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不能实施西式民主的社会基础与条件分析

火烧 2010-01-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中国为何不能实施西式民主,探讨其社会基础与历史条件,指出西方民主发展依赖地方自治、财产权保障及集中权力等要素,而中国不具备这些条件。

五复长桥:中国只能实行社会主义大民主而不能实施西式民主的社会基础与条件分析  

   

中国为什么不能实施西式民主,原因在于社会基础和历史文化没有这个土壤。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分析一下西式民主的发展过程,通过西方民主进程必要条件的分析,加上与中国的对比,就能够说明问题了。  

   

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罗马时期的太远,我们就从英国、法国和美国说起。  

   

英法等国自公元八世纪起逐步形成单一民族国家过程,也同时是由过去的真正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西周以前的分封制----走向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王为了改动统一战争,需要大量金钱,为此就向独立的城邦借钱,在借钱的过程中,就让渡了一部分权利。英国的大宪章运动,其实就是一个限制王权的运动。限制王权的工具或载体,就是议会或各类代表会议。  

   

由于英法等国的国家组成,历史上有一个由贵族分封的领地,通过购买、继承、联姻、联盟等形式形成统一国家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了地方自治现象的产生,这是他们能够实施西式民主制度的最重要的一个前提。  

   

因为有了地方自治的保障,私有财产的保障才有了基础。因为不是中国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体制,所以资本可以跨地区流动而避开那些“坏”的统治者,而统治者为了取得足够的税收养兵,就必然得保护私有财产,这就形成了有限王权这一统治理念,这是西式民主能够实施的第二个基础,即财产权的保障,以及由财产权派生出来的选举权、表决权。其中表决权最初是以“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随便加税”这一约定来体现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就从制度层面为西式民主提供了法律的范本。随后的启蒙运动中,英国法国的一批杰出思想家,先后提出了民权理论、契约理论等观点,这些观点的基础其实都是强调了权利的保障。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基本上确立了在西欧的统治地位。法国的共和体制为西式民主制度提供了另一个范本。  

   

美国是直接从英国殖民地建立的。在建国前,它完全没有本地传统没有统一国家集权影响的,所以它能够采取法国启蒙思想家设计的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成为一种当时条件下比较先进的治国之路。  

   

然而我们同时还要看到:一是美国的民主制度本身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民主集中制,在民选的基础上,他的总统完全享受了类似欧洲帝国皇帝一般的权力。二是美国的民主进程是缓慢地完善的,选举权的扩大是从有财产阶层逐步向普通白人、妇女、有色人种扩展的。这也说明了任何国家任何体制,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美国的相对“最先进”的民主正体,为西式民主创立了另一处模式,这种模式突出了集中的一面,或者说集权的一面,即总统享受极大的权力。这是西式民主的第三个前提,即表面上的自由之下,肯定有一个绝对的集中。  

   

西式民主的绝对集中是什么呢?一个是宗教,即天主教、新教等宗教传统在人们思想形成的绝对权威。大家对奥巴马就职仪式上的极浓的宗教味还应当有印象吧。再一个是精英们组成的政治集团。在英国是由贵族阶层,在法国是由工业企业家金融家、在德国是工业企业家和地主、在美国则是通过教育形成的精英集团组成的骷髅党。没有这个集中,他就无法实现自由和民主。更绝的是,美国政治体制的选举人团设计,就保证了只能两党竞争,杜绝了任何小党的获胜。这也是集中的体现。  

   

中国没有实施西式民主的任何基础。  

   

一是中国自秦以后大一统的天下格局,地方自治没有传统,地方行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选派,是纯粹的单一制国家。乡村由缙绅维护的,也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封建式的自治,西方的自治是政治色彩的行政管理上的自治,中国则类似于宗教管理和道德秩序的维护。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所以一旦科举制度取消,儒学的宗教功能、道德约束功能失去了中央政权的道义支持,中国农村立刻陷入混乱,没有了秩序。  

   

没有这个基础的地方自治,实施民主制度,就是军阀割据。中华民国成立后18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必须要实行权威统治,否则国家就形式统一而实际分裂。  

