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周易》和毛泽东关于根据变化作决定的行为

火烧 2010-01-25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结合《周易》屯卦六三爻辞与毛泽东思想,探讨根据变化作决定的智慧。强调具体分析情况、调查研究及灵活应对的重要性,体现灵活决策与适应变化的策略。

《周易》和毛泽东关于根据变化作决定的行为

《周易》在屯卦六三爻辞中说:“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实用六十四卦》指出,即鹿,捕鹿。虞:虞人,掌山泽之官,知山林道路的人。几:机会,时机。吝,悔吝,悔恨。这爻辞大意是说,捕鹿时无虞人引道,禽兽为了逃命,唯一出路是窜进林中,林中树木纵横,灌木遍地,既无路可寻,又情况不明,遇到这新情况,新困难,聪明人,即君子,就应审时度势,当机立断,作出舍掉不追的决定,因为再往前追下去,只能悔恨,没有好的下场。以此说明,在困难面前,就要根据变化着的情况作决定。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从多方面做过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认为能根据变化着的情况作决定,是最聪明的行为,对此,毛泽东以马克思为例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注1)    

第二,认为解决问题,必须从了解情况入手,对此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注2)  “让大家都明白,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系,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注3)  “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注4)  

第三,认为做什么事,都得根据情况来决定,对此毛泽东说:“不同的情形,产生不同的任务。”(注5)“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注6)  

注:   

 (1)这句话在毛泽东著作中多次出现,如《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 8 1;300页,第三卷第94 3页等。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5月北京第二版,第791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第163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第95页。  

 (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5月北京第二版,第1088页。  

(6)王得山:《毛泽东一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242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