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500年来谁著史》
读《500年来谁著史》
这本书确实分量很重,看完它觉得很值得,作者韩毓海在履行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本分,在他身上存在很多闪光的地方。
对他和他这部著作,令我想起了这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这本书对很多历史上已有的定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来推敲历史,既不片面,也不绝对,用总体的历史来向我们诉说历史的真相,历史本来的任务就是确立真理,而忘记历史,割断历史,曲解历史,无异于杀戮未来与真知。
先撇开此书林林总总的具体事件的精彩分析,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上,我首先从文字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态度,是站在高处的人才有的一种治史者的态度,只有最无知愚昧的人才会依然信奉那个陈旧的眼见为实的的说法。你所看见的正是首先需要被怀疑的。作者没有盲从轻信,也没有决绝的推翻,而是多角度,多原因推敲历史。
很多事情不是本来就是这样,而是人们把它想象成这样或者被包装成这个样子,无疑这两种原因都会造成恶劣的后果,都会严重的歪曲历史,扼杀真知,今天的报纸和电视还有很多书籍没有多少是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的媒介”,因为都被那些最大的利益集团所支配,他们的言论无非是对人们进行“洗脑”, 所以我们要拨开真相前面的重重迷雾,抛开所有天花乱坠的说辞,看到事实到底是什么。
然后作者提出了他的研究历史的方法,即研究历史,上要看货币政策,下要看基层组织,同时更要以世界大势之变迁、联系和互动为背景去展开思考,这样作者边读书边思考,去缕清历史的脉络。 这个方法是新鲜的,但却是科学的和有说服力的。历史是复杂的,真相是纠结的,历史不是单纯的,它是政治史,是经济史,也是文化史,谁也不能离开谁而单独的叙述,而研究历史就是尽可能的多角度的去思考。
作者首先展现出来的是一种阶级立场,即我们要为谁说话,为谁办事。作者撇开了历史究竟是由谁创造的这个几千年来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反复激烈争论的问题,是人民大众,还是少数精英?不管历史是由谁推动的,都离不开人民大众,不论是从人性的角度,还是政治的角度,怀有悲天悯人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一切总是好的。作者尊敬强者,但也同情弱者。追求一种“大同”社会,一种“远近大小若一”的平等,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性别和种族平等,不管在那些朝代,哪一种制度,哪一个国家,作为一个“士”,都要有为下层小民请命的道德意志,要做一个“大人”,有大胸怀、大担当、大视野。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持。没有人是没有阶级倾向的,不是说你身处某种阶级群体就要为你所代表的阶级说话,而是要为那些弱势群体,普罗大众们多想一下,你的胸怀才是宽广的。虽然说世界是残忍的,但人心不应该变得麻木。
其次,作者用研究历史的三重态度分析了500年来的中国历史。首先是货币政策,自明隆庆元年起,经济发达,领先的中华帝国,却把货币金融委之于海外白银进口,统治阶层以道学家的“无为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奉行“不干预主义”,自然也就无以建立起严格的国家预算机制和税收机制,从而更不可能在严格的财政和税收的基础上,成功的确立起自己的发钞机制,然后国家货币的稳定与独立就自然不能保持。这种货币制度造成的后果是惨痛的。虽然由1567年以来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尽管中国日益积累起庞大的民间资本,但长期以来中国的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是脱节的。然后,与明一样,清帝国亦是将货币依赖于白银进口,又对“多币制”之痼疾视而不见,终于在1840年左右走向了无可挽救的崩溃,随着金本位制在欧美的产生,当欧美各国纷纷抛弃白银时,大批劣质银币涌入中国市场,清帝国的货币体系就更加的混乱。从此以后,无论中国又多么大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由于西方世界的产品与黄金挂钩并由黄金定价,所以西方国家生产的商品,就“先天性”的比中国产品更为“值钱”,至此,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就开始处于下风。中国金融体系的崩溃与军事的失败接踵而至,内政外交再无独立之日,国家财政完全沦为虚名,中国无法投资于国家军事建设。总之,金融依赖于海外,乃是中国近代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不止中国如此,历史上主要文明的兴衰更替,其外在都表现为国家对于货币的控制。凡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自然伴随者坚挺的货币和不断扩大的货币流通领域,只有拥有坚挺的货币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古罗马的兴衰历史正是在其货币盛衰的历史中得以充分的体现。在凯撒执政期间,他一手建立起了坚挺的金银货币体系,在长达百年的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罗马帝国经济繁荣,物价稳定,贸易发达。但从尼路时代开始以贬值货币来填补财政亏空,这一时期,也是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罗马帝国陷入经济困境。到公元350年左右,西罗马帝国最终走向最后的崩溃。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使我们以惨痛的代价认识了金融安全永远与国家安全是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还从基层组织分析中国500年的兴衰,国家对于基层民众的组织能力很低,皇权直接面对散沙状无组织的小农,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过,自秦以来,中国政治之缺失,在“政”,而不在“制”,近世朝代行政效率地下,官僚无能,行政上实行“无为”。封建制度对国家能力造成了瓦解,起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体制,官与吏是分离的,官以科举出身,就只是擅长经史辞章,对于财税经济司法,则一窍不通,于是将后者委之于吏。而久居地方的吏,势必会成为最大的地方势力和利益集团,胥吏不算国家正式官员,起收入只能从搜刮中获得,他们就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压榨老百姓,他们把握基层和地方,自下而上的垄断了国家的财政税收司法。每当国家有任何改革措施,特别是面向提高国家能力和财政税收的改革,所首先触及的就是“吏”这个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而这些改革之所以总是归于失败,并不是由于其出发点不好,或者目标不明确,而是这些改革必须借助于吏来推行,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势必会将改革扭曲或把改革变成对老白姓的更严酷的榨取。而上层统治阶级-皇权与六部官员又存在冲突,并且日益深化,“无为”之主与“无能”之臣相争不已,造成明代中期以来国家行政效率、国家组织效率的迅速衰败。这是中国政治的一大弊端。官员无能和不作为,造成国家行政机构过于分散脆弱,胥吏有权,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腐败。那时候所谓的“高度中央集权”也不过又是一个表象。
