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居易:强烈要求南方都市报开除总编辑和记者龙志
黑居易批评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报道邓玉娇事件存在严重造假,要求开除记者并致歉。文章指出报道失实,倾向性明显,损害司法公正,引发舆论关注。
黑居易:强烈要求南方都市报总编辑辞职并开除记者龙志
——致全国报纸的一封信
黑居易按:邓玉娇事件,再次映照出中国司法腐败的不可救药,如今媒体的狼狈为奸让人感到最后一丝希望泡汤了。我们不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时代,我们要用黑的眼睛在黑夜里寻找光明,我们要用正义、良知、呐喊来抵御无耻、堕落、腐败的侵蚀。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一文为例,从新闻采访、新闻线索来源、新闻写作常识和原则、新闻真实与立场、媒体职业道德等微观方面,严厉批评了南方都市报的媚权贵、同流合污的恶劣品质。黑居易已将本文发给全国各大报纸,包括南方都市报,借以声援被欺负被凌辱被残害的邓玉娇,借以声援我们的兄弟姐妹。
南方都市报热线电话有:报料热线全国:4008866166 广州:020-87388888 深圳:0755-83325000,建议网友人肉搜索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并向南方都市报表达抗议。
黑居易 2009.5.24 补记
这几天,邓玉娇事件让我感到十分悲哀,中国社会的无耻的力量日益勃兴壮大起来实在让我感到暗无天日。今天中午13点,我实在是忍不住内心的愤懑,致电了《南方都市报》,声讨该报5月20日A12版的记者龙志撰写的深度报道《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第一个热线接线员刚听了我开头的陈述就愤怒地挂了电话;第二个热线接线员比较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抗议和要求,表示要向有关领导汇报。
黑居易的抗议内容和几点要求如下:
1、《南方都市报》应该开除这篇《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深度新闻的记者龙志。这样违背职业道德操守的新闻败类,丢了同行的脸,误导读者。
2、《南方都市报》必须为这篇违背新闻事实和独立客观立场原则的虚假新闻负责,必须为媒体干扰司法公正、蛊惑人心的道德错误负责,应该以正式登报的形式,向全国人民致歉。
3、《南方都市报》的总编辑应该引咎辞职。
1、《南方都市报》应该开除这篇《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深度新闻的记者龙志。这样违背职业道德操守的新闻败类,丢了同行的脸,误导读者。
2、《南方都市报》必须为这篇违背新闻事实和独立客观立场原则的虚假新闻负责,必须为媒体干扰司法公正、蛊惑人心的道德错误负责,应该以正式登报的形式,向全国人民致歉。
3、《南方都市报》的总编辑应该引咎辞职。
经过30年的奇迹发展,老百姓好不容易适应了官员的堕落习惯,如今媒体的堕落无情地撕破了人们追寻真相和事实的道德底线。其中尤其以南方都市报的堕落最为突出最为彻底最为义无反顾。南方都市报的堕落实在超乎了我的想法和道德底线,媒体与官员的狼狈为奸实在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最大奇观。
黑居易认为,邓玉娇事件不仅是中国当代司法史上又一杰出丑剧,更是中国当代新闻史上的最大丑剧。其实,这样的丑剧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每个月都有,只是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并不多。前几年,湖北省襄樊的崔莺莺事件最终还是无耻战胜了正义的局面而告终,媒体的推波助澜、帮助官员洗脱罪名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冶。当时,湖北省宣传部门都下达了封口令,我作为荆楚网的资深网友还参加了一次活动,有幸聆听该网领导下达的封杀这类讨论贴的指示。如今,邓玉娇被塑造成一个精神病人,媒体的鬼斧神工再次发挥神奇作用。其中尤以南方都市报的功劳最卓越。
