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毛主席临终嘱咐”的历史真相

火烧 2009-06-20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揭露毛主席临终嘱咐被伪造的历史真相,分析华国锋逮捕四人帮的背景及伪造文件的影响,强调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论述。

如此罗织罪名的横切一刀

  一九六七年三月毛泽东指出:我们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基本问题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究竟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资产阶级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很明显的。在我们共产党内部,我们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有一部分人却认为中国是个很穷困的国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不能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然后再走社会主义道路。

  走什么道路问题,解放初期有这个问题,现在仍然有这个问题。苏联搞了五十多年,仍是这个问题。

  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继续面临走什么道路问题。此时,华国锋横切一刀逮捕了“四人帮”。

  众所周知,逮捕“四人帮”的一个重要根据就是:伪造毛泽东的“临终嘱咐”。1977年8月12日,华国锋在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中阐述了抓捕“四人帮”的理由,其中提到两篇文章:一篇是1976年9月16日“两报一刊”(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篇是10月4日 《光明日报》发表的梁效的《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  

  最近看到“毛主席临终嘱咐”的历史真相一文,伪造毛泽东的“临终嘱咐”的真相竟是此罪子虚乌有。不竟使小民联想到当年戈培尔的做法,同时也想起毛泽东的一段话:  

  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上午 怀仁堂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阶级存在?有没有阶级斗争?现在可以肯定,社会主义国家有阶级存在,阶级斗争肯定是存在的。列宁曾经说,革命胜利后,本国被推翻的阶级,因为国际上有资产阶级存在,国内还有资产阶级残余,小资产阶级的存在,不断产生资产阶级,因此,被推翻了的阶级还是长期存在的,甚至要复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法国等都曾几次反复。社会主义国家也可能出现这种反复,如南斯拉夫就变质了,是修正主义了,由工人、农民的国家变成一个反动的民族主义分子统治的国家。我们这个国家就要好好掌握,好好认识,好好研究这个问题。要承认阶级长期存在,承认阶级与阶级斗争,反动阶级可能复辟。要提高警惕,要好好教育青年人,教育于部,教育群众,教育中层和基层干部,老干部也要研究,教育。不然,我们这样的国家还会走向反面。走向反面也没有什么要紧,还要来个否定的否定,以后又会走向反面。如果我们的儿子一代搞修正主义,走向反面,虽然名为社会主义,实际是资本主义,我们的孙子肯定会起来暴动的,推翻他们的老子,因为群众不满意。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开大会讲,开党代会讲,开全会讲,开一次会就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一条比较清醒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  

  人们呐喊,人们要问,有多少真相是草民们所不了解的?这一刀切向了何方!? 


附文. “毛主席临终嘱咐”的历史真相

2009年06月19日09:2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9505191.html
  1976年9月至10月间,中国政坛围绕一句话——“按既定方针办”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句话的影响如此深远,令人感慨。它背后的故事如此离奇,又令人疑惑。

  众所周知,逮捕“四人帮”的一个重要根据就是:伪造毛泽东的“临终嘱咐”。1977年8月12日,华国锋在中共十一大政治报告中阐述了抓捕“四人帮”的理由,其中提到两篇文章:一篇是1976年9月16日“两报一刊”(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一篇是10月4日《光明日报》发表的梁效的《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这两篇文章各有罪名。

  《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是公开发表“毛主席嘱咐”——“按既定方针办”的第一篇文章。这篇社论是姚文元亲自布置和审定修改的。全文2000多字,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话是:“毛主席嘱咐我们:‘按既定方针办。’”“按既定方针办”是用黑体字排的,这意味着是毛泽东的原话。当时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原话,才能享受如此待遇。这篇社论发表后,“四人帮”操纵广播电台、报刊,连篇累牍地宣传“按既定方针办”,《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文章。如果说“四人帮”伪造了毛泽东的“临终嘱咐”,那么《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就是“造假”的源头,但问题是:第一,“按既定方针办”是姚文元“造假”,还是社论起草者“造假”?第二,把“按既定方针办”作为“毛主席嘱咐”,是否确有根据?