   

由于没有地方自治这层保障,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没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更没有民权、人权等文化因子。德国农民可以讲,国王不能进,国王也无可奈何。中国农民如果讲了皇帝不能进他的磨房,他受到的可能是诛九族的悲剧。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没有纯粹的全民的统一的宗教。儒学不是宗教,它只是通过科举考试、宗族体制维系的一种道德体系,他替代了宗教的作用,但远远达不到宗教的全民性、生活化、彼岸化的功能。过去我们还讲阴间的约束。清政府取消科举考试后、打倒清政府兴起的民主科学反封建迷信的新文化运动,农村公社化运动,这三大事件,完全摧毁了儒学存在的一切根基,因此也就使多文化多民族的中国,失去了一种统一全国全民思想的框架。一旦我们实施了民主制度,言论自由就没有边界,什么就都可以讲,就容易导致民族的宗教的地域的种种撕裂,国家就又会回到北洋军阀割据的混乱时期,大而不强。  

   

因为以上三个原因,中国只能实施毛泽东同志所创造的社会主义大民主。即中式民主,也就政治体制上的集中民主制,运作机制上的民主集中制。  

   

集中民主制就是在权威政治框架下,有序地有步骤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丰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最终实现全民素质的共同提高,训练全民的民主意识,逐步地而不是激进地推行民主建设。只有这样,天下才不乱,否则就是走苏联的老路。即使是台湾那么小的一个地方,民主化后都乱了十余年,更何况祖国大陆?  

   

国家的大的社会层面是先集中后民主。具体的施政环节上,要先民主后集中,任何决策必须要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和酝酿后再形成决策。而我们现在在施政环节上,恰恰缺乏的是民主这个环节的缺失。为什么缺失呢,就是把建国前三十年毛泽东同志开创的大民主形式慢慢地丢掉了。  

   

以上这些,长桥先生以为如何?

三复长桥:简要谈谈什么是毛泽东开创的大民主既其与西式民主的区别  

   

 前面回复长桥的文章及跟贴,有被删除的和被退回的,所以表述不太完整。前面两复,其实已经明确地告诉长桥先生,西式民主是制度上的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经济上的实质上的不平等。在资产阶级专政和私有制条件下,所谓的民主制度不过是为资本和资本家服务的欺骗人民群众的工具罢了。  

   

那具体地讲,什么是西式民主,什么是中式民主,二者的区别和适用性是什么?  

   

西方政体都是建立于城邦自治和基督教一神基础上,一开始都是建立在英法德等单一民族的国家基础上的。因此引进到东方,凡是单一民族之日本韩国可行,台湾菲律宾则不可行。新加坡其实是人民党一党专政,不具有典型性。简要地讲,封建地以城邦为基础的地方治理结构、单一的民族或文化构成、具有统一的宗教即最终审判的“集中”,是西式民主成功的三大前提。  

   

美国开始建国时,民族也比较单一,都是盎格鲁.萨克逊人,后面还都是西欧的白种人。美国的选举权,一开始是以财产的多少来取得的,并不是人人都有选举权。美国给有色人种选举权,没有毛泽东发探索大民主带来的世界冲击波的强烈刺激,进程是不会那么快的。

毛泽东倡导的大民主是基于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权平等基础上的民主,是一种无差别的真正民主,是形式和内容上的完全平等。这种民主是中国有确切纪年以来的真正的民主。  

   

毛泽东同志建国后,最关注的就是反对官僚主义。为什么呢,无论是1957年初的党内整风,还是三年自然灾害后的四清、社教运动,都是如此。最后毛泽东发现,单靠延安时代开创的整风模式,无法克服具有高度军事化色彩的行政体制带来的官僚主义,于是他考虑到身后不会出现修正主义,毅然发动了以四大为主要方式的大民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次全社会实验。   

   

不过由于中国皇帝极权主义的传统较长等原因,在实施大民主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最高权威,而且这一最高权威是人民,最后被人格化为一个具体的人而矣。毛泽东是想通过他的努力,把人民和人民民主制度建设成最高权威。因为我们没有最终最高彼岸的审判意识。现在没有了毛泽东式的最高权威,国家成了什么样子,您知道吧。