研究历史要看的第三个方面就是一定要联系世界大势来看中国历史,只有联系世界史,才知道为什么由中国主导的世界会一步一步走向瓦解。在明朝,随着白银日益渗透到整个社会,社会各阶层对白银的需求量就日益增加,出现了严重的供求矛盾,如果此时要是没有美洲白银的发现,中国也许会自力更生重建新的货币制度。但随着美洲白银的发现,实行无为而治的明王朝就自然把白银的供应委之于海外进口,而不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财政体系来实现的。也正是这样消极的货币政策,改变了中国原有联系世界的方式,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就变成了中国与西方的关系。而1840年鸦片战争,不论是对于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极其关键的,从此,中国彻底沦为西方的债务奴隶。正是由于中国的内部形势没有跟上世界大势的形势,所以处于不利地位,西方通过资本积累和武力扩张推动自身的发展,获取别国的资源来发展,中国这个所谓的地大物博之地必然成为各国蚕食的对象,就想废水煮青蛙一样,所以历史是互相推动的。但这种外因只是变化发生的条件,而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但没有外因,变化就不会这么快发生。有变化才会有进步。
谈完上面三个方面我想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从历史中吸收什么精华,吸取什么教训。不能因为有问题就放弃希望,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不能因为日子过的稍微好了些,就继续无为,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我觉得首先要弄清现在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然后“这种世界”有可能会存在吗,为了达到“这种世界”我们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只有有着这样的问题去思考历史,才不会白读历史。历史不是“独善其身”的工具,而是改造世界的依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要行动起来。
那么第一,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那?我觉得本书下篇当中第五节作为“中国方法”的《大同书》中说到的,要用中国的强大和发展去推动和建立一个“远近大小若一”的“大同世界”,彻底结束一个权力的世界,而去建立一个以平等为最终价值的世界。一百多年前,为了中国的再度崛起,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次又一次的去改革,去变法,前仆后继,从未间断,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大众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革命胜利后,中国才再度走向新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最基层的农村入手,深入群众,组织群众,重建了与劳动人民血肉相连的、牢固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并在在新中国成立伊始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举确立了人民币的国家主权货币的地位。真正的改变了中央与基层的关系,改变了混论的货币金融系统。部分结束了西方资本家集团对中国货币金融的控制。
“大同”世界无疑是美好的,但对于今天来说,还是不现实的。中国现在首先要做的是要对自己负责,然后才能对世界负责。在西方发达国家以金融军事扩张机制推动的全球化世界中,西方资本家集团长期操纵金融信贷,利用他人的资源和财富谋得自身的发展。这样的全球化对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极度不利的。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增加我们今天的危机意识,时刻不忘“革命尚未成功”的道理,要继续奋斗。我们今天还面临这更加严峻的任务,对外我们要结束西方资本主义对于世界金融市场的垄断,对内要重建中国认同。支配还是被支配,这是一个问题。由于中国国内问题太多,像民生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等等,层出不穷,为了安抚国民的情绪,国家主流媒体就整天报喜不报忧,导致广大的中国老百姓现在非常不了解世界的局势,老是认为中国在世界上很强大,世界离了中国就过不了。不错,现在的中国确实没到水深火热的地步,但她在世界权势集团的利益格局中居于的还是劣势地位。就像对2008年由美国引起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认识,好多中国人就只看到表面的现象,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美元和美国国债,只有少量的黄金,虽然不少,但随着美元的贬值,中国不知损失了多少。美元现在有57万亿美元的债务,在每一天每一小时中都在利滚利的增长,加上未来10年医疗及养老金隐形负债的庞大负担,早已成为美国经济继续发展的沉重枷锁。可能好多人会认为美国发展不了才好那。可是别忘了,我们的外汇储备中有多少美元和美国国债,这就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什么那么害怕美元贬值,那么害怕美国经济一蹶不振,接着为了挽救美国,不如说是挽救美元,中国又咬咬牙,买了一大堆的美国国债,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据统计,中国大概购买了5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事实上,美国永远不可能还请这些债务了。所以美元有可能彻底的崩溃,但记住,美元的崩溃并代表美国也会崩溃。相反,美国将会赖掉所有的债务,重新轻装上阵。所以美国故意导致这次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就是他们所真正期望的,美国实际上根本不会努力偿还债务,只需要卡东印钞机就能大幅减轻债务压力,而将通货膨胀的后果均摊给全世界。2008年的金融海啸就是一个警视。
中国未来的路还很长,问题还很多。还是那句话,不能因为有问题就放弃希望。我相信,中国在历史上即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又是一个和平的力量。我们要协调世界格局,协调与东南西北的互动。现代的中国道路不止是改造中国,寻求富强,而是要改造中国与世界。就像布罗代尔说过的“一个另外的世界是可能的,而这一切则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行动和努力。”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