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如何建设民主的一些想法
关于中国如何建设民主的一些想法
作者:忧国忧民的悟空。
绝对的民主不存在。
首先悟空得澄清一下,在民主这个问题悟空并没有什么深厚的功底,有的只是一些浅显的认识,谈民主的建设问题纯属班门弄斧,所以谈的不好望您多担待,多指教。
民主,顾名思义,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指的当然不是少数几个人,甚至都不是百分之99的绝大多数人,而是百分之百的所有人。所以悟空的理解是,绝对的民主就是所有人都当家作主。然而这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因为民主本身就是个具有阶级属性的东西,它要么属于资产阶级,要么属于无产阶级,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都会这样。在一个资产阶级国家里,属于无产阶级的您当然也可以在大选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的去履行您那神圣的职责,但您十有八九会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可以说您那神圣的职责从出生那天起就被作废了、剥夺了。所以,绝对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悟空对绝对的民主的另一个理解就是事事都公开,事事都讲民主,每件关乎到大家的事情干与不干,怎么干都来个投票表决。然而这在实际生活当中也不可能,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是什么都可以公开讲的;例如咱那个“韬光养晦”、国家正在搞什么秘密的科研项目、国家安全局正在搞什么秘密活动等。这些事情都关乎到我们每个人,但很显然,它们是打死也不能说的,也就自然不能搞什么民主投票表决。对于这样的事情,您在民主方面就不能太过苛刻了,否则那实在是有点不讲理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绝对的民主也是不可能的。
“直接民生”和“间接民生”。
如果一个政府是负责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那么这个政府所做的一切,我们都可以归结为在搞民生建设,无论是教育、医疗、住房领域,还是外交领域,反正所有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让大家生活的更好。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一个国家的民生建设分为两个部分;“直接民生”和“间接民生”。何谓“直接民生”?也就是教育、住房、医疗等这些直接关乎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的领域。何谓“间接民生”?军队、国防建设、对外交往等这些不直接关系到百姓衣食住行,但却于保障百姓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必不可少的领域。
所以,搞民主建设不一定非要将“直接民生”和“间接民生”领域都给它民主喽,只要将“直接民生”领域的民主建设搞好了,让老百姓在“直接民生”领域拥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就行了,把“直接民生”领域的民主权利抓牢了,随之“间接民生”领域也一定错不了。
有些人鼓吹西方式的精英民主,理由是普通百姓仍然“民智未开”,依然愚鲁,不能很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和战略,所以民主这种高级货玩儿不明白,应该由精英人士为其作代言人,让精英为其打理民主权利。他们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做对不对、好不好咱暂且不说。
对于这些人的高见悟空虽不完全苟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认可的,民智的确未开,至少没有大开,过多的民主成分的确不太适用于现在的中国,但这并不等于中国搞不了大众民主。
在一个国家的政务当中有容易的,有困难的,换言之就是不那么专业的和专业的、大多数人都能搞明白的和只有少数人能搞得很明白的。悟空觉得这些容易的恰恰都集中在“直接民生”领域;住房、教育、医疗等,相关的账绝大多数人都是能算明白的,所以在“直接民生”领域咱就可以大胆地讲民主,大胆地走大众民主路线;而困难的恰恰都集中在“间接民生”领域;国家战略、外交政策、军事变革等,这些大多人弄不太明白,那咱就可以少一点民主成分,多一些精英色彩。
因此,悟空觉得大众民主在中国是搞得了的,只是需要区分一下场合而已。
中央和地方
虽然今天中国的资本主义复辟始于中央,但抚今追昔,复辟的主力军却是在地方,主要是省市一级的单位,它们可谓是主力中的主力,大力的倡导者和直接的执行者。如果中央的经念歪了,而所有的地方却拒绝跟着念,那么这种复辟几乎是不可能的(大胆假设一下)。反过来所有的地方都想念歪经,而只有中央不想念,复辟倒是很可能的,中央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顶不住猛烈的炮火,觉得却之不恭,半推半就地也跟着念。
可见,对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来说,地方政府如何,要比中央政府重要得多,把地方民主了,要比把中央民主了更重要。
中央更多地是搞“间接民生”,而地方更多地是搞“直接民生”。那咱们就可以更多地民主地方,较少地民主中央。这样做也可以于全局将“民主”与“集中”较好地结合,以适应国家快速建设的需要。
地方是一锅汤,中央是一碗汤,这一点从中央和地方的人数对比上就可以界定。只要地方这一锅汤不星,中央即使出了几条臭鱼,也只能星了一碗汤,一切就不至于覆水难收。
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在民主的建设上现在有这样两种声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到底哪个更适合中国呢?看了上文后您一定会觉得悟空对于这个问题的结论倾向于自下而上,但实际正好相反,悟空更倾向于自上而下。
记得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中国搞民主的问题,说现在最应该在中层搞选举,也就是省市一级,因为省市一级下欺百姓,上抗中央,最该、急需治理,中央暂不实行,否则很可能会导致乱局。
结论倒是不错,但问题是;现在地方已经把经大大地念歪了,一张选票真的就能扭转乾坤吗?如果扭转不了,那么这张选票又将被良心大大地坏了的“诸侯”用来做什么呢?悟空的结论是——公然与中央对抗!成为“诸侯”的“保命符”!为何从遮遮掩掩变为公然了呢?因为人家手里有选票,人家在法律上更“合法”,比你手里没选票的中央更“合法”,如此有何不敢公然的呢?说不定各“诸侯”不满中央,就直接将中央给罢免了,然后再从“诸侯”选择某个大家都中意的“王”推举为“皇帝”,去中央上任也说不准。如此,又如何是好呢?
中国现在需要变革,而变革向来又是自上而下的,所以最需要“合法性”、最需要老百姓选票的、最需要权威的、最需要与老百姓无缝接合恰恰是中央,而不是地方。村级选举搞了这么多年,有用吗?
因此,中国的民主应该是自上而下,即便这将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它是必要的。
中国要想变革,要想彻底走出困境,中央就必须首先割裂同地方的“血脉联系”,成为一个在运作上更为独立、在官员的任免上更为自由的中央。
09年6月16日 于沈阳
悟空的QQ:119814631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