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谈谈“国富民穷”的问题

火烧 2011-09-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国富民穷现象,分析改革开放对经济的影响,讨论社会公平与财富分配问题,强调劳动价值与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谈谈“国富民穷”的问题》

有一句名言,叫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句话很厉害,有一箭三雕的功能,它既勾起了人们向往富裕的欲望,又批了毛泽东的“穷过渡”,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堂堂正正的理由。人们向往富裕生活是人之常情,共产党干革命就是努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然共产党人为什么去流血牺牲?毛泽东更希望人民过上富裕生活,不然他为什么要高举“三面红旗”?这都是被历史逼出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库的黄金被蒋介石搬空,私人工商企业者走的走,停业的停业,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而国民党残留在大陆的大批匪特又四出破坏,美国不但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还发动侵朝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后来又对中国逼债。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背景之下,中国发展经济靠什么?只能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双手和劳动热情。建设资金又从何处来?一不能到外国去掠夺,二没有地方去借贷,只能靠亿万人民的自力更生和节衣缩食,靠从老百姓的嘴里扣出一点钱来,这就是毛泽东时代为什么要实行“三个人的饭五个人来吃”的原因所在,物资短缺只能凭票证来保证供应,这是避免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有力措施。

“三个人的饭五个人来吃”,这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它体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它有效地解决了全体人民就业、吃饭的问题,做到了有事大家做,有饭大家吃,这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在。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是穷一点,十几年不给职工涨工资,要涨又是象征性地涨几块钱,但27年物价基本稳定,所以人们的生活过得很踏实,吃的东西放心,睡觉睡得安稳,干活干得愉快有劲儿,人们不用为工作发愁,不用为住房发愁,不用为看病发愁,不用为孩子上学发愁,更不用看人的脸色行事,雷锋精神大发扬,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信任和友爱(对阶级敌人除外),社会达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界,吉尼系数为0。18,这是40岁以上的人都亲身体验过的时代,也是世界公认的最公平,最生机勃勃的社会。

我不懂经济,更不懂什么“价值规律”。在生活实践中我只明白一个道理,这就是社会的财富或叫产品是靠劳动创造的,而社会的财富或产品是有限的,你多拿了我必然少拿,外国人享受了,中国人肯定享受不上。改革开放30多年,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外资大量涌进,二是农民大量进城,三是土地大量开发,四是纸币大量印制。这四个“大量”是促进中国经济繁荣和中国GDP猛增的决定因素,也是中国出现“国富民穷”必然因果。下面就把我的直观推理讲述如下。

外资为何大量涌进中国?他们是来帮助中国搞建设来了?帝国主义可没有这样的好心肠。这是中国人求爷爷告奶奶求人家来的,中国政府不是许诺了外国资本“三年免税五年减税”的优惠政策了吗?中国的农民还以他们天生的勤劳和低贱的体力赢得了洋人们的青睬,再加上官员们的“热钱效力”,这样的好事真是天下难找,不到中国来投资不成了天下的傻瓜?于是在广东深圳“特区”这样一个小小渔村,就涌挤了数万家外资企业,犹如苍蝇盯上了一块臭肉。全国到底有多少外资企业我搞不清楚,但从有关的资料看到,近10年来外国资本对中国制造业市场控制了近30%、电子业控制了80%以上;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国资本在21个产业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控制了近60%油脂企业、90%的规模化养殖猪种;外国菜种市场占有率:番茄、辣椒各达60%、长茄90%、彩椒100%,可见外国资本在中国野心之大,分布之广,渗透之深。而深圳这个“特区”,经过30年的功夫,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连市长都成了最“先进”的“腐豪”。中国城市现代化速度之快,中国官员“腐豪”之多,应当说外资企业的“功劳”, 功不可没。

外商拿着外国的钱到中国来投资,在中国用不上,它必须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用于中国市场;而外资企业在中国办厂生产出的产品要拿到世界各地去卖,产品卖了挣到的是外汇,而外商要继续在中国办厂,就得将挣到的外汇再兑换成人民币。这样中国政府通过外商一进(投资)一出(销售产品)的兑换,外商挣了巨额利润,中国政府获得丰厚的外汇,这应当算是名副其实的“双赢”,这也肯定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能够拥有3万多亿美圆外汇储备的主要途径。中国确实是富了,不然中国怎么会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债主?中国生产的商品也确实多了,不然世界各国的商店里哪来那么多的“中国造”,中国又怎么配称是“世界加工厂”?

