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施晓渝,休要造乌有之乡的谣!
1,正告施晓渝
昨晚在乌有之乡发了篇文章,讲《樊纲与郎咸平,你选择哪一个?》
早上Google一搜,发现真名网上的《乌有之乡向樊纲投降》,点开一看,居然是我的文章《樊纲与郎咸平,你选择哪一个?》,标题却被篡改了。还加了前言云『经济危机过了,主流经济学家又活跃起来,乌有之乡又面临理论选择。乌有之乡又选择了什么呢?请看特别是这段话:“樊纲不济,强调国家这一点却可取。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是本,必须坚持。”,乌有之乡认为樊纲搞的是社会主义了!请看全文。』
哼!真名“施晓渝”的家伙不是下流胚么?对垒就对垒,论战就论战,没什么了不起,何必如此下作?何至于靠“裁剪”和“篡改”兜售其奸?乌有之乡何时向樊纲投降了?决战是决战,乌有之乡是乌有之乡,我只代表自己,不代表乌有之乡。
我批评过乌有之乡,也早已声明脱离左派,乌有之乡批评我的网友很多,也很尖刻。因此,“施晓渝”第一招就是大漏勺。将我的观点等同于乌有之乡,这是对我的污蔑。既然丫的污蔑我,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第二,决战不代表乌有之乡,但我代表我自己。丫的“施晓渝”不要瞎编我的观点。
藕的观点很明确,至少扭出了三种S型,一种是“自由资本主义”,一种是“权贵资本主义”,一种是“社会主义”。在藕的文章中对樊纲和郎咸平都有所批评,也都有所支持,对郎咸平的支持还略多一点,同时还指出了“没必要二选一”,更好的选择是社会主义。
原文明明白白地写着『郎咸平只是盟友,还不是同志。樊纲不济,强调国家这一点却可取。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是本,必须坚持』,三句话分别代表三种观点,但到了“施晓渝”那里被裁剪成『樊纲不济,强调国家这一点却可取。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是本,必须坚持』,“施晓渝”你这么做太下三滥了吧?
去掉『郎咸平只是盟友,还不是同志』是下三滥,将『樊纲不济,强调国家这一点却可取』与『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是本,必须坚持』硬说成一个观点也是下三滥。中间是句号呀。“施晓渝”小学没毕业吗?不会断句?
不会断句也就罢了,原文将樊纲批为走资派经济学家也看不懂吗?如果看懂,就不会那么拼凑了。如果看懂了,却硬是歪曲了,你“施晓渝”就是混帐了。既然你歪曲我,休怪我就骂你混帐。如果没看懂,没看懂就白痴了啊。如果“施晓渝”白痴了,怎么得出《乌有之乡向樊纲投降》这样阴毒的推论?
三,『经济危机过了,主流经济学家又活跃起来,乌有之乡又面临理论选择』,又瞎掰了吧?哪里用“经济危机过去”呢?大政府是我一贯的主张,好多年了,有经济危机是这个观点,没经济危机,也是这个观点。凭什么造谣因“经济危机过去了”而投机观点?
告诉你“施晓渝”,在我看来,经济危机远远没过去,经济危机刚刚开始,过去一年来的猛,未来几年变成慢性病。远远没有过去。当然,我懒得跟你讨论经济危机。只是正告你你不要在网上胡乱歪曲我的观点,我没有你说的那些观点。
最后,谈谈乌有之乡。这事儿与乌有之乡有关。标题就是《乌有之乡向樊纲投降》。
该标题对决战是污蔑,对乌有之乡也是诽谤。乌有之乡大体是左派的网站,但我不是左派啊。说乌有之乡代表我,简直是骂我,说决战代表乌有之乡,也是骂乌有之乡。在所有的论坛中我最想去的论坛是强国论坛深水区。但韩版主把关,出不了文。无奈之下晃到乌有之乡,怎么能代表乌有之乡呢?