一向标榜“我不能说真话,我尽量不说假话”的南方都市报,俨然蜕变成了“我不会说真话,我绝对只说假话”了。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其实,2003年南方都市报换帅之后,该报堕落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种虚假新闻报道堂而皇之地出没,也丝毫不畏惧广大读者的质疑而我行我素。比如说,前几年的黄健翔事件。虽然说,黄健翔出口说脏话,骂那个女记者连妓女不如,言辞表达有点过火了。但是,毕竟是那个女记者有错在先,在未经过黄健翔同意的情况下,瞎写黄健翔的私事并发在了报纸上。而且,那个版面主编也是一样的不问是非,就直接上了那个稿子。事后,南方都市报丝毫不认错,诋毁黄健翔是恶意攻击南方都市报。试问,黄健翔当年风头正劲头,如果不是你南方都市报乱咬人,他哪有工夫搭理你这个破报纸呢?记者失责,版面主编失察,总编辑失职,便成为南方都市报近年来继续堕落的基本方式。
如今,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以小说笔法来写深度新闻报道,违背了新闻写作应具备的独立客观原则,违背了新闻职业的基本操守,这是记者龙志本人的失责,也是他本人的耻辱,让南方都市报蒙羞。这篇报道打着还原的幌子,行为贪官开脱罪责、污蔑邓玉娇形象之实。单从这篇报道的题目来看就是很有问题,明明是三个贪官强行侵犯邓玉娇,可是龙志记者却说是致命邂逅,苦心营造出一种双方情投意合的假象,也刻意向公众传达这样一种“邓玉娇玩火自焚,咎由自取”的倾向,从而达到了彻底妖魔化、病态化邓玉娇的险恶目的。而且,通篇文字很少能看到采访痕迹,多为臆断之词,且倾向性过于明显。只要是关于贪官一方的,多时褒扬嘉奖的语言文字和口气,而且这一方的采访痕迹稍显重点。
从采访对象来说,这篇报道总共采访了两类共6个人:一方是死者邓贵大的老婆郑爱芝(生活有规律等溢美之词)、野三关镇人大主任兼党委副书记郑剑武、娱乐场所老板娘(说,“他面色发黑,气色不好。”)另一方是邓玉娇母亲张树梅、邓玉娇的朋友杨红艳、邓玉娇的朋友唐芹(精神有问题,脾气暴躁,古怪)。当然,该报道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的采访对象如:邓玉娇的朋友们(“看着这些字眼,觉得很不舒服。”)几乎所有朋友,都察觉出了异样。这是很莫名其妙的。
很奇怪的是,邓玉娇就在当地医院里,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要做这么一个突发性的重大的深度报道,居然没有对医院的院长、医生、护士和派出所的有关人员进行采访,也没有对邓贵大的同事进行采访,也没有对保管死者的尸体的地方和法医进行走访,更没有对邓玉娇本人进行采访。这样的新闻报道有多大的真实性就可想而知了,真是天大的笑话啊。我估计,这个记者龙志只是凭借网上的一些零星新闻和当地警方的通报,再加上几个电话采访,拼凑成了这片惊世骇俗的小说。
很奇怪的是,关于邓玉娇爱情经历的叙述,关于当天的事件叙述,读者看不到任何新闻来源是什么,我们看不到这些信息室谁告诉记者的。按照新闻常识来说,如果一个新闻事实找不到相应的源头和采访对象,那么很可能就是记者自己杜撰的。试问,一个堂堂南方都市报的记者难得不懂得这个基本新闻常识吗?就算是没吃过猪肉的实习生,也应该看过猪跑,也应该晓得这样的基本常识。很显然,南方都市报的主编们,总编辑也不会傻到这个地步了。
那么,龙志大记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南方都市报为什么要刊发这么一篇错漏百出的深度新闻呢?
