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由文昌仇毛事件想到仇毛的悲剧

火烧 2011-04-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文昌仇毛事件展开,讲述毛泽东逝世后,全国范围内对毛泽东塑像的破坏与群众奋力保卫的故事,重点描述孟津县毛泽东塑像的保卫与后续被拆的全过程,反映群众对毛泽东的深厚情感及改革开放时期的思想变迁。
由文昌仇毛事件想到仇毛的悲剧
 

        毛泽东逝世以后,改革的春风席卷了神州大地,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了一定的自由,一家一户自由耕种使人们偿到了甜头,人民群众一致拥护改革开放,对改革开放抱有很大的希望,一致认为,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

        一年一年,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全面的否定文革,大部否定了建国三十年,说国家关闭自守,说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沿,直至对我们的国父、我们的党父、我们的军父毛泽东主席三七开,大有全面否定之势。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扒毛泽东塑像、拆毛泽东塑像一股强风。一时之间天昏地暗,大部分的毛泽东的塑像都没有免此一劫。老百姓说,毛主席得罪了谁?活着不敢和他斗,他死了开始逞能啦!无耻之徒。还有人说;人都死了,那个泥疙瘩还能再吃你一斤半粮食,真是小人之心。在这种形势下,神州大地的毛泽东主席塑像基本全部推倒,所剩无几。

        洛阳市的轴承厂广场由于广大工人阶级的同仇敌忾、奋力保卫,才是这一尊塑像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他现在依然屹立在广场上,成了人们的心中向往的地方,工人群众不定时的来看望、甚至烧香摆供。

       孟津县县城文化广场也有一尊毛泽东主席的塑像,在有关方面准备拆像的时候,把塑像的底下挖了一个大坑,想到晚上把像推倒埋了。可没有不透风的事,老百姓不知道怎么知道了,就去了几百人、可能更多,抬起新华书店准备盖大楼的水泥板把坑填平,并派人昼夜站岗守护,如有风吹草动,立即通知老百姓。当时的老百姓真的急了眼,一个个相风了一样拭目以待,随时准备着战斗,记得有一句口号,谁敢来动一动,就叫谁灭亡。那个人心呀、那个干劲呀,好像是打土豪、分田地。人们风风火火,饭不吃、觉不睡,势与毛主席像共存亡。他们的斗争惊动了上头,中共中央专门下文,关于孟津县、玻璃厂的毛泽东塑像可以保留。人们欢喜若狂、戴歌戴舞、敲锣打鼓,闹腾了几天,庆祝胜利。

       几年后,改革的春风吹散了人们的热情,人们也淡忘了这场事。孟津县的毛泽东塑像,在县委一个姓宁的副县长带领下,和一个粮食局的负责人,及县政府的小车班长,组成了拆迁小组,利用动员外出,旅游,开会等等手段和方法,支开了一下有关人,把这个经过中共中央文件定下来不拆的毛泽东塑像拆倒了。人民群众说;他们拆的不是毛主席像,而是想把毛主席从人民群众的心理拆除,

      毛泽东塑像拆倒了,人民群众看不到了,可心里都在暗暗的怨恨,谩骂。时隔不久,那位姓宁的副县长得了一个胆囊癌,医治无效,告别人世,去毛主席那里报到啦。人人都说活该,他要是不死,一定是个好干部,一定会超过连维良,可惜呀可惜。粮食局的负责人、小车班的班长也都先后得了重病,花去了大部积蓄,含着愧对之心,离开人世。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在垂危之时有点忏悔,有点遗憾。

      王宗都(当时的高中校长是当地的知名人士)说过;你们是胆大包天、太岁头上动土,什么不能扒,去扒毛主席像,你们招呼着点!

      今天人们谈起往事,都说是不应该有的悲剧。

      今天人民群众越来越想念我们的国父、我们的党父、我们的军父毛泽东主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