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定义辩析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定义的辩析
听婵释禅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说法多种多样,但却始终没有一个让人信服,准确、明确,内涵和外延相对锁定的定义。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最关键,最经常使用,并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关系到所有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都搞不清楚,那总是会让许多人不知所措和迷茫的。
百度搜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并可看做是定义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上面这段概念叠加并内容重复的话,如果算做是“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定义,那总会有人说是牵强附会的。因为其是很难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等的内涵和外延相对锁定的定义。如果说其是描述一下“这个概念”的大致基本轮廓和前提生成条件,还算勉强。其辩析如下:
一是“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这两个概念,是要有内涵和外延相对锁定并准确、明确的定义的。如果有了内涵和外延相对锁定并明确、准确,且可以反映“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本质特征的定义,我们抓住这一主线,按照去做就可以了,也就没什么必要加“特色”这个不好把握和理解的“模糊”词语进行限定了。难道“社会主义”还有几千种吗?而“中国”这个限定词也是可有可无的,既然叫“社会主义”,那在“本质特征”上肯定是在全世界都会基本一样的。也即各个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方面,可能会有所不同和特色,但实现的结果肯定是会一样的。如果世界上真有几千个种类的“社会主义”,那这个“社会主义”的概念,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和必要了。人们肯定会发明几千个新词汇来进行相对应地重新命名和定义了。
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句。这也不是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内容,其只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前提条件。要是有一个国家建成了社会主义,但不叫共产党,那这个通行的“社会主义”的定义就难以成立了。
三是“立足基本国情”这句。也不是能反映“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本质特征的内容,其只是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为了更加顺利,需要注意的特殊情况而已。
四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句。一般的理解就是以“发展商品生产”等为重点、重心,别让别的方面的问题干扰了这件人类赖以“衣食住行用”等的生存生活的大问题。这个工作哪个朝代,哪个社会或国家都是不能放松的,这是“市场经济”,或是叫“经济”,或是叫“计划经济”之“商品或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和演变过程”中,任何社会或是国家的中心工作。也即“社会主义”社会要以这个为中心,“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也必须要以这个为中心。否则大家没饭吃,谁也活不了。
区别只在于利用科技商品生产手段和工具的水平是有很大差别的。现在是采用高科技的联合播种、收割机,农药、化肥、良种,商品生产线、流水线,飞机、轮船、火车、汽车和高速路、铁路、地铁,商厦、超市、饭店、旅店,以及互联网等的商品生产手段、分配手段、交换手段、消费手段和工具;以前是采用传统的犁锄镐牛马等简单商品生产手段和工具而已。体现的是效率、效果和效益会有很大差别。而正是由于现代社会采用了这种可以产生“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的商品或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手段和工具,才使越来越多地人有可能离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的经济建设主业地干些非物资生产的五花八门旁门左道了。这个肯定也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无太大关系。因为美国采用的高科技商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手段和工具的水平是最高的,但你肯定不能承认美国是纯种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句。其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条是重复强调这个概念本身,做定义是不能重复“原”概念的。虽然重复了,但“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是没有明确地说明白,而只是简单的重复。另外三条是说“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而已。如果有一个国家没有“这三个”条件,也建成了社会主义。比如: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就是在没有“这三个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建成的相对古朴的“财富共享的社会主义”的。“原始共产主义”也是如此。你说这三条是可有可无的条件呢?还是本质特征呢?