当前之中国,思想界派系林立,有左派,有右派,有走资派,有社会主义派,有汉奸洋奴买办派,有保守派,有自由派,有改革开放派,有西山会议派,有传统派,有现代派,练功派,民运派,民族主义派。国家主义派,等等等等。派系很多,影响大的有四五类吧。
乌有之乡是比较遭忌恨的一派,乌有之乡与香港的自由派有过冲突,与深青社也有过冲突。污蔑乌有之乡的声音从来就没停止过。《乌有之乡向樊纲投降》分明就是一种污蔑。污蔑乌有之乡我不关心,但你“施晓渝”不要污蔑我。说句不给面子的话,乌有之乡代表不了我。
第六,还有很多话想说,想想不说了,我佛慈悲,得饶人处且饶人。仅保留继续打击的权利。
2,劝勉反对派
前面的文字,早写好了,没有贴出来。不希望乌有之乡的首页上同时有两篇以上我的文章,会挤占了他人的资源。而且,也预料到各路小虾米还将有进一步的反应,姑且看看再说,果然不出我的魔掌,又三个人物跳出来了。
一个仍旧是“施晓渝”,不过这一次,“施晓渝”跑到凯迪去了。凯迪论坛是什么货色?右派神经病的集中营。“施晓渝”去那里继续造谣,一则是为了造声势,扩大谣言的影响。二则是争取右派支持,因臭味相投。“施晓渝”在那里的确获得一些支持。
施晓渝在真名网和凯迪论坛两次造乌有之乡的谣,看来对决战和乌有之乡都蛮憎恨的。既然造谣,自有造谣的理由。这个理由左派想过没有?如果施晓渝造左派的谣,将决战作为左派重点来批,自然也批驳了左派对我的曲解。在这一点上,施晓渝有一点苦劳。
另一个人是谁呢?强国论坛的韭菜妹妹,韭菜自称纯左派,比乌有之乡还纯。有人将我的文章转到强国论坛了,韭菜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骂决战是资本主义的走狗,与郎咸平一样是深藏的蛇蝎。在韭菜眼里,决战是与郎咸平一路的右派货色,必须深入揭批。
对正在更年期韭菜大姐,实在懒得回帖。只提醒“施晓渝”和乌有之乡的左派注意。在韭菜那里,决战站在了郎咸平一边,是郎咸平派。没有最左,只有更左。如果各位有幸纯洁到韭菜的程度,就不要只批樊纲了,可以将郎咸平一起批掉。
韭菜的水平虽臭,但有功劳,帮我驳斥了施晓渝和第三位。
第三位?也就是乌有之乡的一位如鲠在后的左派,说决战对樊纲太客气了,对郎咸平太苛求了。
是阅读能力问题?还是与“施晓渝”一样在“造谣污蔑”?管他呢。只声明一点“决战不是左派!”,左派有什么了不起?不错,常将毛泽东与神佛并论。但我宁愿瞧得起邓小平,也瞧不起四人帮,四人帮当然也是左派?
不属于任何派,没有局限,没有拘束。左右前后上下,东西南北中发白,都敢批,觉得有必要批就去批。郎咸平很高,但也不会为郎咸平免资本家原罪、指责劳动法、欣赏自由资本主义等等立场遮遮掩掩。对于樊纲,其走资迷、死不改悔、残酷无情的一面同样直言不讳。
整体上看,樊纲不是社会主义。但四万亿之主流是社会主义,樊纲代表不了四万亿。
3,谈谈政治学
社会主义不是一盘散沙,社会主义的执行力体现在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方面,社会主义方法论的全面表述是“民主专政”,是“民主集中”。唯人民的观点是社民主义、民粹主义、分散主义、媚俗主义。社会主义既有温暖的一面,也有严寒的一面。
只有温暖的主义,人民将懈怠。秦法残酷,刘邦则约法三章,得民心。三国混战,诸葛亮则施之以威猛的刑罚。社会主义讲为人民服务,却没有抛弃国家,没有将国家变成附庸。哲学上看,任何存在都有其本体论的意义,而不只是目的论的意义。这话有几个人能理解?
国家为人民服务,人民也要为国家服务。两者缺一不可。人民不行了,国家可以拯救,国家不行了,人民可以拯救。打倒国家,拯救人民?不要轻举妄动,左右派都不要轻举妄动。今日之世界,并非只有一个国家的世界?并非只有国家与人民的二元对立。
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民与国家、阶级与国家,各种矛盾复杂得很。仅仅因为你受了苦就要打倒国家?国家打倒了你掌权?你掌握得了吗?走资派要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政权,藏独、台独、疆独希望国家解体,西方列强也希望你的国家涣散。为一己之私就可以否定国家存在的多方面意义?
