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物质主义对人性的摧残——读《社会精英的“高端嫖娼”因精神缺钙》有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可谓是“毁人不倦”的时代,毁掉了天下为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还不算,连礼义廉耻、道德伦理也不放过。
许多尚未被资本蹂躏的地方,虽然钱财上并不很宽裕,物质上并不很丰富,但民风淳朴,充满人文气息和人间温情;而那些衣食无忧、充满强烈自我的社会精英们却纷纷走向堕落,不再问姓“兽”姓“人”,仅剩的一点理性也都用在了咒骂父辈时期的生活不如现在阔绰上。某些自诩独立人格而又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尤其如此。
当今社会,一些社会精英们可以花几百万、几千万买辆跑车“用来玩”,而许多普通老百姓则还在为生计发愁!许多人为了向资本家讨要应得的工资而被打个头破血流,甚至付出生命;许多人为了混口饭吃而摆个小摊,却被以“影响市容”为名被驱赶、暴打、残杀;许多人因为自家的土地、家园被社会精英们看上而遭遇强征、强拆的噩运,落个“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境地。然而,许多社会精英们却好似有钱没地方花,把“先富带动后富”的教导抛之脑后,光想着自个的吃喝玩乐、吸毒嫖娼以及怎么盘剥人民百姓去了。这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的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呢?
在教科书、电视、网络、书报杂志里,掌握话语权的社会精英们“以物质论英雄”,使整个社会弥漫在物质主义之下,消费品是否丰富、生活是否阔绰一时间简直成了评判社会进步与否、生活品质好坏的根本标准。种下什么因,便收获什么果。物质主义不仅毁掉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使得许多青年人变得人兽不分,也使制定和推广这套标准的社会精英们陷入了精神荒芜的境地,以至于他们也不得不依靠嫖娼、吸毒等能够刺激神经而带来兴奋感的事情来感知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些社会精英则干脆自杀了。
人是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身与心的结合体。没有饭吃固然没法生存,但没有精神,则难以活下去。我们的现实是,生活贫苦的人大多懂得坚韧,而娇生惯养或衣食无忧、养尊处优或啃老食禄的人却常常自杀。我们当下的事实是,物质越发展,自杀率越高。
资本主义以透支子孙的生存资源的方式无限地扩大商品生产并鼓励无节制的消费,制造泡沫需求,带领人类在物质文明领域走向前进(实为把人类文明引向悬崖);而在精神文明领域则赤裸裸地开了历史的倒车——告别诗情画意,告别崇高,告别真善美,也告别人性,走向物化和异化,走向精神危机,走向动物世界。我们许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对这些现象倒是见怪不怪了,甚至已然觉得这就是“人之常情”,以为这才是人间烟火,认为反对这些就是“偏激”、“脱离现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被按照动物世界的标准改造了几十年,人性已经被按照动物性的标准改造几十年。所幸我中华民族自古便有浩然正气,人文底蕴深厚,又历经革命文学、红色文化的洗礼,有无数英雄人物楷模可为榜样,至今仍不乏有骨气、有正气、有灵气的人。
我们的青年一代如果想要有点精神寄托,活得自在一点,活得像个人样,用“一切向钱看”、“弱肉强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来关照自己肯定是不行的。因为那只会让自己活得很累,累过之后又百无聊赖、精神空虚,宛如行尸走肉。我们不应活得太过表面化、物质化,应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里寻求些精神食粮,读点经典书籍,但切要懂得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警惕伪国学和心灵鸡汤的奴化。
2015.7.12
相关阅读:
社会精英的“高端嫖娼”因精神缺钙http://comment.scol.com.cn/html/2015/06/011009_1640644.shtml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