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还需要深入”为何雷人?
为了打击假军服和假警服的非法销售行为,解放军总后勤部与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七部委组织了联合调查行动。这次行动的效果,因武汉劳保用品批发市场所在地的工商所、行业商会、市场管理者与不法销售商的“联合”应对而大打折扣。(新闻内容见http://news.cntv.cn/china/20110404/102508.shtml)
这个“联合检查与猫鼠游戏”十分雷人。其中,由于制造假相的过程被视频纪录,当地工商部门、行业商会与市场管理部门精心策划的骗局被当面揭穿,行业商会会长面对镜头说了一句极调侃的“幽默”话:“说明工作还需要深入!”很可能这是继“我爸是李刚”之后,成为最“雷人”的新语录。
近来,媒体的 “视角”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以往主要对政府执法部门如何加强辖区相关工作“管理”执法的的正面报道,逐渐换成揭露其“应对”上级检查、欺上瞒下、执法犯法的丑恶现象内容。人们不知这是媒体的进步,还是一些地方政府自身的衰变?
雷人的事情令人目不暇接:当国土监察要来,地方国土部门立即通知当事人“那个树拿来先栽栽”,监察前脚走,后面就通知“可以做了”;当国家“顶级”人员来查假,地方工商部门负责人可以开着执法车通知当事人避一避,事后还大言不惭地讲“没有说过那个话”;当媒体曝光某地农民建自住房要缴纳“营业税”时,税务部门说,这么多公务员要涨工资,不加税哪有钱?当瘦肉精被曝光,双汇竟然开万人大会,山呼“双汇万岁”、“万隆万岁”!……
腐败,静悄悄地由个人的变质到群体的蜕变,人们得到什么警示?
历史总有极其相似的重复。“尾大不掉”现象往往就是立在社会发展十字路口的警示碑。当地方势力成长到无视中央政府时,当政者也有两种绝然不同的选择:要么收缩,要么削藩。历史上那些敢于削藩的帝王如康熙等,虽不失明智,但充其量也不过为“亡羊补牢”,并没有认识到为何尾大不掉。
新中国的建立,因为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的睿智,没有给包括功臣们在内的任何人以特殊化。全国一盘棋、地方服从中央,不仅保证了政令的畅通,也从体制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何经济不断发展、中央财政不断强大的今天,反而出现敢于蔑视国家最高权威的地方势力?
万物的滋生都有其土壤。就现象而言,GDP兴国是形成地方势力主要原因之一。当房地产被“支柱”以来,相关的土地便成为地方的聚宝盆。GDP至上,充其量不过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偏颇,并非事情的根源。一个社会能否健康发展,不应该只是经济挂帅,任何时候,政治的智慧远大于经济的方略。假如四项基本原则真的“毫不动摇”,假如人民的政权真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假如全民所有、国家经营的公有经济不演变为国家所有、政府经营,假如经济学家们真有愿望实现全民对公有经济权益的享有,情况可能完全不同。邓小平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为人民服务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牌,她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础。任何执政者,只有与民既共苦也同甘,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片面由经济学界实行“精英治国”终究不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途径。由于“经济挂帅”、“精英治国”,正确的政治思想变成忌讳词语,信仰被倡导“多元化”,“拜物教”、“拜上帝论”比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更为时髦。权力与金钱等于一切,社会发展形态终归要被扭曲的。近日,湖北黄石烟草局因新落成的办公楼前有一株具“国家名录”的香樟树,就因“办公楼前一炷香”、“前不栽樟后不栽桑”的迷信,遭烟草局党委“集体研究”多次,用45万元“承包”给不法商人“搬走”,商人“咪嘻”掉一半,以剩余的钱雇佣农民挖树,致使被保护的古香樟“不能保活”。事后,所谓的“严肃处理”就是将挖树的农民“拘禁”了事,与各地以处理“临时工”的方法来推卸责任的手法一样。
在央视曝光“无根树”事件的“风头上”,市土地局的局长被“停职”,但继续以党委书记面目“行使职权”,只不过是同一人物顶着另一官帽而已。经过“局党委书记”的“善后”工作,重要的嫌疑人 “失踪”了,许多的线索、证据已变成不解之谜。
值得欣慰的是,当今一些有良知的记者和广大的网民成为反腐败最“给力”的生力军,他们往往使得许多的“龌龊”大白于天下。但是,如果不从体制上解决问题,过度依靠舆论监督,也会使得诸如武汉的这位“会长”们,在对“工作不够深入”的深刻反省之后得到“新的提高”。当“会长”、“局长”、“所长”等“长”们的工作“继续深入”以后,我们的反腐工作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