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就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回应sdgm等网友的批评

火烧 2009-06-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回应网友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批评,讨论人口多与就业压力是否导致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是否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强调服务业发展可缓解经济殖民地问题,并反思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选择。

   

我昨天发的帖子《人口问题:错误改革开放观的催化剂与解毒剂》引起了部分网友的批评,其中sdgm网友还专门为此发了帖子。关于批评的内容,有的是与我的观点存在实质的分歧,有的是对我的观点的误读,还有的是对我的动机的猜疑。这种批评基本在我的意料之中,在此我将就双方的分歧进一步陈述自己的看法,就误读进行澄清。至于猜疑,我看就不讨论了(就像我怀疑易富贤、林毅夫一样,虽然拿不出有力的证据,但我就是怀疑,打死我也怀疑),只是不要用怀疑代替对问题的争论就行了。  

网友所提出的批评主要涉及这样两个问题: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是否一定意味着必须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而沦为经济殖民地?应对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否意味着一定要实行计划生育?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有一句话的表述是错误的,即被sdgm网友看作我昨天帖子核心思想的那句话,“中国资源利用水平低是现有产业结构造成的,而这种选择正是人口高速增长和就业压力造成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而这种选择与人口高速增长和就业压力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我认同sdgm网友这种看法: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并不意味着我国必须片面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必须充当经济殖民地,因为我们也可以选择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服务业,而服务产品往往无法用于对外贸易,必须用来满足内需,因而也就不存在经济殖民地的问题了。(关于发展服务业,邋遢道人网友有一篇文章进行了论述,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但是,这样说决不意味着我认同了sdgm网友对我的这种批评,即认为我“将现行的‘改革开放’的问题转嫁到‘前三十年’身上”,“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要么是正确的,要么是‘前三十年’的‘人口问题’逼迫而成的”,这如何解释呢?请注意我原文的标题,我说的是人口问题是错误改革开放观的“催化剂”,我在正文中又说:“如果清醒地看到这一点,改革开放就不会往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道路上发展。”看到哪一点呢?应该说我说得很不清楚,因为这是从一封内部通信中摘出来的,而且是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经常反思改革开放的人之间的通信。我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本的迅速积累是沾了过去的光(因为大批的劳动力是改革开放前养大的),这个功劳决不能简单地记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身上,也不能简单地记在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的身上,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应该适可而止。后面对经济学家犯制度决定论的错误和最高决策者摸着石头过河的批评,针对的就是他们不自觉地贪前人之功(其实,到来他们越来越自觉了),一意孤行。这里补充一句,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而不是服务业,是很正常的,因为我国过去长期致力于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当时轻工业产品短缺的状况比较严重,只有日用消费品比较丰富了,大力发展服务业才提得上日程。  

在做了上述澄清和说明之后,是不是意味着我不再坚持人口多、就业压力大将导致我国被锁定在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大国的地位上、永久充当经济美国的经济殖民地的看法呢?回答是否定的。这似乎令人费解,因为我已经承认了我国成为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大国是指导思想失误(甚至是没有指导思想或战略眼光)的结果,就业压力与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大国的定位没有必然联系。问题就出在一种叫做“路径依赖”的东西。路径依赖讲的是事物的惯性,讲的是摆脱某一种现存状态的苦难。就业压力越大,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就越大,哪怕是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转向同样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其中期间必然伴随着生产工具的大量淘汰,还存在一个转变周期的问题),更不用说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了。我对自己使用的“锁定”一词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想逃离某种境地却举步维艰的含义。无须讳言,“路径依赖”一词有为改良辩护的作用,但改良不等于改良主义,在不具备革命形势的情况下,改良就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该谈谈应对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否意味着一定要实行计划生育的问题了。根据网友的批评,这个问题可以这样两个问题:是否可以通过纠正改革开放中的错误解决这一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相当大一部分是错误政策造成的,是内部两极分化,对外充当经济殖民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结果。在这个问题上我与众网友并无分歧,否则还敢自称左派?几年前,有位同事曾经对我说:“计划生育白搞了,富人一条狗的消费可以养活好多穷人。”我深表赞同,并说:“控制了人口,发展了牲口。”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是能否定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呢?换句话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就没有必要搞计划生育呢?我想这个问题应该在下一问题的讨论中得到解答.  

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过去没有发现的资源现在发现了,现在没有发现的未来可能发现。但是,现实的政策不能建立想象之上,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不能拿来作为决策的依据。别的不说,就说能源问题吧。目前,全世界所消耗的能源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等,而石油、天然气探明的可开采储量仅够人类使用50年。当然,未来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但地球几十亿年储存下来的一点油气资源经得起人类这样挥霍吗?替代能源?中国的水电开发程度已经很高了。中国是季风气候,太阳能、风能靠不住。在海水中提取氘、从月球上获取氦的同位素作核燃料,那还只是一种设想。发展生物燃油,立即引起粮食问题。在新的数量充足的能源被发现之前,我们难道不应该谨慎吗?等到新的数量充足的能源、资源和空间被发现之后,再放松人口控制,就晚了吗?  

最后简单回应以下几种看法:  

放松控制不一定意味着人口膨胀。既然不会膨胀、人们没有多生的意愿,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反对计划生育呢?计生工作粗暴,这种官僚主义无疑是存在的,但是官僚主义存在的领域还少吗?是不是因为官僚主义的存在就最大限度地缩小政府的职能,走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所兜售的“小政府、大社会”的道路?  

让人们放弃现在的物欲横流的生活方式。这一点我很赞同,而且我还在和同事聊天时多次说过,一旦能源无法解决,现代化、城市化就可能逆转,小国寡民会成为理想模式,波尔布特会被当作人类的先驱供起来。但是,这个问题中国做不了了主,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任务不是中共拍脑袋的决策,是被逼出来的。  

让少数人劳动,多数人轮休?必要劳动时间大大缩短,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之一。但这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不被重视,这不是疏忽,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面临着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压力。少数人劳动、多数人轮休是不可想象的。  

独生子女政策不利于国防。的确,独生子女与两个以上有质的差别,一旦有失,就意味着绝后,这是大多数人所无法接受的。这也是反对计划生育阵营中让我最觉得为难的议论之一。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因为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发生战争,那又会怎么样?  

还有一些批评,前面实际上已经解答了,不再一一回应。今天的探讨到此为止,欢迎大家继续交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