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你这个“纳税人的钱”到底要干什么?
茅于轼,你这个“纳税人的钱”到底要干什么?
来自北方网的一则消息说,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日前撰文指出:不要拿我交的税款建航空母舰,并列举出若干理由为自己这一论断“开脱”。茅公强调是以个人观点作出这个惊人表述的,笔者则以最基层一草根质询,茅公交的税款到底要干什么?
茅公作为新中国培养起来的著名经济学家,在主攻领域,颇有建树。笔者首先尊重茅公的理由,并不单单是读过《择优分配原理》、《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谁妨碍我们致富》等较有影响的专著,更多的情感则倾向于茅氏家族中如著名桥梁大师茅以升等国之鼎鼐,正所谓“爱屋及乌”,在 茅以升 先生带着石拱桥走进历史的时候,笔者选择了移爱其先侄茅于轼公。
然而,敬重往往伴生着关注,关注就必然滋生出些许遗憾。如果说茅公屡屡缺席中国最初的每一次重大经济变革,是其经济学家身份的遗憾的话,那么,日前已是声名显赫的著名经济学家却公开站出来发表诸如“不要拿我的税款建航空母舰”的言论,恐怕将是其毕生留给后人的最大遗憾。我很想为他这一论断找个合理的解释,事实上,任凭我使尽浑身解数,在波诡云谲的国际风云中似乎找不到哪怕是一丝牵强的理由。
在茅公看来,纳税人的钱政府用作它途,“完全应该考虑纳税人对税款使用的要求。在正常情况下人民代表大会就是讨论税款如何使用的最恰当场合。政府要听从人民代表大会对税款使用的决议。”作为国家护佑下的纳税人,利益的全部本就来源于国家和人民,上交一定的税金“反哺”国家之发展建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负责任的政府既要保护所有公民的利益,还要让纳税人的税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这一点说,茅公对纳税人的钱是否正用的担忧,不是不对,而是没“忧”在点子上。
让纳税人的钱“反哺”国家建设,相信茅公不会一味地反对,他所反对的是“国家不能用他的税金建航母”。他认为正在利比亚向包括平民在内的利比亚政府投掷炸弹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是一位有新思想的领导人。中美合作带头均衡裁军,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轻轻放过了。所以我不希望拿我交的税款去建航空母舰。”茅公为了他这个结论,不仅拉来了台湾省“省长”马英九的官场宣告,“台湾不与大陆搞军备竞赛。”还列举分析了世界各国倘若搞军备竞赛后,只会给国内的经济造成巨额的浪费,“损人损己,对谁都不利。”
笔者似乎从茅公的言论中看到了他的“菩萨心肠”,这无疑是中国特有的民族品质,那就是“心怀天下忧”。诚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历史是最好的镜子:184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等于欧洲加美国的总和多少倍,中国还是被欧洲瓜分了;1894年甲午战争的时候,中国的GDP是日本的9倍,结果是日本打败了中国,还把台湾割给了日本。
我们荣幸地看到GDP占世界三分之一的晚清政府所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也可悲地看到西方列强靠着坚船利炮炸开了中国大门,打响了鸦片战争,由此揭开了中国长达百年屈辱史的悲剧大幕。也难怪,满纸血泪的丧权辱国条约和无数无辜命丧的森森白骨,尚不能砸醒尚在梦游的茅公,时至今日,“肥大”但并不“强大”的中国,无论是在国家领土争议还是在商业贸易争夺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外来势力极大掣肘的境地,茅公却能“视而不见”、大谈“裁军消减”也就不难理解了。
事实上,不搞军备竞赛、大力裁军是中国政府一以贯之的军事立场。诚如戴旭上校所言:“既持菩萨心肠,又显霹雳手段。”这是一个国家的智慧,而这个智慧恰恰是围绕“保护全体纳税人以及维护世界和平”这一终极目标而开展的,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有义务也有责任将“重量”变成名副其实的军事维和“力量”。国家投建航空母舰的初衷和意义,也在于此。
茅公误读了中国建航母的真正意义,如同西方多国误读了联合国决议而执意军事打击利比亚一样,笔者不禁反问:茅公自以为是地把主见凌驾于错误分析之上,到底是想用国家护佑下赚取的利益和上交的税金做什么事情?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