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 掀起你的“红盖头”
文章揭露红色旅游本质为商业炒作,借革命传统教育之名行公款消费之实,批评其成为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的绿色通道,呼吁警惕形式主义与公款滥用。
| ||
红色旅游,一个政治色彩极为强烈的概念,也是一个当前被津津乐道的时尚名词。 红色旅游,出炉伊始,便引起一些声音微弱的质疑。所谓“声音微弱”,是因为谈“色”神变,“红”在我国是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的,它是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特殊的政治定语,大凡沾“红”都是革命的,所以人们当质疑红色旅游之时,莫不言辞谨慎,惟恐触及到一个看不见的政治倾向的底线。所谓“质疑”,则为忧心忡忡,担心这种红色旅游的质变成为公款游乐的堂而皇之的借口,成为慷国家之慨、大肆挥霍纳税人的血汗钱的“绿色通道”。但因为红色旅游太过于政治,所以质疑的声音其微弱,便在情理之外而意料之中了。 我们不妨再大胆些,鼓足勇气去掀开蒙在红色旅游头上的“红盖头”,看看其羞答答的真实面庞。 人们绝然不会反对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这一质的概念,而消费行为则是一种经济行为,对旅游业当然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那么不言而喻,即或涂上再鲜亮的色彩,也还是商业运作。那么,我们就从中可以得出一个推论:红色旅游是需要支付经济成本的,有钱,便可以“红色”然后进行实质性的旅游;没钱,即便“红”透了,也不可能有实际性的旅游的。 难道说,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是以金钱为门槛的? 因而,现在大力提倡的红色旅游和普通老百姓无关! 或许有人对此颇不以为然:既然是旅游,那么为旅游增加革命传统教育的亮色总比单纯的生活消费要好些。 其实,这正是所谓的红色旅游之结症所在。 旅游一经蒙上色彩艳丽的“红盖头”,便成为可人的新娇娘而坐上旅游这个大花轿就是理直气壮之事,政府官员们可以蒙着这个“红盖头”堂而皇之地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而毫无顾忌。如果再“心系中华,放眼世界”的话,我们是否可以有如下的演绎: 工会干部和妇联女同胞们应该到美国的芝加哥,因为那里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诞生之地; 政工干部应该到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去缅怀共产主义理论奠基者马克思撰写《共产党宣言》的情景; 还可以到比利时的咖啡馆泡上个小半天,因为恩格斯当年曾在这里拉小提琴挣钱帮助困境中的马克思曾; 即或是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如若有公款消费的本事,也可以到莫斯科一走,因为那里在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召开会议而确定了六一国际儿童节。 诸如此类,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旅游可以无处不在,几乎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要发掘,都会有红色元素。 但是,作为全世界劳动者所共同拥有的《国际歌》,其词曲作者欧仁•鲍狄埃和比尔•狄盖特的家乡及巴黎公社的诞生之地,我们的普通的劳动者们肯定是无缘去“红色”了。 这就是红色旅游的最真实的面目——“红盖头”下面的新娘未必是娇媚可爱,也可能是极其丑陋的! 革命传统教育是精神的传承,而不是形式上的表现,对冠以“红色”的旅游,我们只能说这是一种拉大旗做虎皮的商业炒作,而不能说成其他,“红盖头”不过彼此心照不宣而已.——旅游业和公款消费者的握手言欢。 我们可以回顾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佐证精神一旦被形式所替代而由此引发的公款大量糜费的不争事实。 被誉为“警界女包公、巾帼女英雄”的任长霞因公殉职后,她的事迹广为流传,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公安部门无不派出具有相当规模的“取经团”争先恐后前来河南登封市学习任长霞的先进事迹。不足百万人口的登封市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竟接待了多达几万人次的学习人员!我们有理由去困惑:学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必须非得不远千里花费大量公款到实地进行考察学习吗? 诸如此类的具有很正当理由的无端浪费是否能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呢? 对所谓的红色旅游而言,这张利用公款消费的签证显然不会掌握在普通群众的手中! 《诗经•硕鼠》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官仓硕鼠挥霍的是公款,食的是人民的血汗! 这就是掀起“红盖头”的红色旅游。 戏言:为近来网上热议的公款旅游的“红色辩护” 浙江温州、江西新余两地官员组团,21天花费65万元公务员出国考察账单被曝光,行程包括夏威夷环岛游、拉斯维加斯赌场等旅游线路,囊括了美国十个著名大城市。 ——“红色辩护”:美国十大著名城市,芝加哥当然名列其中,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红色旅游的颜色纯度了。女官员可以先重温当年芝加哥女工大罢工的壮怀激烈,然后再和男官员们共同缅怀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接受国际革命主义教育花点学费,有何不妥? 《中国青年报》刊发《团员显示为市政府领导夫人,13天花费24万元》一文,引起全国众网站转载,张家港“八人北美贵宾团”随即引发质疑。 ——“红色辩护”:据说这次北美之行有参观世贸大厦遗址的活动,那就啥话也甭说了,增强“反恐”意识,不是红色还能是其他颜色吗? 广州海事法院6人12天考察南非、埃及、土耳其三国,人均花费8万元,“顺途安排了参观当地的填海工程和沙漠风光”。 ——“红色辩护”:且不说海事法院参观填海工程是业务上的“正当防卫”,就“沙漠风光”而言,足以让人们对他们肃然起敬,因为海事法院的法官们能“立足海洋,心系沙漠”,对我国“三北防护林”的治沙防沙工程给予极大的重视。此举最起码也得给定个浅红色的等级哦。 …… …… 节约网简明评论 个人行为的浪费,可耻! 挥霍公款,慷国家之慨的浪费,可耻!可恨!!可怕!!! |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