我们还是从这个新闻的行文语言和叙述倾向来看吧!很显然,这篇报道包藏了为邓贵大贪官强奸嫌疑犯的开脱罪责、维护当地官员形象的险恶用心。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记者龙志没有亲自去采访,要么记者龙志拿了当地政府的封口费和红包,肩负起了为官员讳的神圣使命。
理清了这个思路,那么这个报道的行文与叙述的扑簌迷离和意淫就不难懂了。记者龙志不断地渲染:邓贵大1.60高,差不多45公斤,邓玉娇1.65高,45公斤,造成读者认为邓贵大比邓玉娇弱势的假象。试想,同样重量的人,一个身材矮的人是不是更强壮些呢?可惜,记者龙志本意诬蔑邓玉娇更强势的企图弄巧成拙了。这样苦心经营的结果只会造成更多的漏洞。
试问,邓玉娇几年前就养成的吃安眠药习惯和很早就发生过的失恋经历,对本案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如果说吃安眠药一定要变成精神病,为什么邓玉娇偏偏在哪一科发疯杀贪官了,在过去的几年没有挥刀砍人呢?正是这种偶然的发生揭示了三个贪官的飞扬跋扈和丧尽天良。可是,记者龙志先生似乎是想通过这种层层铺垫和必然性的叙述,最后证明邓玉娇的精神病是真的。这实在是太丧尽天良了。丧失了职业操守,更丧失了天良,也许两者在记者龙志身上达成了统一。
试问,一个年轻女子走路无拘无束,怎么变成了大步流星呢?性格外向,怎么就变成格外张扬,甚至怪异呢?这些带有明显褒贬和感情倾向的词语怎么可以频繁用在一个严肃的深度报道稿件中呢?
试问,在叙述当天事件之前,记者龙志为什么要叙述下午的打麻将呢?打麻将和邓玉娇杀人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也许,高明的龙志先生会说,在报道中我并没有说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可是,我要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不管你是否有意,至少读者读到这样的段落和安排,自然会不自觉将两者进行串联联想,自然朝着不利于邓玉娇的方向联想。记者龙志先生,请问你是律师吗?你在新闻叙述过程中适合做这样的引导吗?记者龙志饶有兴致地描述道:“5月10日这一天,小镇姑娘邓玉娇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上午。头天晚上,最近服用的药物似乎管用,她的失眠症有所改善,所以白天显得格外精神。”请问,这个情况,你是怎么得到的?你凭什么带上有色眼镜和鲜明的贬义色彩,说邓玉娇度过的那个上午是无所事事的上午?你怎么知道她附庸的药物管用,而且失眠症刚好那天有所改善,白天格外精神呢?也许你会反驳我说,我是采访了邓玉娇的母亲,她母亲说的。呵呵,拜托你,即便是她母亲说的,也未必是真实啊,难道她母亲就一定能证实吗?起码,你应该问邓玉娇本人才对吧?如果邓玉娇告诉你一个假话,你应该问正直的医生才行啊!当然,急于为贪官开脱罪名的龙志大记者不在乎这一切,只要能证明邓玉娇是精神病就万事大吉了,龙志大记者的言外之意难得不是这样的吗?
尤其可笑的是,在打麻将完后,你还展现了惊人的文学才华,若无其事地说道:“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似乎只是小镇姑娘们无聊而闲淡日子中习以为常的小插曲。邓玉娇不会打麻将,输赢是在唐芹和另外一个姑娘身上产生,很快她就没了兴致。”说白了,你不就是想以打麻将吵架来证明邓玉娇是一个脾气暴躁甚至古怪的人吗?只有证明了这点,你就可以继续证明邓玉娇因为脾气暴躁甚至古怪所以主动杀人并不奇怪(而且你还兴致勃勃地描述,当邓玉娇杀人后,邓玉娇的朋友杨红艳质问她为什么杀人后还要拿着刀)。只有证明了这点,你就可以继续证明为反腐工作做出巨大牺牲的邓贵大同志的无辜和冤屈。呵呵,好周密的缜密的逻辑方程式啊,一步步将公众带向了深渊。
太多明显的漏洞和无耻掩饰堂而皇之地污染我们的视线,亵渎我们的自由,棒杀我们的兄弟姐妹。诚如时寒冰所说的,今天的看客将会变成明天的受害者。在淋漓酣畅的虚构过程中,记者龙志俨然变成了面目狰狞的医生的手术刀,在享受着刀落皮肉开花的快感难以自拔,还要不停地流连。而南方都市报的总编辑站在一旁,欣赏地注视着医生的那把锋利淫笑的手术刀,也开怀地淫笑起来了。邓玉娇就是在这样一个被淫笑的社会所吞噬所折磨所毁灭。而更广大的看客们正在手术室外,透过墙壁,透过空气,透过时间,欣赏这样一次人体毁灭盛宴。啊。多么和谐的社会啊!