中国富起来还有一条捷径,这就是官员们学会了“点土为金”。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土地分文不值,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靠的是土地上长出的庄稼,工厂里生产出的产品,那是实打实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那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自从实行住房“商品化”之后,土地变成了“黄金”,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三环之内的地皮可以说达到了“寸土寸金”的程度。正是中国官员学会了“点土为金”之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火爆起来,成为支撑中国GDP增长的重要支柱,成为各行各业抢占的“至高点”。这就是中国大地为何出现处处建高楼,省省建高铁,市市建地铁,县县通“高速”的根本所在。因为国家的GDP靠土地来增长,地方官员的财政靠土地来维持,农民工的收入靠土地来创造。“点土为金”是发展经济最可靠最便捷的方式,因为它只须简单劳力和大量建材就行了,不需要高尖技术,不需要产品开发和市场,又没有投资风险,动土就是钱,有钱就可提高GDP,这也是中国经济保增长一大绝窍,这也是中国大小官员狠抓盖楼修路的目的所在。再就是用GDP来表达生产发展,把人们的“吃喝玩乐”也算是生产的发展之中,这可能是中国官员的“三公费”开支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因为中国官员是想通过自己的“吃喝玩乐”为国家经济增长做贡献。

中国还有一个致富的办法就是开动印钞机。钞票是商品社会用来进行交换的工具,它的发行量应当同社会物资财富生产的速度相匹配,钞票发行量多了,物价必然要上涨;钞票发行量少了,物资必然剩余。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发展经济依靠的是勤俭节约和开源节流,努力保持收支平衡,一旦基本建设投资过大,国家就会出现赤字,就得加大钞票的发行量,物价跟着就上涨,人民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为了保持物价稳定,国家便积极采取“货币回龙”政策,以达到不降低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国家必须大量发行人民币以满足外商投资和外国人来华旅游换汇的需要,国家实现了印人民币便可得到外汇的好处,国家手头有了外汇自然也就富起来了。

这样一来在中国的社会里人民币的投放量就会出现成倍成几倍的增加,中国的物价也不可避免要成N倍上涨。我觉得这可能是出现“国富民穷”的重要原因之一。老百姓穷就穷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物资涨价太快,人民币贬值太狠。我看不懂CPI的统计数字,我只明白手里的人民币和市场上生活物资的关系。六十年代初,我的工资102元(相当于工人8级工的工资,不到国家主席工资的四分之一),我爱人工资42元,五口之家,其中两个孩子上学,生活过得宽松富裕,每月能到银行存款20-30元。存了20多年,到八十年代,共有存款两千多元,是我当时两年的工资的总额,心里特别踏实。30年过去了,我这两千多元的存款变成了如今半个月的退休金。改革开放30多年,我的退休金比改革开放前102元的工资涨了40倍,而我在银行的存款也贬值了40多倍,现在还以每年百分之四的速度继续在贬值,心里越过越发毛。再说说物价,30年前大葱一两分钱一斤,每家每户都是一捆一捆地买,如今一斤大葱是两块多钱,人们是一根一根地买。当然在老百姓里也有富人,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千万富豪已达76万人,亿万富豪已达6万人。“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是彻底现实了。

“民穷”的第二个原因当算是中国的经济类型变了。毛泽东时代中国的经济属于“内享型”经济,发展生产是为满足全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生产出的物资财富除用于扩大再生产之外,统统分给人民享用。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以“外享型”为主,即所谓“两头对外”,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供外国人享用。不但产品供外国人享用,而且中国老百姓还要为外国人的享受之后付钱买单,美国人欠中国人的债摊在老百姓的身上打五千多元人民币,你说中国老百姓能不穷吗?当然中国也用外汇进口了不少东西,譬如高级骄车,高级酒,高级化妆品和大量石油,这些东西只供少数“精英” 享用,而老百姓享用到的惟有转基因大豆。第三个原因就是老百姓千辛万苦存在银行的钱被政府和银行变相地给剥夺了,这是中国老百姓甘愿受穷的根本原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