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评“巴东县5·10事件”
据媒体报导,恩施州公安部门已经结案,检察院以“邓玉娇故意伤害罪”已按“程序”起诉至法院。不久,法院将按“程序”“依法”给邓玉娇定罪,此“案”很快就要终结了。可能会有人认为,狗屁网民瞎哄哄的“狂风巨澜”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笔者认为,2009年5月12日发生在鄂西巴东的“邓玉娇刺奸案”,确切地说应该是“巴东县5·10事件”。“事件”包含有“案件”,而“案件”仅是“事件”中的一个表象。因为由“案件”引发出来的人和事远远超过了“案件”本身。这一事件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它触发了当今社会的中枢神经,激发了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都要登台表演,“沉默”也是表演的另一形式。它是当今中国社会诸多矛盾的一个爆发点,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将为地方史志所载,中国近代史了必将给予浓笔。它是一场无需文学艺术家们加工的“戏”剧,帷幕刚刚拉开,前台人物刚刚露面,后台人物及其导演还都没出场。网友用“一刀捅破天”实乃确切无比!
世界上一切事物地发展都是曲折的,历史发展的轨迹自然亦是一条曲线。这条曲线从总体上看是前进的,至于某一个线段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方向逆转的曲线。浩浩大江东逝水,是总的趋势,但是,某个江段可能会有江水折而向西、再折而向东的现象。历史上这类出人意料的、似乎不可能发生的、突来的、甚至连行为人自己也不知道的、偶然的事件,其实是必然中的偶然,往往成为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既然是曲线,必有转折点),历史学家们的眼光和精力也主要放在这些转折点上。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高举反帝反封建旗帜的英勇壮举,他们并不曾清楚这次运动成为划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也未曾认识到这次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同样,邓玉娇手刃奸官,自己也未曾认识到此刀“捅破了天”,并且将成为现代中国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其实,在“巴东县5·10事件”发生以前的很多年内,工人杀老扳、贫民杀官吏、杀不成就同归于尽的事件一直没停的发生着。这些事件的每次发生,都在当地或整个社会激起一阵波浪,最典型的是2008年杨佳袭警案,引起整个社会的轩然大波。杨佳被处以极刑,在国民的心灵上也同样处以“极刑”。杨佳案结了,但在国民的精神上还远远没有“结案”。邓玉娇案很快就要结了,但国民心灵中“案”还远远没结,而此案也并非彼案。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毛主席多次问:“中央出了修正义,怎么办”?为什么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毛主席还是那句话“中央出了修正义,怎么办”?据笔者观察,这个“怎么办”现在还在13亿人民心中回荡。
在毛主席亲自审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即“八评”中提醒世人:“无产阶级专政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是不可能的。而从社会主义“和平演变”到资本主义,则已经有了南斯拉开夫的先例,现在,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也正在把苏联引向这条道路。”而且特别强调:“这是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上最严重的经验教训。一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一切革命的人民,以至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千万不能忘记这个教训。”
我们应该是“子孙后代”了,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南斯拉开夫这个“先例”了。
“对红楼梦要当作历史读。读五遍才有发言权”毛主席的这个话至今已有近40年了,谁能来个发言?
“巴东5.10事件”这一历史的转折点究竟要转向何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