘记:他是个退休工人,想着应该也有五十多岁了吧?他拿退休金买了一个DV机,成天在那些个自行车棚附近蹲守,还逮住了好多个偷车贼,后来事业越做越大,竟然去娱乐场所成功地解救出一个被拐的少女。
看了这个节目,大家莫不为侠客的精神所感动,但感动之余,我却不禁有些忧心重重:我们那么多的吃财政饭的人民警察去干什么了?他们个个都不去车棚蹲守,你一个年过半百的业余爱好者逞什么能?天天与比你小了许多的娃儿抢饭碗,你说叫人可气不可气!再说,一个社会真要到了需要用侠客来治理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社会的国家机器形同虚设了!所以,你老哥不是为我们的官老爷们脸上抹黑吗?
还有前些日子曾被媒体报道过的个别地方的那些“二警察”,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据说他们的出警速度比人民警察还快,最多半个小时,而且很讲信用,很有职业道德,办事能力很强。不过这个“第二公安”出警只为了钱,只要事主出足了钱,他们就迅速出动,替事主摆平一切麻烦,服务比一些五星级酒店还要过硬,很有点把客户当成上帝的意思。一些当地人有了事情,听说都不去找警察,因为大家都知道公安局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索性就找这些“二警察”来主持公道!这些“二警察”也真是的,你抢谁的饭碗都成,就是不能去抢那些真公安的饭碗呀!你这样做不是自讨苦吃吗?果不然,没有多久,这个地下公安局就被铲除了,那些参与行动的警察人人都成了“打黑英雄”!
其实,无论侠客也好,“二警察”也好,都是因为有适宜其滋生的土壤才产生的,那就是我们的人民警察确实忙的很,忙得都为“二警察”们留下了一个这么大的“上岗就业”大空档!那么他们到底忙些什么呢?我仔细想了想,他们应该有这么几个忙:
一个是忙于刺激内需,为国家抵御金融危机做贡献。这个你只要到那些大酒店、歌厅、洗浴场所的大门口一看就明白了,那些赫然停放在门前的一辆辆警车格外招眼。
二个是忙于“千里追访”去了。据头儿说,这可是个重要的政治任务,防民甚于防贼,一定得看管好这些“刁民”,特别是在上头要歌唱盛世、粉饰太平的时候,千万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如果万一不小心让他们跑了,天南海北都要去找,大海捞针也要去寻!对付这些为官老爷脸上抹黑的刁民,一定不要客气,该抓的抓,该送精神病医院的就送,该强奸的就强奸。至于那些杀人犯、贪污犯什么的,逃了也就逃了,犯不着费钱费力地去追,实在不行,就使出绝招杀手锏,来一个“守株待兔,上网通缉”,能抓住是立功,抓不住是正常。
三个是维护稳定去了,简称“维稳”。这个是刚刚才知道的,是看了网友的一篇文章后才明白的,文章的题目叫《纪念毛主席,如此惊心动魄》。人民警察们在毛主席诞辰116周年之即,都穿上便衣去“维稳”了。你看他们的工作是多么的扎实卖力:提前对饭店、旅馆等有可能成为纪念场所的地方都实施了监控;对饭店、旅馆的老板以及工作人员施加压力,使他们早早停止营业;跟踪参加纪念活动的同志,他们走到哪里,那些便衣就跟踪到哪里,使得纪念活动最终不得不在众多便衣的大包围中草草收场。这些便衣比起国民党时代的特务恐怕还要在上啊,这个纪念活动恐怕比1921年共产党召开“一大”还要惊险啊!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共产党的这些徒子徒孙一听到他们老祖宗的名字就谈虎变色?真是奇了怪了!
第四个是他们真的去维护稳定去了,去震摄那些敢于闹事的“刁民”去了。瓮安事件、石首事件、孟连事件等等,让我们官老爷的乌纱帽戴得极不牢靠,随时都有被上司摘下来的可能!上司的命令很简单:只要能维护稳定,随便你使用什么手段,但就是不能出事!于是,为了保住乌纱帽,他们就象军事演习似的,把众多警察武装起来,一看他们荷枪实弹的阵势,胆小的老百姓早就跑了个没影。这样就能把一切矛盾都消灭于萌芽状态了,你说说能不用这一招吗?所以只要是官老爷有个什么大的行动,例如要拆迁、征地什么的,无一例外地都要带上这些人民的警察,因为人民的警察人民才怕啊!
最后,警察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要忙(对不起,这么个重要任务,我却把它放在最后才说,实在对不起警察叔叔),就是他们忙于鸣锣开道去了。
古代官员出行,衙役们要鸣锣开道,现在官员出行,也与时俱进,改为警车开道了!你瞧那警灯一闪一闪,警笛响彻云霄,交警、公安十步一岗,百步一哨,所有的行人、车辆都为领导让道,我们的领导坐在车里,美美得过了一把首长瘾,心中有说不出的舒坦,一舒坦说不定就赏给谁一顶乌纱帽什么的,嘿嘿,美差呀,美差!
你瞧,我们的警察整天忙的就是这么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