即便蒋介石的中国,也好于蒋介石之前军阀混战的中国。蒋介石对中国历史有罪过,也有贡献,罪过多一些,但功劳也是有的。消灭各路军阀是中国全面统一的必要环节。从蒋介石到毛泽东,是巨大的进步。但从蒋介石解体到军阀混战就是倒退了。
郎咸平与我的观点一致,毛泽东是极其高超的伟人。邓小平也很厉害。在毛泽东看来,邓小平是右派,而不是左派,但毛泽东重视邓小平,轻视四人帮,其中的玄妙是一般人能理解的?邓小平为何能顺利执政?有毛泽东的安排,否则毛泽东反而无能了。一离开就变了,不无能吗?
深谋远虑的毛泽东早已经洞悉了历史规律。安排对手执政,不仅度量伟大,更是智慧伟大。与其让一些撑不起局面的人强撑而最终流血惨败,不如交给对手去搞,代价更小。对手去搞,符合辩证法,辩证法必须有对立面。否则正、反、合、螺旋上升出不来,整个马克思主义都不成立了。
预料到了未来的局面,却尊重规律,尊重唯物主义,让历史去印证。
4,更大的历史哲学
在我看来,很多左派的私心还是比较重,缺乏大局观,缺乏奉献精神,连沈浩都不如,可以断言,凡是骂沈浩的人都不如沈浩。都缺乏基本道德。因自身窘迫而慷慨激昂算什么?如果你不窘迫呢?就歌功颂德了?无论郎咸平,还是樊纲,都不要因为个人好恶而取舍。
一切应以国家、民族、大众的利益为根本前提。而不是个人好恶为前提,时下的左派并不是无产者,主要是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怎么求生?自然靠中产阶级、资产阶级。他们的利益与“自由资本主义”有一致性,与垄断资本主义缺乏一致性。与社会主义也有很多矛盾。
我的观点是什么?不是左派,也不大瞧得起左派。无论自由资本主义,还是权贵资本主义,都不是我的选择。更没有自由资本主义比权贵资本主义更先进的观点。权贵资本主义也有优势,这就是有规模,有速度,有合力,有竞争力。在这一点上,权贵资本主义比自由资本主义的分散、涣散、解体、混乱要好一些。
当今之世界,矛盾是多元的,在你反官员、公务员、政府甚至国家的时候,其他的势力也在反。比如疆独、台独、藏独,比如攻坚派,比如南方的媒体。难道政府无力,国家解体会有什么好处吗?为人民服务,但国家完蛋了,你服务个鸟毛?近些年来,左派为右派驱使的事情很多。都属于出卖自己的范畴。
对待美国,也要讲辩证法。没必要逢美必反。美国是伟大的对手。
美国是与古罗马帝国和大唐王朝可以相提并论的国家,当今世界的发明,半数源自美国。中国的目是崛起,而不是消灭美国,消灭不了,还没消灭呢,就核大战了,地球报销了。靠憎恨和漫骂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当然,也不要跪拜,不要低三下四作孙子。吴敬琏那样就不好了。凯迪论坛就更不好了。
左派的目的不是铲除对手后自己爬到头上去,洪秀全和李自成的做法要不得。当年的革命者最后变成走资派,也是私心的驱使。公益为本。左派不应反对国家,人民也取代不了国家,民族、国家、人民,缺一不可。国家有集中的作用。即便毛泽东当年也积累了工人农民,也集体化,而不是直接分给老百姓。
关于谷歌与阿凡达,也说两句,谷歌是一流伟大的公司,这一点要承认。但谷歌不应当介入政治,必须守中国的法律。至于阿凡达,根本没必要骂。包括盗版,全国一亿人看阿凡达,你是骂阿凡达呢?还是骂观众呢?不大喜欢阿凡达,但2012不错。
不必大骂赵本山,赵的作品有问题,可以批评,但不要过于激烈,全国几亿人喜欢。难道全国观众都是傻子,就你左派聪明?沈浩也一样,镀金不镀金,不是焦点,沈浩的个人奉献还是值得肯定的,你可以批评小岗村,但不要打击一大片,连普通百姓的感情都伤害了。研究出更高一筹的方法来,在国家级的相互较量中依靠自己的路子取得优势。实行均衡的社会政策,以多数人的利益为根本,避免贫富分化,社会动荡。
樊纲与郎咸平,郎咸平更进步一些,这是二者的比较。不会做二选一的选择。左派批评我对郎咸平的分析,并且选择了郎咸平。这是我的失败吗?不,这是你们的失败,选择郎咸平也是选择资本主义,不过是选择了自由派一方。既然如此,所谓的左派,仅仅是左派而已,并非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
作为社会主义者,无论郎咸平还是樊纲,都在分析研究之列,而不是崇拜之列。若崇拜,也只崇拜毛泽东。
附文
真名论坛 » 经济观察 » 乌有之乡向樊纲投降
樊纲, 乌有, 投降樊纲, 乌有, 投降
本帖最后由 施晓渝 于 2010-1-14 21:58 编辑
经济危机过了,主流经济学家又活跃起来,乌有之乡又面临理论选择。乌有之乡又选择了什么呢?请看特别是这段话:“樊纲不济,强调国家这一点却可取。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是本,必须坚持。”,乌有之乡认为樊纲搞的是社会主义了!请看全文。
樊纲与郎咸平,你选择哪一个?