同样地,版面主编,编委成员,总编辑,社长都难辞其咎。其中,南方都市报总编辑,作为统筹新闻的第一负责人尤其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我觉得总编辑,没有及时剔除掉这样一篇胡说八道、过分意淫、虚假报道的深度新闻,客观上影响了读者对邓玉娇事件的评价态度,误导了读者,间接地干扰了司法公正(因为该案还没有最终定论)。南方都市报总编辑如果引咎辞职,不啻为一次让人尊敬的行动,不啻为一次挽回南方都市报声誉的行动,不啻为一次南方都市报自我救赎的行动。韩国总统卢武铉的自杀反映了韩国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以及良好的道德水平、教育水平。可是,我们国家的绝望还要持续多久呢?
黑居易 2009.5.24 记
黑居易认为,邓玉娇事件不仅是中国当代司法史上又一杰出丑剧,更是中国当代新闻史上的最大丑剧。其实,这样的丑剧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每个月都有,只是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并不多。前几年,湖北省襄樊的崔莺莺事件最终还是无耻战胜了正义的局面而告终,媒体的推波助澜、帮助官员洗脱罪名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冶。当时,湖北省宣传部门都下达了封口令,我作为荆楚网的资深网友还参加了一次活动,有幸聆听该网领导下达的封杀这类讨论贴的指示。如今,邓玉娇被塑造成一个精神病人,媒体的鬼斧神工再次发挥神奇作用。其中尤以南方都市报的功劳最卓越。
一向标榜“我不能说真话,我尽量不说假话”的南方都市报,俨然蜕变成了“我不会说真话,我绝对只说假话”了。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其实,2003年南方都市报换帅之后,该报堕落的步伐日益加快,各种虚假新闻报道堂而皇之地出没,也丝毫不畏惧广大读者的质疑而我行我素。比如说,前几年的黄健翔事件。虽然说,黄健翔出口说脏话,骂那个女记者连妓女不如,言辞表达有点过火了。但是,毕竟是那个女记者有错在先,在未经过黄健翔同意的情况下,瞎写黄健翔的私事并发在了报纸上。而且,那个版面主编也是一样的不问是非,就直接上了那个稿子。事后,南方都市报丝毫不认错,诋毁黄健翔是恶意攻击南方都市报。试问,黄健翔当年风头正劲头,如果不是你南方都市报乱咬人,他哪有工夫搭理你这个破报纸呢?记者失责,版面主编失察,总编辑失职,便成为南方都市报近年来继续堕落的基本方式。
如今,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以小说笔法来写深度新闻报道,违背了新闻写作应具备的独立客观原则,违背了新闻职业的基本操守,这是记者龙志本人的失责,也是他本人的耻辱,让南方都市报蒙羞。这篇报道打着还原的幌子,行为贪官开脱罪责、污蔑邓玉娇形象之实。单从这篇报道的题目来看就是很有问题,明明是三个贪官强行侵犯邓玉娇,可是龙志记者却说是致命邂逅,苦心营造出一种双方情投意合的假象,也刻意向公众传达这样一种“邓玉娇玩火自焚,咎由自取”的倾向,从而达到了彻底妖魔化、病态化邓玉娇的险恶目的。而且,通篇文字很少能看到采访痕迹,多为臆断之词,且倾向性过于明显。只要是关于贪官一方的,多时褒扬嘉奖的语言文字和口气,而且这一方的采访痕迹稍显重点。
从采访对象来说,这篇报道总共采访了两类共6个人:一方是死者邓贵大的老婆郑爱芝(生活有规律等溢美之词)、野三关镇人大主任兼党委副书记郑剑武、娱乐场所老板娘(说,“他面色发黑,气色不好。”)另一方是邓玉娇母亲张树梅、邓玉娇的朋友杨红艳、邓玉娇的朋友唐芹(精神有问题,脾气暴躁,古怪)。当然,该报道中出现了一些模糊的采访对象如:邓玉娇的朋友们(“看着这些字眼,觉得很不舒服。”)几乎所有朋友,都察觉出了异样。这是很莫名其妙的。
