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曝光者替谁说话?
瘦肉精曝光者替谁说话?
3月21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发了这么一条微博:“中午,某涉案地方的某领导跟我愤怒了:‘为什么你们要曝光瘦肉精?你们私下里告诉我们不就行了吗?现在把我们累死了!那个××品牌也没人买了!’”引起众多网友围观,许多网友纷纷讨伐这个斥责记者的地方官。
在我看来,这个地方官问得没错,没必要大加鞑伐。他迄今为止,还只是质问,还没有动用行政资源进京抓捕。所以,我们还真应该感谢他的宽宏,感谢他的大量。如果换成是前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不把曝光者抓进监狱才怪呢!
再说了,在当前稳定压倒一切的大环境下,作为新闻记者,心目中应该时刻绷紧一根“替谁说话”的弦。在什么情况下“替党说话”,在什么情况下“替百姓说话”,要有一把尺子。
这不,全国两会还刚刚落幕,各级领导的脸膛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全国到处莺歌燕舞,13亿人民沉浸在阳光浸润下的幸福和尊严之中。
对于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局面,我们本应充分地珍惜,我们本应百倍地呵护,并使之成为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神动力,而央视3.15晚会,竟然曝光出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饲喂了瘦肉精的“健美猪”这么一个重大黑幕。这不仅对河南双汇以致命一击,更加引起了全国民众对我国食品质量的强烈不安,更加激起了全国民众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强烈不满。这不是抹黑全国两会吗?这不是给中央领导添堵吗?这不是逆向作用全国维稳吗?这不是典型的不替党说话的无政府主义吗?
前面已经提到,啥时该“替党说话”,啥时该“替百姓说话”,有一个尺子问题。究竟怎么把握好这把尺子呢?我提供这样两个不同处理结果的范本。
第一个范本是,昨天,国内各大主流网络媒体纷纷在醒目位置上刊出一条《BBC27国民调显示:中国国际形象相比去年有所改善》的新闻。该新闻称,英国国际广播公司(BBC)最新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的国际形象相比2010年整体有所改善。BBC的这次调查实施于 2010年12月2日 至 2011年2月4日 ,访问了27个国家民众对中国的印象。44%的受访民众认为,中国在世界上有积极的影响力,这一数字比2010年的40%有所上升。
第二个范本是,2010年10月27日,国际知名反腐组织透明国际发布了“2010年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在这份包括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榜单上,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并列第一,成为全球最清廉的国家,而中国则排在第78位,成为全球较为腐败的国家。对于这个“排行榜”,国内主流网络媒体对此保持了一致的缄默。
刊出《改善》的新闻,可以满足国人的某种心理需求;而刊出《排行榜》的新闻,会对民众产生不利导向。这样两条新闻的处理结果,表现了国内主流网络媒体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高巧的职业智慧,“替党说话”在这里表现得妙不可言。这就是尺子的作用。
作为曝光瘦肉精的央视记者,咋就不具备这等政治敏锐性和职业智慧呢?象如此重大的黑幕,完全可以通过私下的途径告知地方官嘛。即使不愿意告知地方官,还可以上达天听嘛。为什么偏偏选择在全国人民极为关注的3.15晚会上曝光呢?这让地方官平白受累不说,还让一些一直把民生挂在口上的官员感到难堪。
况且双汇成长、壮大为一棵中国的经济大树,也是相当不易的。这其间,不知道倾注了多少官员的心血啊!不知道倾注了多少美国人的心血啊(河南双汇实际上是美国高盛公司的控股公司)!瘦肉精曝光者这么一弄,不是要置河南双汇于万劫不复之地吗?不是要湮灭各级领导的心血吗?不是要让美国人的资本化为泡沫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焦点访谈》的结局告诉人们,瘦肉精之曝光者,迟早也会下课的。说句失去人性的话,我不为其感到惋惜,更不为其鸣不平。不替党说话的记者下课了好哇!全国人民从此看到的全是夜夜笙歌舞升平,日日婉琴奏和谐,春风已度玉门关,桃花园里赏满月。这样一来,领导也就因此休闲,社会也就因此和谐,经济发展方式也就因此转型,科学发展目的也就因此达到。
好乎哉好也,善乎哉善也,妙乎哉妙也,美乎哉美也!哈哈!
或许您对下列文章有兴趣:
毛泽东,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
毛泽东的心与雷锋是相通的
毛泽东时代的“五大精神”
看看卡扎菲就想感谢毛主席
百姓抢购“谣盐”是谁的失职?
制造“盐辐射”发的什么财?
“薄熙来热”在中国发出重大信号!
立了“95至尊”,倒了“99伟人”!
啥是中国安全的最大隐患?
中国应该有什么样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