作者:决战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218 更新时间:2010-1-14 顶 荐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
也批评过郎咸平,几年来批评了三四次,第一次大约在五年前。
那时候,物权法刚才开始鼓噪。各路妖魔鬼怪大讲物权法的好处,讲物权法如何如何造福于民。凤凰台播出了一个头发花白的经济学家,讲民营企业家可以免原罪。很生气,写篇文章将它骂了。但没有点名,那时候还不知道这个头发花白的半大老头就是郎咸平。
郎咸平真正引起大家注意是对私有化改制运动的批判,是对顾雏军之流巧取豪夺的深刻揭露。
再后来郎咸平又讲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问题,讲了外国资本对民生企业如水厂粮库的收购问题。
郎咸平有几大优势,都特别突出。一,了解资本主义,二,了解交易内幕,善于案例分析。三,有勇气,敢于揭露官员卖国的问题。因此,对于郎咸平还赞赏的时候更多一些。但郎咸平有没有问题呢?也有问题,为此还写过两篇文章。
郎咸平的立场是什么?社会主义吗?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吗?不是。郎咸平是自由资本主义,站在股民、中产阶级、民营企业家方面啊说话。郎咸平在批判外国寡头、抢劫犯、卖国贼方面贡献极大,但与普普通通的人民大众并不一致。
郎咸平对国家垄断深恶痛绝,这一点更不能苟同。国家垄断无所谓好坏,为人民垄断则好,为私利垄断则恶。反垄断也有两类,一类是资本家反垄断,谋私利。一类是垄断者谋私利,为了人民利益反垄断。目前两类反垄断都有,前一种更严重一些。
很简单,反国家垄断,当前的主流便是拆了,分了,私有化了,与小岗村没区别。
过去三十年,国家犯了很多错误。但过去一年,国家奋力投资,搞基础建设,这却是对的。但郎咸平认为是坏事儿。为什么?郎咸平的立足点是自由资本主义。他认为国家应当发展民营企业家,优待资本家,保民生,造福于民。郎咸平不赞成资本垄断,也不赞成社会主义。
作为例证,各位不难发现,郎咸平的听众既不是外国资本家,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白领、中产阶级、民营企业家。这部分人恰恰是“自由资本主义的主流”。从这个角度理解郎咸平就比较容易了。郎咸平批评四万亿,批评商业环境,同情民营企业家,根源就在于此。
樊纲呢?也不是个饭桶。但比起郎咸平,人格上要下贱一些。郎咸平是自由派,比较独立,樊纲是帮办和买办。
关于樊纲,多年以前批评过一次。樊纲,总的来说是走资派经济学家,主流经济学家有的毛病他都有,崇洋媚外、热爱资本主义、漠视民生、为权贵服务,等等。樊纲与茅于轼、厉以宁、张五常、吴敬琏、张维迎、高尚全是一丘之貉。
但,樊纲也有自己的特点,形而上较少,形而下较多。樊纲不以鼓吹资本主义经济学而著称,樊纲通过具体制定和建言改革发展政策而著称。理论不是樊纲的特长,他的特长是落实、执行、具体化。当然,长于形而下不等于脱离形而上,樊纲的形而下归根到底还是资本主义。
好比发改委与国资委的关系,如果发改委是厉以宁、茅于轼、张五常、吴敬琏,樊纲就是国资委。
樊纲是GDP派,只要GDP这个数字在增长,樊纲总是非常高兴。樊纲就是那两个经济学家之一。GDP只是个总的数字,为了GDP,樊纲向来不关心其构成和比例,重复、浮夸、通货膨胀都不关心,贫富分化他也不关心。即使腐败也有利于发展。
隐约记得“适当的腐败有利于社会发展”,这个观点是樊纲的观点。
也就是说樊纲关心总规模,不关心其中的层次。即使一百万年薪与一万年薪平均下来五十万,樊纲也会认为发展了。樊纲对通货膨胀的轻视,也体现了他对人民轻视,樊纲这样的经济学家对人民利益是比较残酷的。
如果说郎咸平是比较独立的经济学家,樊纲则是附庸的经济学家。这不仅取决于两者的学术品格,也取决于两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位。郎咸平,大学教授,尖锐,独立。樊纲则必须仰人鼻息,一方面他是干部,另一方面他必须为更大的干部服务。
当今政界,干部胆敢不走资,则必定下台,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的樊纲,不仅被迫走资,自己也心甘情愿,走得欢蹦乱跳。樊纲的主要问题是在GDP掩盖下在政策层向资本家转移财富。
