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教育也嫌贫爱富搞创收,怎么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火烧 2010-01-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安徽小学按贫富分班,交费可享小班待遇,引发教育公平争议。批评教育领域重利轻教,呼吁还学生纯净学习环境。

  
  人们常说时下许多官员嫌贫爱富只结富亲戚交富朋友,今天笔者又从网上看到安徽一小学按贫富分班,学生交3千元可享受空调彩电的新闻。这世道真是怪事太多了,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阵地,却变成了敛财的场所;从小就在学生中根据贫富差距设置冰火两重天的教学待遇,还有什么教育公平可言?又会给学生心灵造成多么严重的污染?  

  据2010年1月5日中国新闻网消息:  
  近日,安徽灵璧县西关小学一位小学生家长向《安徽商报》社投诉,称当地一些小学校园存在“贫富班”现象。该家长的孩子班上有90多人,但同一年级的小班只有30多人。家长交钱的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不交钱的孩子只能去挤近百人一间教室的大班。  
  在西关小学旧教学楼的5年级5班,记者发现教室内挤满了桌椅,最后一排的学生桌椅已经排到了教室最后的墙壁,里面挤满了正在上课的学生,其场景就像春运时的绿罐车。该大班有97人,对面新楼的小班只30多人。  
  相对于拥挤不堪的5(5)班,住在新教学楼的5(1)班则显得空荡,教室中间只摆放着少量课桌椅,教室后面空出了很大空间。  
  这种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人数悬殊的情况大量存在,而且小班基本上分布在新建教学楼,大班则分布在旧的教学楼。  
  向《安徽商报》社投诉的学生家长说,当时学校曾告诉过他,如果交三千元就可以上“小班”,教学质量更佳,且教室内设置空调、彩电、DVD等教学设施,并保证严格控制每班学生不超过35人,而不交钱就只能上大班。  

  乱套了,全乱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流毒侵蚀了众多领域,教育领域也变成了重灾区。校领导、教师整天变着法搞创收、乱收费,哪有资格为人师表?又哪会安心教学?自己的思想都不好,凭什么教育学生做个高尚的人?让贫富两类家庭的学生享受不同的教学待遇,一是让贫苦家庭的学生雪上加霜,哪里有国家提出的教育公平可言?二是让学生从小遭受“一切向钱看”思想流毒的侵害,会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严重毒害,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障碍。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毛主席当年把其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说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笔者十分喜爱中国第一代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中唱道:“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歌词健康贴切、振奋人心,乐曲激昂有力,又亲切感人 ,笔者常常陶醉在歌儿带来的美好意境中。该歌曲哺育了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现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阵地问题很多。怎么能让祖国的花朵、“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遭到摧残?许多学校出现的敛财创收乱收费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  
  除了中小学教育存在严重问题,高等教育同样问题重重。  
  近年来,高校开始筹办富二代培训班、总裁培训班,热衷于为富人办教育。掌握金钱就有话语权吗?富二代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而穷人的孩子因为没有钱而读不起“培训班”或者不能享受更好教育的时候,这公平吗?为什么只给富人敞开高等教育的渠道,而将穷人的孩子拒之门外?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学校更像是在经商而不像在办教育。  
  祖国的花朵再不能继续在这种污浊的环境下遭受污染了,穷人的孩子也应与富二代一样公平享受更好教育的机会。  
  中国目前教育的乱象只是众多领域中乱象的一个缩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这需要高级领导们本着为全体学生的利益着想,从全局出发,制定切实有力的措施,对教育上的弊端痛下杀手,还广大学生一个纯净健康的空间。  
  2010.1.5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友情链接:caijinan.blog.hexun.com)

附文:安徽一小学按贫富分班 交三千元可享受空调彩电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1月05日10:35  
  安徽商报吴尚、余红霞  

  “我的孩子班上有90多人,但同一年级的小班只有30多人。国家不是已经取消分班了吗?但我孩子在的灵璧县西关小学到现在还有这种贫富班。”
  日前,记者接到灵璧县一位小学生家长的投诉,称当地一些小学校园存在这种“贫富班”现象,家长交钱的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不交钱的孩子就要去挤近百人一间教室的大班。这位家长认为学校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国家教育的宗旨,而且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公平。记者前往灵璧,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探访
  旧楼教室,人挤人
  去年12月31日上午,记者赶到了灵璧县西关小学,为了证实学生家长的说法,记者特地在校园内进行了一番调查。
  在西关小学旧教学楼的5年级5班,记者发现教室内挤满了桌椅,最后一排的学生桌椅已经排到了教室最后的墙壁,里面挤满了学生正在上课,场景给记者的感觉就像春运时的绿罐车。趁课间休息,记者向学生们求证班级人数,学生们告诉记者,他们是大班,共有97人。他们还告诉记者对面新楼的小班是30多人。至于原因,这些孩子告诉记者,他们也不清楚。
  新楼教室,空荡荡
  相对于拥挤不堪的5(5)班,住在新教学楼的5年级1班则显得有些空荡,教室内只在中间摆放着30几张课桌椅。教室后面空出了很大一部分空间。
  这种同一年级不同班级人数悬殊的情况,记者通过现场观察除了上述两个班以外还有存在。而且在这所学校的两栋教学楼内,小班基本上分布在新建教学楼,大班则分布在旧的教学楼。
  揭秘
  交三千元,享“待遇”
  向本报反映的学生家长说,当时自己的孩子上灵璧县西关小学时,学校曾告诉过他,如果交纳一笔费用就可以上“小班”,教学质量更佳,且教室内设置空调、彩电、DVD等教学设施,并保证严格控制每班学生不超过35人。不交钱也可以,但就要上大班。
  记者找到了一位曾经交纳过费用的学生家长。他告诉记者,自己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当时听校方介绍后就一次性交了几千元,并且与校方签订了协议书,“学校内部有这种差别,我们作为家长的如果不让孩子上小班,觉得委屈了孩子。更担心的是因此影响孩子的学习”。
  声音
  校长:属“历史遗留问题”
  灵璧西关小学校长王法乐承认了分班情况确实存在,“这种做法是当年前任校长在任时从外地学来的。我是今年刚调到这所小学。”王法乐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04年签订的“参加"小班化"教育协议书”,其中学校承诺对于参加协议的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学生家长则一次性交纳三千元教育赞助费。王法乐说,该小学最近几年已经停止了这种做法,而前任校长也因此曾被处分,目前该校存在分班的还有大概10个班级,集中在四年级以上。
  “我调到这个学校后,也曾经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但受到一些学生家长反对。”王法乐称,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将学校曾经收的钱退给家长,但曾经收的钱已经被前校长用于建造新教学楼,自己也没办法。今年他还试图将大班的10名学生调入小班,但很快就被小班的家长们否决。
  王法乐称,他将召集学生家长就此征询意见,尽快把班级并掉,并准备向县教育局汇报。
  省教育厅:立即调查处理
  对于小学校园就开始分班教学,12月31日记者电话联系了灵璧县教育局,一位自称是办公室主任的同志在听完记者的介绍后,否认了这种现象。
  “这种情况是严令禁止的,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前遗留下来的,都必须停止,我们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处理。”12月31日,省教育厅相关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家长反映的这一情况,教育厅早就严令禁止,他们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