关于大民主的实验,左翼网友们也有一些清醒的认识,不同观点有利于我们的认识更接近于客观实际,所以引用如下:  

   

网友之一:“不过也应当承认文革中建树的社会主义民主模式,还只是初具雏型,还很粗糙,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未及完善升级,毛主席就去逝了,例如为两派制订并存竞争的游戏规则,用文斗不用武斗,更不能一方吃掉另一方,双方都应遵守这一规则,不能小圈子定大事,哪派要由全民公决说了算(参考前苏联的办法)。”

点评:这是一种比较理性的思考,这个网友不一定是左翼,但这种理性是建设民主制度的第一前提。历史不能假设,反复是必然的。今后三十年,肯定会向着毛泽东同志创建的社会主义大民主进步,这是时代潮流,谁也无法阻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必然导致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关键中的关键,向毛泽东时代转,是国家民族的福气,向西方转,是中国走向分裂和中华民族再入劫难的开始!

网友“下岗工人问候”的跟贴,其实是他的一个主贴,内容更丰富些,请长桥先生认真看看,您不能不完全了解祖国大陆的过去就轻易地否定那段历史的积极作用:  

   

“文革大民主与普世价值的辩证关系。文化大革命的大民主是革命式的民主,普世价值提倡的民主是精英式的西方民主。也就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这两种民主的关系,其实就是完全对立又相对统一的辩证关系。这两者的关系今天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思想,使人们在如何对待民主、自由、人权发生了严重分歧。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的异同之处和辩证规律。

  “文化大革命的大民主的基本内容。文化大革命是一种革命行为,是自下而上的通过革命手段,改变行政权力的暴烈行动。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各种群众运到,改变上层建筑的结构,使普通老百姓参与国家政治的大民主。其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理论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其中的民主思想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和彻底的自由与平等。
   “在文化大革命中,工人农民和精英阶层享有完全平等的政治权利,其显著特点是:不管是什么级别的行政管理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必须与工农相结合,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这就形成了大量干部、知识份子出现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的人类社会罕见的现象。在这个时代彻底的形成了官兵一致,所有特权几乎被完全消灭。工人和工厂领导几乎只能从业务上领导,不能改变工人的工资,只要工人没有严重失职和犯罪行为,几乎不能开除工人。在一个普通工厂,你可能看到干部甚至国家高级干部和你一样从事同样的工作。在农村情况也相差不多,田间地头,你一不小心,就能碰到著名的人物,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和农民同工同酬。普通工人和农民只要干出成绩,一不小心,就会成了干部,甚至成了国家高级干部。这样彻底自由平等的国家,真可谓史无前例。
  
“普世价值提倡的精英式的西方民主的基本内容。精英式的西方民主是一种建立在西方民主基础上从上至下的民主,是通过和平手段改变行政权力的民主,其目的是维护上层建筑的利益,实行多党轮流执政。其核心是多党轮流执政,人民通过选票选择执政党。其理论是三权分立,建立保护个人权利不受侵害的法律体系,也就是所谓的“人权”。其民主是思想是维护个体权利,保护私有财产。
  
“精英式的西方民主,主要是保护精英阶层的利益,保障人民通过精英阶层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投票的政治权力。其显著特点是:不管什么样的候选人,都必须制定一套政策,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主张尽量使更多的选民接受。这就出现了西方民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候选人通过电视广播,各种广告,集会演说等向选民介绍自己的主张,使用各种手段筹集资金,进行竞选活动。在选举年里,各大利益集团为了使代理人取得执政权力,把选举变成了博弈的战场。他们有的通过捐款,有的采取演说,有的进行承诺。选举人来到选民中间,首先是宣传自己的主张,其次是了解选民意愿。为了维护利益集团的利益,新闻自由和人权作为保障自己利益不受损害的工具,被候选人普遍用来攻击对手,获取民意,试探政策的有力武器。
  
“文化大革命的大民主的利弊。文化大革命的大民主,一直被草根阶层赞赏,被精英阶层诟病,这主要是当今世界精英民主是主流,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革命式的民主先天缺少成功的模式,不容易找到普遍规律,不易被复制和传播。
  
