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迷团之解
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迷团之解
1、女人弹何许人?
岳刚答:从警方初步掌握的证据表明,很有可能是车臣“黑寡妇”所为的。让俄罗斯人闻之胆寒的“黑寡妇”即诞生于第一次车臣战争之后,“黑寡妇”恐怖分支成员多为已死车臣分裂分子的妻子或姐妹。她们发誓为死难的亲人报仇。
1999年,当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时,女“人弹”才浮出水面,大约发动了15次袭击。2002年10月发生在莫斯科剧院的人质事件中,41名绑匪中有19位“黑寡妇”成员。一些人认为,10年战争给车臣带来的破坏,迫使车臣的女人们作出这样不顾一切的极端行为。“战争是极端主义分子的温床”。
2004年莫斯科地铁二次爆炸事件,均为女人弹所为。
2、为何频繁利用女人弹实施爆炸?
岳刚答:以往的恐怖袭击通常规模较大,准备周期较长,参与人员较多,如“9·11”准备周期长达数年,直接参与者达数十人,而近期的这些“人弹”准备过程较短,直接参与人数极少,不仅可以让发动恐怖袭击的代价降到最低,而且更隐蔽、更难预防、发现和破获,即使失手,损失也微乎其微,卷土重来变得更容易、也更难防范。
媒体给车臣的女性极端分子一个骇人听闻的称谓:“黑寡妇”。随时准备毁灭自己制造恐怖,为在车臣战争中死去的父亲、丈夫、兄弟或儿子复仇。但是促使妇女变成“人弹”的环境却并不简单。她们以如此极端的方式复仇,除了与车臣深厚的家长制社会有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战争的激进。
女人弹是受到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的影响。她们被洗脑,甚至被迫服用毒品。恐怖分子以此来控制她们达到实施袭击的目的。
自杀式袭击者的网络建立在袭击者互不相识的安全体系之上。领导者也是由那些素不相识的人组成,他们通常都用假身份。要绑在“黑寡妇”腰间的炸药都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只有在被称作“D日”的那天,自杀式袭击者才会见到炸药。此前,她们的生活一切如常,唯一要做的就是随时待命。
这些女“人弹”仇恨滋深,复仇欲极强,且易于伪装,恐怖袭击的成功率较高。
3、女人弹的腰带炸药为何有如此大的杀伤力?
岳刚答:据俄爆炸专家的分析,第一次爆炸中使用的爆炸物品当量为4公斤TNT炸药,第二次为1.5-2公斤TNT炸药。侦查人员在爆炸残留物中发现有铁钉、钢珠、钢筋碎片等增强杀伤力的物质。当地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初步确定,一名女性自杀式袭击者在两名斯拉夫外貌的女性陪同下从 “西南”地铁站上车,然后在“卢比扬卡”地铁站引爆炸弹。另一名女子则在“文化公园”地铁站实施引爆。俄罗斯官员表示“卢比扬卡”地铁站爆炸可能是由手机引爆。值得注意的是,发生爆炸的都是列车的第二节车厢。
第一炸4公斤的炸药当量,相当于6枚新式手榴弹威力。犹如77-1式木柄手榴弹,弹体内压装70克TNT炸药,爆炸时可产生有效破片300余片,单个破片质量约0.4克,破片初速达1000米/秒以上,因而使弹的杀伤概率和金属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安全半径只有37米,杀伤半径大于7米。所以自制的腰带炸弹威力是相当大的。
5、地铁入口检查关口为何失效?