很奇怪的是,邓玉娇就在当地医院里,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要做这么一个突发性的重大的深度报道,居然没有对医院的院长、医生、护士和派出所的有关人员进行采访,也没有对邓贵大的同事进行采访,也没有对保管死者的尸体的地方和法医进行走访,更没有对邓玉娇本人进行采访。这样的新闻报道有多大的真实性就可想而知了,真是天大的笑话啊。我估计,这个记者龙志只是凭借网上的一些零星新闻和当地警方的通报,再加上几个电话采访,拼凑成了这片惊世骇俗的小说。
很奇怪的是,关于邓玉娇爱情经历的叙述,关于当天的事件叙述,读者看不到任何新闻来源是什么,我们看不到这些信息室谁告诉记者的。按照新闻常识来说,如果一个新闻事实找不到相应的源头和采访对象,那么很可能就是记者自己杜撰的。试问,一个堂堂南方都市报的记者难得不懂得这个基本新闻常识吗?就算是没吃过猪肉的实习生,也应该看过猪跑,也应该晓得这样的基本常识。很显然,南方都市报的主编们,总编辑也不会傻到这个地步了。
那么,龙志大记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南方都市报为什么要刊发这么一篇错漏百出的深度新闻呢?
我们还是从这个新闻的行文语言和叙述倾向来看吧!很显然,这篇报道包藏了为邓贵大贪官强奸嫌疑犯的开脱罪责、维护当地官员形象的险恶用心。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记者龙志没有亲自去采访,要么记者龙志拿了当地政府的封口费和红包,肩负起了为官员讳的神圣使命。
理清了这个思路,那么这个报道的行文与叙述的扑簌迷离和意淫就不难懂了。记者龙志不断地渲染:邓贵大1.60高,差不多45公斤,邓玉娇1.65高,45公斤,造成读者认为邓贵大比邓玉娇弱势的假象。试想,同样重量的人,一个身材矮的人是不是更强壮些呢?可惜,记者龙志本意诬蔑邓玉娇更强势的企图弄巧成拙了。这样苦心经营的结果只会造成更多的漏洞。
试问,邓玉娇几年前就养成的吃安眠药习惯和很早就发生过的失恋经历,对本案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如果说吃安眠药一定要变成精神病,为什么邓玉娇偏偏在哪一科发疯杀贪官了,在过去的几年没有挥刀砍人呢?正是这种偶然的发生揭示了三个贪官的飞扬跋扈和丧尽天良。可是,记者龙志先生似乎是想通过这种层层铺垫和必然性的叙述,最后证明邓玉娇的精神病是真的。这实在是太丧尽天良了。丧失了职业操守,更丧失了天良,也许两者在记者龙志身上达成了统一。
试问,一个年轻女子走路无拘无束,怎么变成了大步流星呢?性格外向,怎么就变成格外张扬,甚至怪异呢?这些带有明显褒贬和感情倾向的词语怎么可以频繁用在一个严肃的深度报道稿件中呢?
试问,在叙述当天事件之前,记者龙志为什么要叙述下午的打麻将呢?打麻将和邓玉娇杀人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也许,高明的龙志先生会说,在报道中我并没有说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可是,我要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不管你是否有意,至少读者读到这样的段落和安排,自然会不自觉将两者进行串联联想,自然朝着不利于邓玉娇的方向联想。记者龙志先生,请问你是律师吗?你在新闻叙述过程中适合做这样的引导吗?记者龙志饶有兴致地描述道:“5月10日这一天,小镇姑娘邓玉娇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上午。头天晚上,最近服用的药物似乎管用,她的失眠症有所改善,所以白天显得格外精神。”请问,这个情况,你是怎么得到的?你凭什么带上有色眼镜和鲜明的贬义色彩,说邓玉娇度过的那个上午是无所事事的上午?你怎么知道她附庸的药物管用,而且失眠症刚好那天有所改善,白天格外精神呢?也许你会反驳我说,我是采访了邓玉娇的母亲,她母亲说的。呵呵,拜托你,即便是她母亲说的,也未必是真实啊,难道她母亲就一定能证实吗?起码,你应该问邓玉娇本人才对吧?如果邓玉娇告诉你一个假话,你应该问正直的医生才行啊!当然,急于为贪官开脱罪名的龙志大记者不在乎这一切,只要能证明邓玉娇是精神病就万事大吉了,龙志大记者的言外之意难得不是这样的吗?