“文化大革命的大民主有利的一面是,彻底地调动了人民投身革命民主的热情,几乎完全消灭了特权、腐败,解决了人民走向自由社会的捷径。调动了广大人民保卫祖国,献身祖国的热情。使各种阶层的人只有通过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才能证明自己热爱祖国,并保障自己的前途和地位。这也说明了那个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两弹一星,还出现了许多国际领先的科学成果的原因。另外,工农业的技术革新,几乎完全是靠自力更生。国家出现空前强大的现象。
  
“不利的一面是:由于从根本上否定了西方式人权,使精英阶层伤失了作为社会主流说话的声音,并被这种革命,使其完全变成了普通劳动者,引起了精英阶层的强烈不满。其次是这种政策由于没有制度化,使精英阶层觉得永远要失去自己的利益,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心理。再其次是生产和市场不是按市场需求形成的,使生产和市场需求不能适应,造成了生活中的许多脱节。
  
“普世价值提倡的精英式的西方民主的利弊。精英式的西方民主,一直被中国精英阶层当作普世价值,被工农和政府冷落。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本应该支持西方民主的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走来的精英阶层中的掌权派,却站到了工农一边,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精英阶层在获取说话权后,内部出现了重大分裂,对精英式的西方民主的利弊评价也出现了问题。
  
“精英式的西方民主有利的一面是:世界上有美国这样一个成熟的民主制度,将政权的更迭通过选民的选票进行认定,完全保护特权、资本,例如西方大多保护皇室和贵族权利。这种制度解决了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的愿望,调动了人民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国家政策的热情。使各阶层的人很容易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精英阶层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很好的给自己定位,自己的前途和地位完全不受政策的冲击。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完全是利益集团博弈下的资本运作的产物。国家实力快速增长。
  
“不利的一面是:由于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党执政的理念,使其很少考虑各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使其在西方国家以外的国家实行时,频频发生民族矛盾、种族冲突、宗教势力崛起,国家通过投票就可分裂等。其次,这种民主制度由于提倡人权,没有考虑到其他国家的风俗与习惯,产生了和当地传统习惯的天然对立,比如妇女蒙头,妇女割礼等。再其次由于西方抢占了科学技术和资源垄断的优势,使其它国家很容易变成西方的附庸,在关系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没有大的回旋余地。
  
“文革大民主与精英式的西方民主的辩证关系。文革大民主是一种内因,是党内民主向全民民主发展的产物,特点是通过内部变化产生权力更迭。精英式的西方民主是一种外因,是多各党在外部环境条件作用下,产生的权力更迭的现象。
  
“这两种民主对立一面是:文革大民主是摧毁特权利益,精英式的西方民主是保护特权利益;文革大民主是党内开始向党外辐射,精英式的西方民主是党外开始向党内辐射;文革大民主是完全自由平等,精英式的西方民主是主张保证上层一切权利后,然后在法律意义层面上的人权平等。这两种民主统一一面是:文革大民主赋予人民一切权利,包括四大自由、可以用暴力手段夺取权力;精英式的西方民主赋予人民选举政府的权利,法律规定人民在不满意政府时,可以使用选票以外的其它手段推翻政权;文革大民主是号召全民起来参加政治运动,例如批判会、革委会等,精英式的西方民主是号召全民起来参加政治活动,例如演讲会、辩论会等;文革大民主终极目标是改变上层建筑,精英式的西方民主终极目标也是改变上层建筑。
  
“根据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原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革大民主是政党内部民主发展的必然规律,否定文革的大民主,就否定了政党内部产生民主的外部条件,是外因变成了不利于内因变化的条件,是对民主的抑制。而根据对立统一规律,外因的对立的反作用越强,统一的层面就越大。当达到某种动态平衡时,微小的变化,会使认识重新回到实践中,产生一次飞跃,形成新的认识论。
  
