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俄国行

火烧 2009-05-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通过俄国旅行见闻,探讨当前俄国社会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现象,分析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变化,反思资本主义复辟与社会主义痕迹的共存。

去夏在俄国旅行时,当地朋友陪我去网吧转了一下。他后来说,值班的年轻人在闲聊中问过他“俄国啥时搞二次革命”。他没告我是怎么回答的。有意思的倒不在答案,而在民情:在几家欢乐几家愁中,毕竟人们头脑里还有社会主义的影子。如果两极分化太过火了,谁都保不住会发生什么。所以我对他半真半假地说:“这不就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吗?”

今天和革命前的俄国有多大区别?皇室是没有了,但有新贵。铁路公路是国有的。大片土地名义上是国有的,但被有钱有势的农场主全包下来了。国有工商业被私分了。私有小银行和民航很多。好在公办医院和学校提供免费服务。水电煤气就象是公益事业。房产一次性分配过后,下次就要钱了。低工资,低税和逃税,自然就是低水平的社会福利。工薪阶层平日不敢花钱,退休后还不得不另找收入。远离城市的小农户不愁没地种,但农产品卖不出去:中间商不好伺候。俄国有一个几乎是永恒的民间优势,就是大多数人家有自己的别墅和菜园子,当然可以种些土豆顶粮食,不少人真的靠这块私房地撑了下来。

社会秩序归两伙人管着:一伙是穿制服的在面上,另一伙不露面。他们的关系好像还摆得平。私家车不老少,好赖都有,是万国牌的。有人指着一个警官开的漂亮私车说,那不是干薪水买得下来的,还说搞国安的衙门最阔气。我说它没被对立面收买就好。跑单帮的中国人挨宰惯了,兜里总是准备着现钱。我说了句风凉话:你们再从顾客手里赚回来就是了。

也许可以说,俄国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还有社会主义的痕迹。倒是没有人说这是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人说,就甭提什么主义了吧。我说,那不就是无政府主义吗?

什么是今天俄国社会的意识形态?这个题目太大。至少我在一些经济学的书刊里看不到马克思的影子,只讲在市场上怎么滚出利润来。我问,还有没有讲马列主义的报纸呢?说是:有啊,苏维埃俄罗斯报,首都和各地的一些真理报,但不包括共青团真理报。

倒是经常可以看到回忆二战的电视节目,但俄罗斯民间歌舞很少见。我到店里买民族歌舞光盘时,说倒是有一种两种的,因为问津的只是几个外国游客。我说,你们为啥不提倡一下?不然的话,除了伏特加酒还有什么能代表俄罗斯文化的啦?柜台里的大嫂两眼有些茫然。

对祖干诺夫的共产党褒贬参半。不过留恋苏维埃时代的老百姓不少。列宁斯大林的像还很多,是因为有人不让全拆。倒是金碧辉煌的东正教堂在一个劲地往上窜。至于以革命家命名的街道就改不胜改了,但也冒出了叶利钦大街。

从赫鲁晓夫开始搞修正主义至今,资本主义复辟有半个多世纪了,俄国老百姓还有指望吗?乘有轨电车晃晃荡荡开过名叫“海燕”的那一站时,我禁不住对俄国朋友说:谁要是对现状不满,就到高尔基的诗里去找自己的位置吧。其实呢,中国人又何尝不该想想,难道资本主义复辟就天生地和我们无缘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