话从两说,樊纲也不是一无是处。在经济危机的时刻,樊纲也必须发挥社会主义的余热,从而度过难关。这又转回到四万亿投资方面了。四万亿投资究竟是分给老百姓好呢?还是搞基础建设好呢?郎咸平似乎想用四万亿利民,并拯救民营资本家。而樊纲用四万亿投资搞建设,既发展国家,又带动关系户资本家。
如果非要二选一,樊纲与郎咸平,究竟哪个好些?选择哪一个呢?
短期看,郎咸平的好一些,更倾向于民众。长远看呢?樊纲的方法好一些。一个国家要长远发展,基础设置排在第一位。尽管黑猫白猫犯了很多错误,但过去一年的基础建设却没有错儿。城市的确要大发展,房地产、铁路、地铁、电信要大肆发展。
这么一来,就和稀泥喽?也不是。樊纲过去十几年错误的成分大,但基础建设却对了一次。郎咸平呢?固然很了不起,但他自始至终顽固坚持自由资本主义的态度,也使他无法进步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郎咸平为什么就不能认认真真地思考一下毛泽东呢?
无论郎咸平,还是宋鸿兵,大概受了资本主义洗礼且自身比较成功的缘故。尽管各自很了不起,但或多或少地受了自身利益的局限。或者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或者民族资本主义的博弈论,都没跳出资本主义的圈子。成功人士为什么离不开资本主义?毕竟是竞争中的胜利者,放不下啊。
至于樊纲,则一意孤行。郎咸平或者宋鸿兵,对资本主义有所反思,一个反思垄断资本主义,一个反思霸权资本主义。樊纲呢?将社会主义搞成资本主义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正跑在奔向资本主义的大路上,不可能反思。即便四万亿也是救活了继续走资。
怎么看待樊纲和郎咸平?一般地,左派倾向于郎咸平,而批判樊纲。
关注民生,在这方面郎咸平好于樊纲。但郎咸平批评大政府,认同资本家,又的的确确亲资本主义。为了解决目前的问题,从根本上转向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可以解决权贵资本主义的问题,但自由资本主义也是资本主义,也会走向垄断。认同资本主义是进步还是倒退?
樊纲,权贵资本主义的成分大一些。但只要不卖国,权贵资本主义更有规模。全国一个黑社会老大好呢?还是几万个好?否定樊纲,是否要否定大政府的模式?如果否定了。用什么取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大政府,你有本事挡住另一种取代吗?
反垄断,这样的呼声南方周末和第一财经也在搞,西方列强更巴不得。难道左派与它们一致了?
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二选一。没必要完全赞同或全盘否定。双方好的一面要支持,双方错误的一面要摒弃。权贵资本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都不要。郎咸平反瓜分、反收购、利民的方面要支持,樊纲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主张也要支持。
有办法消除两个方面的毛病,这就是社会主义,政府是社会的组织者,好干部是管理者。没有资本家。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利用政府搞公有制企业,而不是依靠私人资本家。另一方面,民众靠劳动价值获取财富。只有管理者、设计者、劳动者。
没有了资本家,哪里还有资产阶级的左右派之争呢?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左派当时刻牢记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社会主义暂时曲折了,并不是没有未来。没必要在权贵资本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之间取舍,一旦取舍,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权贵可能卖国,“好的”资本家呢?必然坐实资本主义。
郎咸平只是盟友,还不是同志。樊纲不济,强调国家这一点却可取。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是本,必须坚持。
帖子主题:[灌水]乌有之乡向主流经济学家缴械投降! 页数: [1] 2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凯迪社区热帖推荐 楼主
[灌水]乌有之乡向主流经济学家缴械投降!
