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的未来

火烧 2010-05-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未来面临的底层与上层矛盾,指出教育体制长期存在的问题,呼吁改革以实现社会公平与人才发展。

中国的未来  

近年来,中国底层与上层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但还不能成气候。大陆富裕层(政府官员大部分也属于,他们的退休金都比深圳一线生产员工高几倍)也不少,还掌握大量控制资源,那是底层无法抵抗。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出发点,以争取有良知的富裕层支持,就是提倡教育体制改革,刻不容缓。总所周知,从小学到大学,30年了,一直停留在应试教育,政治教育,愚民教育,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失去轻松的环境,没有创新的灵感,出来社会就只能变成帮外国人服务的机器,而那些20来岁的刚刚从学校出来,发现真实的社会跟十几年传授的教科书出入太大,导致自己脑子转不过弯,加上读书时就没有轻松快乐过,出来社会后本想轻松一下,谁知道经常加班,工资低,无生活保障,生病医不起,住的农民村或集体宿舍,没有一点生活空间和安静思考环境,感觉不到人生丝毫乐趣,活着就是为了富人服务,一旦生活碰到点挫折,他们先行我们离开了(我不认为他们是轻生,我觉得他们很伟大,是无奈中无声抵抗,我认为他们比我强,我一直沉默)。但政f坐享税收的权利(那些剥削企业缴税,但也漏税,通过私有方式让那些政府人员得到更多),政f才不会思考如何让子民过得幸福。因为让子民都幸福,那么自己的幸福质量就会下降,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得有人到企业一线做牛做马,企业才有钱,才会交更多的税,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子民听话,就发展成这样的教育体制,让子民没有思考的空间,笨点,不要太聪明,中国历来有传统,以前科举就是为了应付一帮渴求功名的贱民,让子民有一种假象:通过科举,你们有机会当官,可以发财。于是给子民一个套子,忘记了思考,但也没有让大家有思考的机会,大家都往那个套子钻,社会很安稳,很河蟹。  

30年过去了,确实有一部分通过读书发财了,但大多数发财的是机遇财,贸易财,没技术含量,在正常的社会中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不可持续的。以前还有大量的官员以大陆为世界工厂而沾沾自喜,如果现在还以这个沾沾自喜那他们都得下地狱。世界工厂的背后就是血汗工厂,政府现在是站在那些拼命消耗青春而赚点微博工资的大量女工男工基础上享受着空调,住房,休假,退休金。也许他们觉得良心过于不去,近日来高层发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大家认为有戏吗?以我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我认为是在做秀,是为了应付近日来富士康12连跳的一种表态,以平息民怨。何以建设人才呢?人才肯定是从教育而来,教育得从学校而来。让我们看看占用国家最多资源的清华大学的口号历史。  

1.       1985年,清华大学就提出要逐步把清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  

2.       1993年,提出建设具有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世界一流大学。  

3.       2003年,提出2011年力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各位你们认为清华这条做到了吗?)  

我认为清华只能算亚洲二流,我认同大部分网友的看法。我以最简单的看法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世界各国精英学子都往这里汇集,而不是去做别的大学预科班。让我们再看看只有19年历史的的香港科技大学。1991年成立。  

1.       2006全球顶尖100所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大学排名榜第37位 (位列大中华区之冠)  

2.       2007. 全球顶尖200所大学排名榜第53位  

3.       2008 全球顶尖200所大学排名榜第39位  

4.       2010 .QS亚洲大学排名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二(北大清华未进前十)  

虽然排名有偏差,至少说明一件事,科技型的大学不是靠历史底蕴,而是靠教育制度,好的教育制度就会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人才自然而出。  

