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的话如今还是铮言
朱镕基的话如今还是铮言
摘要:《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强调“实录”,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朱镕基的话,那时是铮言,对现在来说仍然是铮言。
爱听朱镕基讲话。因为朱镕基讲话中有真言,更有铮言。《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的出版,无疑是提供了一个重新倾听的渠道。对《朱镕基讲话实录》,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书中有没有透露“内幕”。公众对“内幕”渴望,无疑是冲着朱镕基的真言、铮言去的。换作另外一个人,可能就没有这个效应。
所以,《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卖点在“朱镕基”,焦点在“实录”,没有“实录”之实,“朱镕基”就会成摆设和装饰。
从网上连篇累牍的读书心得看,“内幕”确实有。但是,现在看来,当时称为内幕的问题,不仅早已成为公开的一幕,而且是变本加厉的严重化。
比如,经济过热的问题。朱镕基说,我搞了50多年的经济工作,我能深刻体会到我国的这种“综合征”,日子稍微刚好过一点,就搞浮夸的作风、盲目的自满,莫名其妙的折腾、无知的决策。我讲过房地产的过热,但是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志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总是首先来一句话“总体上都是非常好的”然后说那么一点点的问题。绝对不是这样!这种过热是不得了的,1993年就是房地产的过热,结果现在的海南岛还是“遍体鳞伤”。
那时,房地产过热有“遍体鳞伤”的海南岛做标本,现在说房地产过热,标本却已是被绑架的中国经济。可见,朱镕基的先见之明,对于中国并没有多大的警示作用。
比如,城镇化问题。朱镕基说,现在“城镇化”已经跟盖房子连在一起了,用很便宜的价格把农民的地给剥夺了,让外国人或房地产商搬进来,又不很好地安置农民,这种搞法是很危险的。这跟中央的政策精神根本不符合,我们曾经多次讨论过,就怕这个东西。
不符合中央精神又怎样?现在城镇化已经以超强台风之势,不仅横扫经济发达地区,连“人迹罕至”的不发达地区都未能幸免。“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成为另类的时代强音,户主们被逼上以屋顶以命抗争,但是,频频的自焚事件,也没能动摇各地政府部门 “杀出一条血路” 城镇化的决心。
比如,反腐问题。朱镕基说,“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坐在主席台上面作报告,下面能不骂你?”“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那时,要反腐,朱镕基都已经要“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了,现在呢?恐怕准备好数万口棺材都不够用了。看看那些政府部门,哪个部门没有出过贪官?看看各行各业,哪些领域不是腐败现象的重灾区?你能发现一个,你能说出一个,中国问题就不是现在的中国了。要不,公开官员财产收入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就不会变得如此难产了。
够了!再类比下去,也是这个结果。
一句话,朱镕基的话,那时是铮言,对现在来说仍然是铮言。《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强调“实录”,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
2011年9月19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