“(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真理产生于实践,不同的实践检验不同的真理。当我们不停的用各种伪真理交给实践检验时,就会发现,实践不会给更多的时间让我们去发现真理,从而掌握方法论和认识论。只有经过实践成功后的普遍真理推导出来的新公理,才能将其作为真理,交给社会实践检验,否则,就会检验错了对象,白白付出了检验成本。
  
“这样我们就可得出,文革大民主与精英式的西方民主是经过检验后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民主,真理就在这二者中间。
  
“文革大民主与精英式的西方民主的真理探寻。专制与民主是对立统一的,没有专制,就没有民主。同理,自由与约束也是对立统一的,没有自由就没有约束。人权和管制也一样,没有人权就没有管制。根据前面推论可知,民主、自由、人权是和专制、约束、管制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有机的对立统一的整体。进一步推论,民主必然有两种民主,他们也是对立统一的,专制也有两种,也是对立统一的。文革大民主与精英式的西方民主符合对立统一规律,抽象出他们的共同价值,就是普世的民主真理。
  
“通过前面的分析,得到如下的普世的民主真理:被人民普遍认识的,积极参与的,各阶层完全平等的、共同参与上层建筑一切建设的活动,是普世的民主真理。得到这个真理后,我们就发现,文革大民主与精英式的西方民主都在追求这种普世的民主真理,而双方都没有完全符合这个真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肯定大民主并不等于肯定文革。因为文革只是实现大民主的一种手段,一定意义上讲,毛主席是想把需要三四代人时间建设的民主思想、民主观念、民主机制,压缩在短短一代人时间内建成。所以急于求成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进程出现种种偏差。如果说1958年是经济上的大跃进,那么1966年开展,则是中国政治上的大跃进。两次跃进,都有成绩,更也有问题。  

网友“zyzg”“文革毛主席改革旧的,创造新的原则是没错的,但最后基本全改错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掌握应用好唯物辨证论哲学,没有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旧的不是都不好,有的东西很合适目前状况,不需要多改;可能当前情况下,需要改的只是一小部分,不是全面推翻、彻底批判,更不是消灭人;是文斗让大家大辩论,辩论出个真理来,是斗观点。不是斗人,斗是为了促进生产,建设国家;不是为了停产吵架,更不是武斗。规则没制定好,可见不能充分民主的话,一个领导者不周全的政策后果严重啊!

“毛主席的群众路线就是民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这就是最彻底的人民民主!目的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人民利益,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是资本权重最大的民主。”

  

笔者完全同意上面这位网友的意见。毛泽东时代的大民主确实有很多不完善处,因为人民群众没有民主斗争的经验,缺乏必要的规则意识,所以文革中出现了“武革”的现象,这是有害的,也是大多数人诟病的重要原因。  

   

其实说到最后,毛泽东同志开创的中式民主,是根本的一条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真正地实现了全社会人人平等。因为经济上的平等决定政治权利上的平等。  

   

至于所谓“身份论”、“血统论”等否定意见,其实出身不好并不是完全地影响前途,出身地主资产阶级家庭的人,都有正当工作,只是地提拔使用特别是入党等更高一级政治活动中受些限制。而这些人的民主权利并没有受到限制。笔者过去的一个老师,出身小业主家庭,并影响她年年先进,最后她由于思想特别红、业务特别精,入了党,以一个中学校长的身份退休。笔者的邻居出身地主家庭,他们也能积极参与文革,并没有夹着尾巴做人,反而还组建了一个造反兵团,率领一批黑五类子女参与了一场大规模武斗,死了很多人。这些历史后来都被扭曲了。  

   

什么人扭曲了毛泽东时代的历史,什么人制造阴谋史学来达到美国中青局十诫之“搞乱他们青年思想”的目的?请长桥先生在乌有之乡探索一下苏铁山,看看他对张志新案件的介绍吧。  

   

笔者所知一个国内著名作家,属于“伤痕派”,自称是因为反对中共而被打为右派,实则是因为搞流氓活动被判刑。而且此君改革开放后写小说一出名,既乱搞男女关系,作风极其恶劣。后来居然以无耻当有趣,有空您探索下他写自己和宫雪花的那一段暧昧,估计您会吐。这种人写的东西,能够相信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