      我们的教育制度真的问题大了,这样的政策祸国殃民,深远巨大。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站在科技的制高点,才能拥有更多的市场,更多的资源,为国家争取更多的财富。但每次人大代表大会,教育改革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要么越改越糟糕,越改越腐败,没有改革到实质,行政化严重,没有真正的教育家,学生变成考试机器(我就奇怪了,既然老温都提出了,怎么没见动静,说白了就是忽悠子民)。下面让我说说我最偏激的也是跟大部分人最不同的观点-----提倡公平教育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为什么说公平教育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呢。我是从宏观概念来看这个问题。要公平教育,就会产生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会把学生变成考试机器,出来能真正变为创新型的人才几乎很小。所以从整个国家国度来看,没有创新人才,我们就只能购买外国的核心产品,而没有核心技术,一切还是为外国人服务,更会造成大批大批的代工,代工只能赚取点加工费。如果我们有创新人才,就会有强有力的科技产品,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国家可以拿多出来的钱补贴一线员工,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良性循环,整个生活氛围好了,那些高端的科技人才就会发展更好的生活方式,引领科技时尚文化,创新文化,渐渐的引领全球,就会产生更多苹果的公司。而我们国家的现状是什么,几乎没什么创新人才,因为僵死的教育体制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于是跟资本家同流合污,不断的引资,超优惠待遇来建设大量的代工厂,后果:  

1.       政府所得的税收并不多,而且滋生大量腐败  

2.       污染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  

3.       一线员工超低工资,没生活保障  

4.       土地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消耗大量的地下水(深圳很多大工厂偷偷的打地下水,上面有人来查就开通自来水,一走就开通地下水)  

5.       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子民也没钱消费,只能鼓励出口,高额补贴外国。以联想为例:大陆生产笔记本,国内卖1万元,运到美国,加上运费只卖7000左右。你们说我们贱不贱,所以近段时间有人说中华民族是最贱的民族,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我认同,是很贱,非常贱,感觉起来上层领导就是跟外国科技公司同流合污,而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反抗过。  

有人说,中国开放才多少年,需要时间积累的嘛。是的,是需要时间,但目前的教育体制,以单位时间所制造的价值来算,远远跟不上外国科技公司,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就像现在贫富差距一样,明白吗?是的,我们得承认中国有创新了,但太少了,跟这么大的国家不合比例,很多所谓的自主产权水分非常高。看下面的例子:  

1.       中国生产通用芯片---龙芯,芯片的架构是外国人设计的MIPS架构,我们只是拿来用,然后加点特性功能,再交给中芯国际生产。  

2.       中国首架“自主产权”ARJ21支线飞机,除了起落架,机身外壳,其他部分都是外国的,然后组装。  

3.       中国‘和谐号’动力车组,那些引力系统,很多传感器要么是日本的,要么是德国西门子的,要么是加拿大的。何来自主产权?别人不跟你较劲而已,你可以在国内乱吹,反正也买了他们的产品,他们选择沉默。  

4.       中国神舟飞船系列,卫星等等,据我所知,位置微调的最重要的部件-----编码器,要么买日本的,要么买德国的。何来完全自主产权?当然,这是我真正知道的一小小部分。  

太多了,我不想举例,有点打击大家。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基础研究,就算有,对全球的影响力都是微乎其微。   

30年了,大学越来越浮躁,教授越来越像商人,微机实验室以盈利目的变换成校园网吧,实验室高端设备不开放,估计部分教授都不会用。很多发达国家出名的大学都是私立大学,我就不明白为何我们不开放私立大学?现在也有不少成功企业家愿意拿出部分钱来投资教育事业,为什么不开放让他们来为国家担当培养高端人才的责任。(注,现在的民办教育根本上谈不上真正的私立大学,目前国家不放权,总派一个党委书记。我可以有不受政治污染的权利吗?)  

垄断就会造成麻痹,麻痹就会导致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有所相应的竞争才有良性发展。我们国家清一色的国有大学,统一管制,严重的官僚行政文化,政治教育,应试教育,加上迂腐的教学模式,我们还有未来吗?如果不开放教育,引进竞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国就没有未来。大家想必用过电脑,如果电脑操作系统是封闭的,比如不能上网,不能安装某些功能性应用软件,那确实很安全,但死气沉沉,失去精彩。如果电脑操作系统是开放,可以装很多软件,可以做很多东西,但同时也有中毒的可能,但想必,开放的操作系统,能给人们工作带来更高的效益,更高的生活质量,适量的中毒是允许的。所以,我们国家必须要,立刻要开放教育。以前GC&D敢作敢为,现在畏首畏尾,一旦被蛇咬,终生怕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