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公社会主义构想
全面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必经的理想阶段,是共产党人的追求。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是鉴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而采取的过渡性措施。这是我党明确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但是,现在“左”和右的势力,对我国社会制度的发展争论不休,一方要回到计划经济时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要把我国引导到资本主义,都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新型全面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本文就新型全面公有制社会主义谈点构想,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新型全公社会主义,应该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是新型全公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阶段永恒的主题。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市场经济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资本主义可以搞,社会主义也可以搞。我们党已经提出了实现公有制的新形式,那就是现在股份制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股份占大头的混合型企业。我认为,以股份制的国有和国有、集体混合企业,作为将来全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参与市场国内国际竞争,是新型全公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首先,社会化大生产和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必须实行生产资料全面公有制。同时,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的公有制形式,显然是不可能了。在经济还不高度发达,无法实行“按需分配”的情况下,人们的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而不是实现自身价值,并以这种成就感为乐趣的生活第一需要,因此还存在自私自利现象。由此,只能有限制地加以利用,通过人们对资本的追求,促进生产力的强势提高。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现共产主义前夕前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应当成为新型全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形态。对私营企业和其它私有制成份,到一定的时候,可采取国家或集体赎买的形式,收归国家和集体。对目前农村的联产承包,可以组合发展为现代企业性质的集约农业。到那时,所有经济单位,都以国家和集体股份企业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对竞争中淘汰的企业,实行重组和兼并等重获新生。暂时无法获得工作的职工,比照国家限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享受失业救济,维护日常生活,然后争取新的工作。如此循环,始终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劲活力。
二、新型全公社会主义,应该是高度民主法治的社会。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就是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法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高度统一。在实行新型全面公有制以后,要积极实行各级党组织、国家机关及政府领导直接由选民(党员)选举的制度,可采取候选人由下级直选、上级调配使用,其他党政和国家机关官员实行公推竞岗(基层官员还应进行民意测评),使各级领导干部既对上级负责,又对人民负责。立法、行政、司法实行党的间接领导下的分权制衡关系,各自内部严格实行集体决策。基层党代表和人大代表中,工农商学兵非领导干部要保持多数。从而,真正实现官有民选、法有民订、事由民决、权有民监。这里面需要认清的确是,我们的普选不是资本主义的多党制竞选,我们的权力制约机制不是资本主义“三权分立”,而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民主法治制度。对于普选和权力制约,不能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马克思设想的无产阶级政权,就提出要实行工农代表大会和国家有关官员的普选制度和分权制约机制。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思有关著作的都清楚这一点。没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没有权威的社会主义法治,就不可能真正有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可能有廉洁高效的党政和国家机关,不可能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那么为什么曾经建立和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实行呢?我认为主要是条件没有具备。一是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处在政权不稳定状态,剥削阶级残余势力隐性存在,资本主义侵蚀、策反异常激烈,强势人物的领导还不可缺少。二是封建主义根深蒂固的影响。实行民主政治制度,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人民群众,都要树立民主的意识。现有过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过来的,不是建立在马克思所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之上,要它在短时间内有超越时代的民主意识,不符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为什么在落后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后仍然动荡不安呢?根本原因就是这样。但是,今后随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政权日益巩固,各级领导和人民民主意识增强,加之实行全面公有制后,阶级差别减小,资产阶级控制政权的可能性减小,实行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便具备了条件。因此,在我国基本改变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实现全面公有制后,应当实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三,新型全公社会主义,应该是文明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实现,使权威的社会主义法治成为了可能。而社会主义法治的健全,又为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提供了可能。在权威法治的调节下,最大限度地制止官员腐败,打击不正当商业竞争行为和其它违法犯罪,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全面实行公有制,为国家和集体调节收入分配提供了条件,虽然不可能也不能实行平均主义,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税收、福利、救济、最低保障等,缩小贫富悬殊,并取缔因不当商业竞争、官员腐败和失业带来的吸毒贩毒、卖淫嫖娼、赌博色情等丑恶现象,形成安定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与此同时,要以全面公有制的社会为依托,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逐步破除剥削阶级的思想文化,教育全体人民诚信友爱,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为共产主义实现准备良好人文环境。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除了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和行动,其它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要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要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要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要得到肯定,从而形成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要加强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促进机制。
本人博客更精彩
http://blog.sina.com.cn/u/235415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