六是“坚持改革开放”这句。也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因为慈禧也进行过改革开放,但慈禧统治的社会肯定与社会主义沾不上边的。也即搞改革开放的,与“社会主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改革开放,最多是为建设和完善“财富共享社会主义”创造更好的物质财富条件。必竟“改革”不是颠覆性的“革命”,其“完善”的意义更浓一些。“开放”无非是与别的国家扩大“互通有无”的贸易往来罢了,为的是生产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财富。西方社会,哪个国家不是“改革开放”的?但他们肯定不是纯种的社会主义。而是“社会财富由少数人独享”的资本主义,最先进的也只是“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罢了。
七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思差不多,但这句着重强调的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等有效地推动商品或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高效率、高效果和高效益地快速发展,为的是更好地发展商品生产等,以便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衣食住行用”等的商品或财富。这是哪个社会都要必须重视的。毛泽东时代,那是通过“抓革命”来保护“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并以此来激发人民群众自觉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和干劲地“促生产”和广泛意义上扩大消费的。慈禧时代,那也是为了医治战争创伤,左宗棠代表朝廷又是给农民发种子,又是发耕牛和生产工具地没忘记发展粮食等的商品生产的呀。而且那个时代完全是被解放了的“私有制”这种有人认为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呢?由此观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句话,显然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没有多大关系的。这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要求和应有之义。
八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这句。“巩固和完善”的意思是:这个社会制度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了,现在觉得还不是很坚固和满意,才需要进行“巩固和完善”。但这里的前提条件是:已经是社会主义了。因此,巩固和完善就成了是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事情了。这个还是没有说明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通过“巩固和完善”,只是可以更有效地证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确实是真理性的认识。但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关系不大的。
毛主席说过:“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显然是准确、明确地道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且在毛主席的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尽管那时的财富分配是相对比较低的起点,但那确实是一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财富分配。其实现形式就是公有制为基础。其“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的组合形态”就是:“以按劳分配和按公权力分配”方式主导和统领绝大多数的社会财富分配,而“按资分配和以公权力谋取私利分配”方式居于极为次要和补充的地位,并只决定极少份额的社会财富分配。只有这样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组合形态”,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九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是“社会主义经济”,或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三个最完整准确的大概念,说的是一回事。其把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封建主义市场经济”等的社会制度的区别,通过“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等的概念所代表的不同“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的组合形态”有效地区别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是不能包含这个大概念的。因为已经有了“中国”这种个体性的限定词了。给概念下定义是不能小概念包含大概念的。也即:所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基本特征都应该是基本相同的。即是以“社会主义的财富分配方式组合形态主导和指导的市场经济之商品或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和演变过程”。
十是一个能够实现“共同富裕”,或是“社会财富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社会,无疑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一人一份,用不着上访,丰衣足食,有点收入差别也不是很大,不和谐也就奇怪了。
十一是一个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肯定是“民主、平等”的社会,特别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经济民主”的社会。否则有人撑死,有人饿死,如何可以“民主、平等”呢?也即:只有“共同富裕”了,才能体现“财富分配、人格尊严、政治文化权力”等的的平等、民主。
十二是一个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肯定是具有“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公平正义、平等民主、公正合理”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否则一个个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那种自私自利,金钱至上、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大私无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的只往自己腰包里划拉,也就谈不上可以实现什么“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而这种“封建资本主义”的文化,肯定不是什么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了。
十三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句,是表达社会主义的发展发达程度,但与是不是“社会主义”并无多大关系。“卫星上天,够现代化的了,可红旗落地了,贫富两极分化了,还谈什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呢?美国是最富强现代化的国家了,但肯定不是纯种的社会主义。
如果我们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共同富裕”,那么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换成“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那“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又是一种什么样式的共同富裕呢?同时,如果说“贫富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这个立论也是成立的,那么现实中的“贫富两极分化”又是哪种社会制度呢?必竟“共同富裕”与“贫富两极分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社会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啊!
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前面,无论是加上“中国特色”这样的定语,还是加上“美国特色”这样的定语,但其“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则是固定的,也是不能改变的,而且还要成为“定义”的主体并进行“完整、准确、明确”地表述出来。你可以把“中国特色”定义出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社会主义”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共产党的领导”等的中国特色的前提条件,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把“社会主义的定义”是什么说清楚的,否则“顾左右而言他”,总不是一个可以反映“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本质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相对锁定的定义的。
经过以上推演,我们可以发现,百度搜索出的那个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所谓定义,显然是一个不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本质特征的定义。也即是一个“不合格”的定义。因此,急需有高手给其下一个令人信服,准确、明确,且内涵和外延相对锁定的科学定义。因为这个问题必竟是个很重要的重大理论问题。
2011年9月8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