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蜀帖龙:谁在怀念小平同志?

火烧 2007-02-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小平同志逝世十年后的纪念活动展开,批评官商媒学集团借纪念之名行利益之实,揭露媒体与权力勾结现象,反思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人性与道德。

蜀帖龙:谁在怀念小平同志? 


谁在怀念邓小平?

十年了,在念记的意义上,我是有心纪念邓小平的。十年前,小平同志撒手西游,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有些特别:小平同志想去的香港去不成了,央视元宵晚会取消了,股市兼赌场一度暴跌了……后来,我觉得艾敬的《我的1997》有些灵异,纯粹就是为小平同志唱的:“香港香港怎么那么香,什么时候我才能去香港?……让我去花花世界吧,给我盖上大红章……1997快些到吧……”

1997很快过去了,十年了,感谢其设计,领受其恩荫,纪念怀念小平同志的先生大人越发的多,先富起来的,先贵起来的,官员们,老板们,专家学者们……纪念怀念的先生大人越多,中宣部国新办们越发有底气干劲鼓动支持富与贵的喉舌,那些精英报刊掀起纪念怀念浪潮,而这样的官方幕后掀起和参与的纪念怀念浪潮,在去年毛泽东30周年忌辰时是看不到的。

混得左右不是东西,却仍以精英喉舌自居的《南方周末》,绝对不会辜负有底气的支持。近些年来,在世的,去世的,但凡与自己XX眼对得上,又可以扯到“纪念”由头上,《南方周末》做专缉,做专题,做道场,做秀场,忙得不亦乐乎,给人感觉,不但成专业户,还就指着这生意混日子了。今天有了打气的,纪念小平同志,《南方周末》哪有不玩得尽兴的?

翻看多达八版(广告在内)的《南方周末》文章,谁在纪念邓小平,答案很清楚:出场絮絮叨叨的,身份地位与名号,完全符合我常提及的“官商媒学”利益集团。就此而言,我感觉,《南方周末》玩兴太浓,做的太差劲,或曰太不识做。再怎么的,“官商媒学”之外,冒充“弱势阶层”,几个托儿找得到啊,扯不出条幅,扯一嗓子,嚷嚷“小平您好”,再谈谈“我们下岗了,但我们再就业当老板了,我们感谢您,我们给你烧香磕头”之类心得,不困难吧?哀叹《南方周末》愚蠢之余,扫视八版纪念文章,重点读八卦,读完,我渐渐平心静气起来,以下抄录几节文字,以交流我心平气和的念记。

《十年前,那个令人悲伤的夜晚》介绍说,“65329999,1997年2月19日晚11时许,路透社驻中国首席记者马珍的传呼机显示出这串数字。这是让马珍心跳加速的数字,其含义是‘邓小平去世’,只有发信息的‘知情人士’和马珍两人知道。”“来电者是位高级别官员,说话简单而含蓄:‘别睡觉了,今晚要出大事。’”看着这段文字,我为小平同志悲哀,狗仔抢新闻是天性,但洋狗仔纠合“高级别官员”暗通款曲,暗号接头,玩“改革开放”无间道,等着小平同志死,甚至盼着小平同志死,实在匪夷所思,有卖活人的,没想到还有卖死人的,“开放”卖到头,卖了小平之死,连新华社都被卖了:“所有世界级通讯社中,路透是第一家发布邓小平逝世消息的。”

《“红色摄影师”述说小平逝世》的标题被网站做成《元老之子谈小平逝世》,陡一看,我还以为类似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的阵容与气势,但读正文,不过“杨尚昆之子杨绍明述说小平逝世”,杨绍明的述说带有典型大内八卦色彩,一些细节很传神,很值得品味:“小平同志转过头来,跟毛毛说,告诉尚昆,要想得开一些。首长听见传达,马上回答,我有啥子想不开的嘛!”“我父亲曾表达过一个愿望,希望见见小平同志,但因种种原因,也没见到……”

对于小平同志的评价,纪念文字没忘记引用精英们称道的世界级闻人的观点,“戈尔巴乔夫于当地时间19日晚,在莫斯科发表悼念谈话。他认为,邓小平是‘中国的改革之父’”自视甚高的戈氏,以“改革之父”与小平同志互视,颇有惺惺相惜的意味,只是被戈氏赞赏,联想苏联“改革”后果,不知道地下有知,邓小平以为荣还是以为耻。

世界级闻人外,纪念文章还注重引用小平同志自己的话,用意大约是以言证行,表明小平同志知行合一。

引用小平同志言论,我感觉纪念文章有时很不负责,比如,前面引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后面又引“如果我在去世前退休,这会有助于实现现行政策的连续性。”那意思,小平同志还是很看重自己“声望”,去世前退休,可以听政,可以保驾……而且,去世后,《他改变了中国》又算什么,与声望有无关系?自证矛盾外,对于“一两个人的声望”,纪念文章还不忘引述事实以相矛盾,诸如“邓小平发表了一生中最后一篇极具影响力的短文。他委托出席国庆晚宴的薄一波宣读了一份致词,文中要求政治局成员和全体中共党员……”“刘吉将‘皇甫平’文章及批判材料,送给了邓楠,请她转交给邓小平参阅后,才平息风波,否极泰来”等等。

观览八版,老愤幼刘吉完全成为《南方周末》器重的纪念干将。但我读刘吉言论,之荒唐,之狂妄的感触左右,可憎倒在其次,更多的是可笑了,比如,“每一个人每一个阶层想到邓小平,都会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我的今天。”;比如,当今中国“根本不存在两极分化”,除去笑,我们能说的,难道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良心被犬叼去了吗?比如,“经常是有些舆论挑动社会情绪,激化矛盾。”当今舆论掌握在谁手里,不是假左大佬和真右小厮吗,你刘吉这样说,不是可笑的内讧吗;比如,“要说危机,中国基尼系数超过0.45已经许多年,并没有出现所预言的什么危机。”且不提与前面“根本不存在两极分化”是否矛盾,你刘吉这样说,铁血还是冷血惯了,真当农工大众奈何不了尔等?

冷血加铁血的回忆是痛苦的,“老人从早到晚陷入疾病的折磨中。黄琳曾见过这样的病,那是很折磨人的”新春来临,初一(2月19日)不远,谁在纪念邓小平,大人先生们外,还是可以期盼与幻想的。至于现在,到门户网站《邓小平逝世10周年》专题新闻留言栏去看(例如 http://comment4.news.sina.com.cn/comment/skin/default.html?channel=gn&newsid=1-63-2947&style=1&nice=0&rid=0&filter=0&page=0&face=&hot= ),反正差不多又要搞成纪念毛泽东了。

另外,《南方周末》之类愤幼报纸,为了莫名其妙的动机,农工大众受的苦不提,不同情倒也罢了,直面《山西贫困县县长五年敛财近千万元》《胡星之弟开发楼盘入账20亿》之类新闻,身为愤幼走卒,不知道捞到了什么好处,良知丧尽,一直以来,“口不择言”地吹捧和鼓动“改革”,实在是可怜可笑。


2007.2.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