文章提交者:施晓渝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乌有之乡向主流经济学家缴械投降!
经济危机过了,主流经济学家又活跃起来,乌有之乡又面临理论选择。乌有之乡又选择了什么呢?请看特别是这段话:“樊纲不济,强调国家这一点却可取。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是本,必须坚持。”,乌有之乡认为樊纲搞的是社会主义了!请看全文。
樊纲与郎咸平,你选择哪一个?
作者:决战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218 更新时间:2010-1-14 顶 荐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
也批评过郎咸平,几年来批评了三四次,第一次大约在五年前。
那时候,物权法刚才开始鼓噪。各路妖魔鬼怪大讲物权法的好处,讲物权法如何如何造福于民。凤凰台播出了一个头发花白的经济学家,讲民营企业家可以免原罪。很生气,写篇文章将它骂了。但没有点名,那时候还不知道这个头发花白的半大老头就是郎咸平。
郎咸平真正引起大家注意是对私有化改制运动的批判,是对顾雏军之流巧取豪夺的深刻揭露。
再后来郎咸平又讲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问题,讲了外国资本对民生企业如水厂粮库的收购问题。
郎咸平有几大优势,都特别突出。一,了解资本主义,二,了解交易内幕,善于案例分析。三,有勇气,敢于揭露官员卖国的问题。因此,对于郎咸平还赞赏的时候更多一些。但郎咸平有没有问题呢?也有问题,为此还写过两篇文章。
郎咸平的立场是什么?社会主义吗?不是。垄断资本主义吗?不是。郎咸平是自由资本主义,站在股民、中产阶级、民营企业家方面啊说话。郎咸平在批判外国寡头、抢劫犯、卖国贼方面贡献极大,但与普普通通的人民大众并不一致。
郎咸平对国家垄断深恶痛绝,这一点更不能苟同。国家垄断无所谓好坏,为人民垄断则好,为私利垄断则恶。反垄断也有两类,一类是资本家反垄断,谋私利。一类是垄断者谋私利,为了人民利益反垄断。目前两类反垄断都有,前一种更严重一些。
很简单,反国家垄断,当前的主流便是拆了,分了,私有化了,与小岗村没区别。
过去三十年,国家犯了很多错误。但过去一年,国家奋力投资,搞基础建设,这却是对的。但郎咸平认为是坏事儿。为什么?郎咸平的立足点是自由资本主义。他认为国家应当发展民营企业家,优待资本家,保民生,造福于民。郎咸平不赞成资本垄断,也不赞成社会主义。
作为例证,各位不难发现,郎咸平的听众既不是外国资本家,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白领、中产阶级、民营企业家。这部分人恰恰是“自由资本主义的主流”。从这个角度理解郎咸平就比较容易了。郎咸平批评四万亿,批评商业环境,同情民营企业家,根源就在于此。
樊纲呢?也不是个饭桶。但比起郎咸平,人格上要下贱一些。郎咸平是自由派,比较独立,樊纲是帮办和买办。
关于樊纲,多年以前批评过一次。樊纲,总的来说是走资派经济学家,主流经济学家有的毛病他都有,崇洋媚外、热爱资本主义、漠视民生、为权贵服务,等等。樊纲与茅于轼、厉以宁、张五常、吴敬琏、张维迎、高尚全是一丘之貉。
但,樊纲也有自己的特点,形而上较少,形而下较多。樊纲不以鼓吹资本主义经济学而著称,樊纲通过具体制定和建言改革发展政策而著称。理论不是樊纲的特长,他的特长是落实、执行、具体化。当然,长于形而下不等于脱离形而上,樊纲的形而下归根到底还是资本主义。
好比发改委与国资委的关系,如果发改委是厉以宁、茅于轼、张五常、吴敬琏,樊纲就是国资委。
樊纲是GDP派,只要GDP这个数字在增长,樊纲总是非常高兴。樊纲就是那两个经济学家之一。GDP只是个总的数字,为了GDP,樊纲向来不关心其构成和比例,重复、浮夸、通货膨胀都不关心,贫富分化他也不关心。即使腐败也有利于发展。
隐约记得“适当的腐败有利于社会发展”,这个观点是樊纲的观点。
也就是说樊纲关心总规模,不关心其中的层次。即使一百万年薪与一万年薪平均下来五十万,樊纲也会认为发展了。樊纲对通货膨胀的轻视,也体现了他对人民轻视,樊纲这样的经济学家对人民利益是比较残酷的。
如果说郎咸平是比较独立的经济学家,樊纲则是附庸的经济学家。这不仅取决于两者的学术品格,也取决于两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位。郎咸平,大学教授,尖锐,独立。樊纲则必须仰人鼻息,一方面他是干部,另一方面他必须为更大的干部服务。
