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端午节随想:格外想念毛主席

火烧 2009-05-2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端午节买粽子引发对退休金的思考,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回忆包粽子习俗,反思退休金使用与管理,体现生活变迁与节俭观念。

        端午节上街,看到粽子摊点,上前买了10个,花20元钱,回到家只剩5个,留给老伴,让她感受节日的氛围,排解孩子、孙子不在身边的忧闷。见到粽子,她问我:“多少钱一个?”我告诉她花20元钱买粽子的经过,她平淡地说:“花这些钱干啥,还不如买点肉实在!”

        坐下一想,也是,就10个粽子,花掉了我退休金的六十分之一,如果一天只吃十个粽子,30天就把所有的退休金都吃完,遇到31天的月份,有1天还得饿肚子,更不用说还有早餐、水电费、煤气费、卫生费、等等各种费用了。幸亏端午节一年只有一次。幸亏在国营工厂退休人群中我的退休金还不是最低。幸亏我的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上班。比起那些退休金比我少,子女拿低保,甚至满大街找零活干的家庭,我算是幸运多了。

        回想30多年前,老伴年轻时,我们一家四口,买5斤糯米花0.9元包粽子,全家人吃了几天都没吃完,那也正好是我工资的六十分之一。

        在往前,45年前,那时我在昆明部队当兵,由于在团司令部管理股当文书,平时常和军需股的助理员们聊天,知道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到部队就是66元的薪水(副排级),正排级则是72元,正连级84。记得当时的国家主席一级(包括毛主席、周总理他们)是404元,可以说最高统帅与副排长之间的薪金差异只有6倍多,而地方的公社一级(即乡政府级)工作人员是18元的薪水,与党中央一级、国务院一级相差22倍,虽然端午节国家不放假,但民间过节的习俗还是存在的,包粽子连年有,只有包多包少的差异。我们在学校读初高中时,每月生活费6元钱,每餐0.1元,虽然没有包粽子,但逢端午节,一份菜总会有3-4个花样,包括吃肉。遇到三年自然灾害,村里饿死了不少人,活着的老人们总是对孩子们、晚辈们说一句话:“熬过今年,明年就好了!”日子总还是有盼头的。

        那年头,在学校听师生们传言,县财政局到市财政局领钱来发全县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一共9万多元,驮在马背上,走到半路掉了下来,领款人全然不知,而恰遇路过的农民拾到,急忙就近到公社报告,公社将钱款派人送往县里,农民得到表扬,心里很是高兴。

        现在想来,特别是在闹市区抢劫杀人,夜晚撬门拗锁入室盗窃的今天,回头来看当时拾到公款就急忙跑到公社报告的人,他们不是傻子,他们不是笨蛋,他们是有自信、自尊和有信仰的表现。

        现在我们老年人,甚至不乏年轻人,走在街上怕被抢,到菜场买菜怕被偷,没有什么钱财,倒是不怕丢东西,而是怕盗贼进屋后把你弄得要死不活,痛苦难受,要是弄死了倒也算“仁慈”。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头啊!

        所以今天的端午节,格外的想念毛主席!不免胡诌几句:

        每逢佳节倍思亲,此刻最想毛伟人。
        安良社会已远去,为富不仁更盛行。
        贪污腐败无法治,高兴“精英”愁万民。
        虚拟财富鬼相信,只想再唱东方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