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警惕以极左面目出现的所谓“革命派”

火烧 2011-04-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警惕以极左面目出现的所谓革命派,指出其观点不符合实际,可能激化矛盾,为颠覆社会主义创造机会。强调党未彻底变质,需区分量变与质变,维护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警惕以极左面目出现的所谓“革命派”  

                                 

                                    雪文  

   

近来左派内部争论很大,据说还有人给划分为 “革命派”和“改良派”。浏览了双方的一些不同观点,总的感觉是很不正常,不像是认真讨论问题,倒像是搬弄是非,制造矛盾,不排除背后有什么值得警惕的力量在起作用。  

分歧从何而来?主要是对当前的社会和党的性质的判断上。“革命派”认为党已经完全变质了,成了资产阶级政党;社会也已经完全蜕变为资本主义了,成了帝国主义的附庸。所以,对共产党不应再报任何希望,只有重新进行一次革命,才能回到毛主席的正确路线。  

本人不同意这样的判断。因为这即不符合实际,同时也是激化社会矛盾的危险倾向,是为有些势力最后推翻共产党、彻底颠覆社会主义提供机会。对左派来说,是彻头彻尾的帮倒忙。  

毛主席逝世以后,党内出了修正主义,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就此下结论说中国共产党已经完全变成了资产阶级政党,却是极不严肃、极不负责任的。我们党内多次出现错误路线占上风的时期,难道能够据此否定党的性质吗?事物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党的章程还没有最后改变嘛,宪法还在嘛,社会主义的旗帜还在嘛,哪怕是已经修正了的“特色”社会主义,毕竟也还没有公开打出资本主义的旗号嘛。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只要党内健康力量还存在,就说明党还没有彻底变质,还没有达到质变的最后结果,怎么能简单武断地说已经是资产阶级政党了呢?我这里绝不是反对积极的党内路线斗争,批判修正主义的斗争,揭露他们的阴谋,但是,原则问题不能混淆。连量变质变的区别都不讲,那里谈的上真正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我的看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确实是在向资本主义转变,并且这种转变在经济上也确实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改造。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政治上的摊牌也越来越近。量变正在接近质变。但是,还不能说已经彻底完成。比如,农村土地私有化的最后防线还没有完全突破,国有经济还占有一定的阵地等。在经济领域,复辟势力最后的攻击目标是农村土地制度和进一步肢解国有企业,为资本进入农村圈地和进入铁路、电信、电力等基础产业开绿灯。这些正是当前经济领域斗争的主要焦点。有些所谓的左派不去分析、揭露这些现实中的问题和阴谋,进一步唤醒广大人民群众,却大肆批判什么“改良派”,岂非灼灼怪事?  

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对当前的社会性质,不宜急于下结论,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中,左派也应该做好万一发生质变的准备。但目前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争取党内的健康力量,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通过党内路线斗争的形式解决问题,绝不是脱离实际地搞所谓推翻共产党的“革命”。  

我们应当切记,毛泽东的一生更多的是与“左”的教条主义作斗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也是与王明那样的教条主义斗争的结果。当然,现实的斗争主要是反极右和反卖国,包括反对推广转基因主粮的斗争,需要结成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锄汉奸、打黑恶、反腐败、批普世,我赞成这样的口号。至于网上的所谓“革命派”,我是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我劝“革命派”们不要急于给当前的社会和共产党定性,还是让事实来证明的好。不信你们自己去发动群众试一试,看看有多少工人、农民跟你们跑?有多少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跟你们跑?说简单是书生误国,不食人间烟火;说重了是别有用心,唯恐天下不乱。现在只有汉奸卖国贼巴不得“十八大”之前中国乱套呢,这些“革命派”在帮谁的忙?我们也不要忘记历史上形左实右恶教训,看看58年搞大跃进和大公社时谁更左,难道不是很清楚吗?

真正的左派要多研究现实问题,切忌空谈。比如重庆的新政,我是看好的。但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不可能一个早上什么问题都解决,不能犯急性病,不能求全责备。要有信心,要团结。要宣传、捍卫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任何敌人不可逾越的屏障,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不亡的根本保证。这是中国与前苏联的最大区别。  

斗争的形式正在复杂化、尖锐化,左派要高度警惕以极左面目出现的企图推翻共产党的所谓“革命派”,不要被他们搅乱了阵脚。  

   

 2011-4-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