岳刚答:莫斯科的地铁有近300公里,有165多个地铁站。2004年以后,莫斯科的地铁站,尤其是中心站都有警察值班,进站口一般不设安全检查仪器,对进站乘客采取“抽检”的安检方式。安检人员如果发现形迹可疑或携带可疑物品者,会要求对方接受仪器检查。
2004年俄政府计划拿出1.11亿卢布,用于加强莫斯科地铁的安全措施。目前,莫斯科地铁内的各个车站和过道都安装有摄像头,录像资料保留3天。计划以后将改为数字图像,这样可以在调度室“实时”观察任何一个车站和过道的情况,录像资料保留一个月,以备查用。地铁当局计划在一年半之内在全部4500个车厢内安装监控摄像头。目前只有一辆机车配备有类似监控设备。按照设计,监视器安装在驾驶室,司机可以对车厢内的情况进行观察。下一步计划在隧道内安装图像信号传输设备,这样地铁调度指挥中心便可以“实时”看到每辆车车内的情况。
为了降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有关部门计划在车辆内安装新式车窗玻璃,一旦发生爆炸,玻璃不会破碎,而是连同窗框一起脱落。目前,地铁当局已经建立机构,专门为地铁训练警犬,用于寻找爆炸物与武器。
地铁因其高峰段流量大,像机场的全身扫瞄仪很难在地铁内实施,检查出爆炸物的可能较机场要低的多。所以这也是地铁爆炸案多于飞机爆炸案的原因。
地铁现有安保措施的失效也是人为疏忽。地铁安保措施在整个国家的安全局势好转情况下,警惕性有所放松,安保人员疏忽是有一定关系的。
6、第一炸后,为何没有采取停车疏散等紧急状况措施呢?
岳刚答:第二炸距一炸之后42分钟发生,之间应有时间进行乘客紧急疏散的。从而减小二炸的损失。
从50年代开始,地铁当局开始组织员工进行应对各种紧急状况的训练。基本上每月进行一次指挥部训练,每季度至少一次出动近8000名员工以及车辆和设备进行“实战演习”。因此,当发生爆炸之后,地铁司机马上按照有关的操作程序向调度室报告情况,请求切断电源,同时打开紧急照明设施,通过广播组织乘客疏散。调度方面则安排各站内人员疏散乘客,请求治安、消防、救护等部门紧急援助。同时,公交公司迅速调用大量公交车运送地铁乘客。当天晚些时候即可恢复运营。
应该说,此次事件中,地铁运营方的应急措施不是十分得力,使得恐怖爆炸在早高峰期间,间隔42分钟后仍发生二次爆炸。一位名叫亚历山德拉的女乘客,就历经二次爆炸,第一炸未伤的她换乘了一列地铁,到达文化公园站,几分钟后又发生了爆炸,所幸她没伤。恐怖袭击为取最大效应,可能实施连环炸。第一炸后,运营公司应快速疏散乘客,不要再往拥挤处移动,以免碰巧遇再炸。
11、消灭恐怖组织的策略有何失当之处呢?
岳刚答:此次地铁爆炸显然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恐怖事件。车臣非法武装已在网站上承认是其所为。车臣恐怖分子一日不除,此类恐怖活动将日无宁日。这与俄罗斯反恐政策是否得当有关。第一次车臣战争打了个夹生饭;第二次没能除恶务尽。之后的打击,也是时狠时软,时断时续,没能较好解决。同时,对于社会重建的改善民生也注重不足,在消弥仇恨,贫困,岐视等方面进展不顺,一些妇女问题突显,给恐怖组织的不断滋生仍存有土壤。
12、乘坐地铁怎么注意防范恐怖爆炸呢?
岳刚答:乘坐地铁时防爆炸注意自保有几招:1不要碰不明物。如地铁入口等处无人认领提袋、背包;2候车不扎堆、不近车厢,最好靠柱子;3车内靠角;4背对可疑人(即真炸了,幸存下来没毁容);5观察有无嫌疑人;6嫌疑人特征:眼神游动寻最佳位置,面孔肌肉不正常抽动,腰间异常鼓起或背包降下高度以最佳杀伤,手总在可疑处不放(美女注意:有倾慕你的小伙可能也有以上之N个表情,不要误比对);7尽快离开可疑之处。
13、若遇到地铁爆炸时如何自救呢?
岳刚答:乘坐地铁遇爆炸时自救的几招:1如能听清炸声,你庆幸还能自救;2如在车厢没燃大火,不必夺路与众人踩踏次生伤害;3不必与众人同挤往外逃,一炸点可能再炸机遇如中头奖概率;4隧道里没有恐怖突击队扫射,不必快脱离;5要会简易止血扎绑方法;6动作不要过猛加速血外流;7靠边以防救援人踏伤;8有浓烟用棉质衣物洒小便捂口鼻;9、防触电,紧贴隧道里侧墙壁,因带电铁轨常在靠站台一侧。
14、每天乘坐地铁公交车辆的人们应怎样的心态面对呢?
岳刚答:遵守秩序有节制,配合安检警惕高;遇事不慌寻自救,泰然自若过每天。
(作者岳刚:总参谋部前上校/军事学硕士/战略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