尤其可笑的是,在打麻将完后,你还展现了惊人的文学才华,若无其事地说道:“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似乎只是小镇姑娘们无聊而闲淡日子中习以为常的小插曲。邓玉娇不会打麻将,输赢是在唐芹和另外一个姑娘身上产生,很快她就没了兴致。”说白了,你不就是想以打麻将吵架来证明邓玉娇是一个脾气暴躁甚至古怪的人吗?只有证明了这点,你就可以继续证明邓玉娇因为脾气暴躁甚至古怪所以主动杀人并不奇怪(而且你还兴致勃勃地描述,当邓玉娇杀人后,邓玉娇的朋友杨红艳质问她为什么杀人后还要拿着刀)。只有证明了这点,你就可以继续证明为反腐工作做出巨大牺牲的邓贵大同志的无辜和冤屈。呵呵,好周密的缜密的逻辑方程式啊,一步步将公众带向了深渊。
太多明显的漏洞和无耻掩饰堂而皇之地污染我们的视线,亵渎我们的自由,棒杀我们的兄弟姐妹。诚如时寒冰所说的,今天的看客将会变成明天的受害者。在淋漓酣畅的虚构过程中,记者龙志俨然变成了面目狰狞的医生的手术刀,在享受着刀落皮肉开花的快感难以自拔,还要不停地流连。而南方都市报的总编辑站在一旁,欣赏地注视着医生的那把锋利淫笑的手术刀,也开怀地淫笑起来了。邓玉娇就是在这样一个被淫笑的社会所吞噬所折磨所毁灭。而更广大的看客们正在手术室外,透过墙壁,透过空气,透过时间,欣赏这样一次人体毁灭盛宴。啊。多么和谐的社会啊!
同样地,版面主编,编委成员,总编辑,社长都难辞其咎。其中,南方都市报总编辑,作为统筹新闻的第一负责人尤其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我觉得总编辑,没有及时剔除掉这样一篇胡说八道、过分意淫、虚假报道的深度新闻,客观上影响了读者对邓玉娇事件的评价态度,误导了读者,间接地干扰了司法公正(因为该案还没有最终定论)。南方都市报总编辑如果引咎辞职,不啻为一次让人尊敬的行动,不啻为一次挽回南方都市报声誉的行动,不啻为一次南方都市报自我救赎的行动。韩国总统卢武铉的自杀反映了韩国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以及良好的道德水平、教育水平。可是,我们国家的绝望还要持续多久呢?
黑居易
附录1:
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
命案发生前他们各自的人生细节,命案当天的现场还原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9年05月20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采写/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龙志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nfds/content/20090520/articela12002fm.htm
附录2:
时寒冰关于邓玉娇事件的伤心评论
《玉娇案背后藏着多少秘密? (最终完整版)》
《弄假成真·邓玉娇·股市·楼市及其他》
http://shihb.blog.sohu.com/116750917.html
http://shihb.blog.sohu.com/116967734.html
附录3:
牛刀关于邓玉娇事件的怒评
《牛刀:中国社会用什么来保护邓玉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d1jh.html
女服务员与招商办官员的致命邂逅
命案发生前他们各自的人生细节,命案当天的现场还原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9年05月20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采写/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龙志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nfds/content/20090520/articela12002fm.htm
附录2:
时寒冰关于邓玉娇事件的伤心评论
《玉娇案背后藏着多少秘密? (最终完整版)》
《弄假成真·邓玉娇·股市·楼市及其他》
http://shihb.blog.sohu.com/116750917.html
http://shihb.blog.sohu.com/116967734.html
附录3:
牛刀关于邓玉娇事件的怒评
《牛刀:中国社会用什么来保护邓玉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a108c0100d1jh.html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