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从近来的新闻看三年自然灾害是千真万确的

火烧 2010-03-31 00:00:00 历史视野 1033
文章通过近年新闻提及的大旱和水利建设,揭示三年自然灾害的真实存在。结合历史资料,展现当时大旱与水利建设的关联,强调自然灾害与人为因素的交织,引发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思考。

从近来的新闻看三年自然灾害是千真万确的
高卧故园

    受过美式教育的人一看这个题目就要嚷嚷了,三年自然灾害在他的心目中是人祸而已,哪来的自然灾害,但是事实是这样的,不信你百度一下“五十年一遇”,百度就会有很多条目告诉你今年的西南大旱是50年一遇的,想想50年以前是什么时候?当然,我以为这些写作新闻的人,未必有证明三年自然灾害的意图,甚至他们也是受过美式教育的(我不喜欢说被美国洗脑),在心理也是持人祸论的,但是不经意间就证成了,或者说露了马脚。

下面简要说一些当年的大旱和修水库的事:

1959年11月3日,周恩来到杭州向毛主席汇报中印冲突,他们谈到当时的水利状况。1959年中国是个大旱年,入冬以来各地都在大搞水利,特别是河北、河南两省。胡乔木讲了一下他在河北的所见所闻:“我在河北走了几个地方,一路上就是像打仗一样,白天晚上,来来去去,都是上水库的同从水库回来的,他们轮班。大车和背上一大堆行李,另外还有送给养的,因为给养都是由各个公社负责。路上完全像支前一样,比支前紧张得多。邯郸农村劳动力的半数以上到水库了,半数以上的意思,就是剩下的只有妇女,男劳力很难留下。他全区不过六百万人,不过两百万劳动力,他就有一百六十万人上水库。”这种景象,可以说是当时大搞水利的一个缩影。

周恩来接着说:“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这些扫尾的工程还要搞,这边密云水库还可继续。现在冀东还要修两个水库,原来六个要收尾,又增加了三个。跟他算来算去,总要少一点,不然,到了春天农忙一来要受影响的。这是河北,河北算最大头。河南也算个重点。现在冀、鲁、豫、苏、皖是一个重点区,然后黄河的水土保持就是晋、陕、甘、宁夏,然后就是旱区四川、湖北,还有……”

毛泽东:“安徽大旱。” 周恩来:“比湖北还好一点。” 彭真:“三十一号到一号这几个地方都下了雨,鄂东下了雨,川西也下了。” 毛泽东:“下了四天雨,对秋收不晓得有无妨碍?”胡乔木:“问了,如果再下就不利。现在这样的雨比较小,下三天影响还不大,再下就不好了。” 周恩来:“河南有一千多万亩重新种了,种上出来又干死了。”“现在最急的还是一个农业上的水利,水利为先,的确要多搞,要好,但也不一定用的劳动力太多。第二是铁路,第三是电。还有农业机械。”

从这段谈话中,可以看出那一年旱情的严重程度,可以看出中共领导者们如何关心水利和水土保持问题,更可以看出,中国的广大农民为兴修水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多大的代价,今天当人们享受着当年大修水利带来的好处时,不应当忘记他们。

吃水不忘打井人,最近电视每天都在放旱灾,今天也有权威人士出来总结了几条原因,就是没有水利失修这一条,看来要人老实认错是困难的,就像中国房改、教改一样还会坚持改下去,毕竟,“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去解决”嘛。

有人问我要逻辑,我觉得这句是我见过的逻辑最强的话,奉送于诸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