当今政界,干部胆敢不走资,则必定下台,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的樊纲,不仅被迫走资,自己也心甘情愿,走得欢蹦乱跳。樊纲的主要问题是在GDP掩盖下在政策层向资本家转移财富。
话从两说,樊纲也不是一无是处。在经济危机的时刻,樊纲也必须发挥社会主义的余热,从而度过难关。这又转回到四万亿投资方面了。四万亿投资究竟是分给老百姓好呢?还是搞基础建设好呢?郎咸平似乎想用四万亿利民,并拯救民营资本家。而樊纲用四万亿投资搞建设,既发展国家,又带动关系户资本家。
如果非要二选一,樊纲与郎咸平,究竟哪个好些?选择哪一个呢?
短期看,郎咸平的好一些,更倾向于民众。长远看呢?樊纲的方法好一些。一个国家要长远发展,基础设置排在第一位。尽管黑猫白猫犯了很多错误,但过去一年的基础建设却没有错儿。城市的确要大发展,房地产、铁路、地铁、电信要大肆发展。
这么一来,就和稀泥喽?也不是。樊纲过去十几年错误的成分大,但基础建设却对了一次。郎咸平呢?固然很了不起,但他自始至终顽固坚持自由资本主义的态度,也使他无法进步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家。郎咸平为什么就不能认认真真地思考一下毛泽东呢?
无论郎咸平,还是宋鸿兵,大概受了资本主义洗礼且自身比较成功的缘故。尽管各自很了不起,但或多或少地受了自身利益的局限。或者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或者民族资本主义的博弈论,都没跳出资本主义的圈子。成功人士为什么离不开资本主义?毕竟是竞争中的胜利者,放不下啊。
至于樊纲,则一意孤行。郎咸平或者宋鸿兵,对资本主义有所反思,一个反思垄断资本主义,一个反思霸权资本主义。樊纲呢?将社会主义搞成资本主义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正跑在奔向资本主义的大路上,不可能反思。即便四万亿也是救活了继续走资。
怎么看待樊纲和郎咸平?一般地,左派倾向于郎咸平,而批判樊纲。
关注民生,在这方面郎咸平好于樊纲。但郎咸平批评大政府,认同资本家,又的的确确亲资本主义。为了解决目前的问题,从根本上转向自由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可以解决权贵资本主义的问题,但自由资本主义也是资本主义,也会走向垄断。认同资本主义是进步还是倒退?
樊纲,权贵资本主义的成分大一些。但只要不卖国,权贵资本主义更有规模。全国一个黑社会老大好呢?还是几万个好?否定樊纲,是否要否定大政府的模式?如果否定了。用什么取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就是大政府,你有本事挡住另一种取代吗?
反垄断,这样的呼声南方周末和第一财经也在搞,西方列强更巴不得。难道左派与它们一致了?
事实上,完全没有必要二选一。没必要完全赞同或全盘否定。双方好的一面要支持,双方错误的一面要摒弃。权贵资本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都不要。郎咸平反瓜分、反收购、利民的方面要支持,樊纲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主张也要支持。
有办法消除两个方面的毛病,这就是社会主义,政府是社会的组织者,好干部是管理者。没有资本家。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利用政府搞公有制企业,而不是依靠私人资本家。另一方面,民众靠劳动价值获取财富。只有管理者、设计者、劳动者。
没有了资本家,哪里还有资产阶级的左右派之争呢?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左派当时刻牢记社会主义的方法论。社会主义暂时曲折了,并不是没有未来。没必要在权贵资本主义和自由资本主义之间取舍,一旦取舍,也就否定了社会主义。权贵可能卖国,“好的”资本家呢?必然坐实资本主义。
郎咸平只是盟友,还不是同志。樊纲不济,强调国家这一点却可取。归根到底,社会主义是本,必须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