  虽然《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是“两报一刊”社论,但参加起草的只有人民日报社和红旗杂志社两家。红旗杂志社一人参加了领导机构“六人小组”,并任召集人,另一人则为写作小组成员(以下分别简称“召集人”和“成员”)。“成员”是姚文元亲自从上海调入红旗杂志社的,他参加了社论起草的全过程。“召集人”和“成员”在后来的回忆基本一致,只是个别事实有出入。他们的叙述可以证明:姚文元不是“按既定方针办”的发明者;社论起草者也不是“按既定方针办”的发明者,是他们从别处引用过来的。

  综合社论起草者的回忆,他们写“按既定方针办”的根据有三:一是中央6月电报提到毛泽东的两条最新指示:“国内问题要注意”和“按既定方针办”;二是人民日报社、红旗杂志社均有人参加七八月间的全国计划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听到过谷牧传达“按既定方针办”;三是新华社8月或9月的《内部参考》上有一篇材料,曾以黑体引用“按既定方针办”。

  由于缺乏资料,笔者未找到1976年6月中央电报的原件,也未找到以黑体刊登“按既定方针办”的那期新华社《内部参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社论起草者当时用《内部参考》核对过“按既定方针办”。当然,《内部参考》刊登“按既定方针办”也有一个来源问题,从时间上推测,很可能源于全国计划工作座谈会。全国计划工作座谈会于1976年7月6日至8月1日在北京召开,谷牧主持会议,华国锋于7月30日晚接见会议代表并讲话。“召集人”和“成员”多次谈到这次会议与“按既定方针办”的关系。

  “召集人”、“成员”关于“按既定方针办”源于计划工作座谈会的说法,还得到了其他人的证实。比如,原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冼恒汉也谈及此事。

  按理说,“按既定方针办”的源头不应在计划工作座谈会,应在毛泽东那儿。毛泽东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说这句话的呢?原话究竟是什么?请看1976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4月30日,毛主席会见外宾之后,华国锋同志向毛主席汇报了国内总的形势好,有几个省不大好的情况。毛主席当即给华国锋同志亲笔写了‘慢慢来,不要招(着)急’,‘照过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华国锋同志当时就把毛主席的‘慢慢来,不要招(着)急’和‘照过去方针办’的指示,向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了传达。‘四人帮’在场,其中王洪文、江青作了笔录,有案可查,姚文元还直接看到了毛主席的亲笔原件。”

  毫无疑问,毛泽东1976年4月30日的原话是“照过去方针办”。这就产生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毛泽东明明说的是“照过去方针办”,华国锋或谷牧为什么传达成“按既定方针办”呢?难道华国锋或谷牧修改了毛泽东的指示?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人们很快就知道了真相:“四人帮”篡改了毛泽东指示,并把篡改的话当做毛泽东临终嘱咐。“伪造说”流传甚广,传播至今。

  最近看到阎长贵、苌江的《所谓毛泽东临终嘱咐的真相》一文,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按既定方针办”竟然是会议记录者笔误造成的!文章说:

  陈斐章从20世纪50年代起,20多年一直在国家计委办公厅工作,参加党组会议作记录,或起草负责人讲话和有关文件等。

  在一次谈话中,陈斐章告诉我们,毛主席逝世后引起非常轰动的一句话,即“按既定方针办”一语的造成和出现,同他作记录时的失误有关,并讲了细节。我们听后都很震惊,我们觉得对历史负责,还历史本来面貌,很有必要把这个鲜为人知的情况告诉世人……

  在1976年7月至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计划工作座谈会期间,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捣乱,斗争很激烈,加之发生百年不遇的唐山大地震,会场乱哄哄。一天,华国锋拿着陈斐章等人起草的稿子宣读,中间离开稿子讲了几句话,内容即是传达毛泽东的批示。华说,毛主席讲:“不要着急”,“照过去方针办”。在华国锋停顿的时候,王洪文突然插话,还有“你办事,我放心”呢。接着,华国锋又把“你办事,我放心”说了一遍。由于人多听不清,担任记录的陈斐章只听清“不要着急”,至于什么“方针办”,没听清。情急中,陈斐章顺连其意,写成“按既定方针办”。会后,陈斐章整理华国锋讲话稿,发现记录与原话不一致,即请示当时的领导,也是组织和服务这次座谈会的计委一位副主任核实,而他未核实就发文了。 (摘自《党史博览》;来源:老年文汇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