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案”人员没有生活出路30年
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公开信
中共云南省委白恩培书记、李纪恒副书记:
云南省秦光荣省长:
省政法委孟苏铁书记:
在云南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在领导们抗旱如救火的百忙之中,给您们写此信,会被你们认为“不识时务”。其实,我们没有生活出路30年,是“人为灾难”(人祸),多少人已经生活、医疗无助而死去,尚存者都是七老八十、疾病缠身的老人了,不能不救这些“灾民”吧,这也是救灾啊!
类似云南(揭批查判刑出狱人员,没有给生活出路)的情况,全国可能也有存在,但都在解决。俞正声主政湖北省委书记时,2005年1月就解决了。2009年5月,江西省委也解决了“两案人员”生活困难补助。云南十多年来的不断诉求,领导们全然不知是不可能的,但不能下决心化解这对“特殊的社会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对中共中央中发[1982]9号文件、云办发[1982]26号文件的合法性、权威性、严肃性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贯彻落实还是继续对抗、抵制,这是关键所在。
湖北省委俞正声书记的批示:“按中央(82)9号文件精神,解决文革“两案”人员生活出路”。江西省委批示:“按中央1982年9号文件精神,解决“两案人员”生活困难补助”。这是政策依据,是解决问题的原则。云南从上到下的领导们从不讲上述两个文件。
省信访局局长赵海鹰同志在两次接待中,我们反复强调贯彻落实中发(1982)9号文件,云办发(1982)26号文件,她却只字不提两个文件。
我们到本人所在的“包保责任单位”(原单位),要求他们依法按政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xxxx领导无奈地说:“省委不给我们讲这些政策,我们能对你们讲这些政策吗?我们能按中央的政策去做吗?”这是实话实说。
周永康同志强调:“对已经有政策的,要坚决落实到位。”“凡属依法按政策应该解决的问题,决不允许敷衍搪塞、推诿扯皮,切实做到取信于民”。落实已有政策,是中央政法委2010年三项重点工作,解决社会矛盾的“钥匙”。
最近,我们将中共中央中发[1982]9号文件,云办发[1982]26号文件,和湖北,江西解决问题的办法,广泛宣传。送到“包保责任单位”(原单位,派出所、居委会、办事处和公安国保,省、市联席会议单位等),他们看了资料,听了诉求,一位办事处领导无奈、不解地说:“中央有政策,云南省委自己也有政策,又有外省的榜样、经验,云南省委领导却咬死不解决,真是奇了怪了!把矛盾推给我们,叫我们“包、保”,还是“责任单位”,这是我们的责任吗?!
我们认为:加强党的领导,最实际的是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切切实实地贯彻落实到基层,按党的政策,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和切身利益。如果说云南省委成了党中央政策贯彻落实的障碍,那就是抵制和剥弱党的领导,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背叛,这是党纪、国法所不允许的。云南省委应该排除省委之外“隐形权力”的干涉,切实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一致,化解因政策不落实造成的“特殊社会矛盾”,拯救数以万计的“灾民”。
二、
把老百姓的生死攸关的事当回事,就会有时间、有办法、“事要解决”就有成效。
俞正声同志不但作原则性的批示,还具体批示:“由政法委牵头,由政法委等8个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理。江西省委接到群众诉求,到政策出台,只用了7个月时间。江西省政法委书记,南昌市政法委书记接待“两案人员”代表的谈话,入情入理,着力于“解决问题,”。措施、办法真正做到细化、实化。我们看了很感动。
我们深刻认识到:“属地管理,党政第一把手负责制”,最能考量党政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能力了。
面对云南揭批查运动,判刑达五万多人,判死刑2人;受党、纪政、开除公职处理15万多人;受审查、批斗、关押150多万人,打死、逼死1000多人的事实;
面对数以万计七老八十的老人,有的已含冤、绝望,贫病交加去世了,不少老人现在病瘫在床等待着生存和医疗的救助的现实;
面对一息尚存的维权老人,十几年来,走遍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所有部门去诉求,从来见不到领导的面,说不上话;无数的报告、诉求,从来没有领导只字片纸的批示,回复。弱势群体老人们老无养,病无医的生存攸关的事,居然打动不了云南党政领导们的心,这是谁的悲哀?!
白恩培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对干部要求“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真是“金光灿烂的豪言壮语”。就“谋事布局”而言,离开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离开了党中央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离开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要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离开了中央政法委周永康记书“对已有政策的,要坚决落实到位”,如果离开了中央这些决策和指示,去“谋云南的事”,“布云南的局”,只能是继续另搞一套,干扰中央的政策部署,是制造不稳定因素的源头。只有面对现实,承认矛盾,才是化解和解决矛盾的前提。
三
机关化的“办事程序”与密切联系群众的矛盾。
十几年来要求依法按政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我们在有序、理性、合法、文明上访中,机关的“办事程序”层层阻隔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到XX局向局长送报告,接待人员说:“你们去邮寄!我们不能送到领导手上,这是“工作程序”规定的。”问:“你们的“工作程序”能送到哪一级?”答:“送到管我们部门的部门”……几十年来的诉求、报告,由邮寄的、由老人们亲自送的,不计其数,就这样落入了“部门管部门,再管部门的层层部门之中”,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用血泪写成的诉求,进入了办公机关的字纸篓和碎纸机 。是领导不知下情,才造成几十年来解决不了问题的局面吧?!
如果有“后门”和“关系”可走、可托,能将诉求、报告送到领导的案头上,让领导知道,多好啊!但我们是社会最底层的特困弱势群体,前门、后门对我们都是紧闭的,只能用“公开信”的形式呼求、呼救了。
四、我们的要求
1、请求白恩培书记、李纪恒副书记、秦光荣省长,政法委孟苏铁书记,把云南数以万计的特困弱势群体生死攸关的事当回事,在百忙之中,听取我们的诉求。
2、按中共中央中发[1982]9号文件,中共云南省委云办发[1982]26号文件精神,解决这个特困弱势群体的生活出路,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切实解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
3、有序、理性、合法上访,比上街游行、上京请愿好;平等对话比对立、对抗好;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穷人、关怀特困病残老人的传统道德,比残酷虐待,恶意拖死老人的灭绝人性的做法好。
综上所述,我们是遵循中央策决部署,为化解云南“特殊社会矛盾”,维护切身合法权益和利益,我们是认真的、努力地工作着,为推进矛盾的化解。但是您们才是矛盾的主要一方,起决定作用的,能否化解矛盾,做到“事要解决”,要看您们的党性、决心和行动了。我们寄予希望。
此呈
写信人:
李树林、安矩祥、张奎林、包亚芳、汪多闻 等
揭批查特困弱势群体
2010年4月2日
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政法委周永康书记:
中纪委贺国强书记:
中组部李源潮部长: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