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状元离京下港诌议

火烧 2011-09-29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探讨状元选择离京下港的原因,分析社会因素如就业环境、奖学金政策及大学发展差异,揭示教育改革困境与人才流动趋势。
                     中国高等教育之殇,难得消停,真是叫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些年来,中国大学先后掀起“并校热”“扩招惹”“行政化热”“教授争当处长热”“教授争当博士生导师热(博士生导师其实就是学校让你带博士生的一个“打工仔”)”“建大楼热”“师生恋热”“教授走穴捞钱热”“上电视热”“论文抄袭热”以及形形色色的“争生源热”等等,热浪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就是没有看见真正有志于教育改革的热浪!“钱学森之问”坐而论道了一会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后销声匿迹的平静下去了。

           有报道说,2011年香港科技大学虎口夺食抢走了大陆17个文理状元,特别是其中包括了北京的四个文理状元在内,更引起热议。有人评论说,是不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衰落?香港的大学正方兴未艾?    我不这样认为。百年简单的说不记得想、清华大学不如香港的大学;尽管在世界百强大学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不如香港的几所大学。我想,促使着些状元离京下港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因素;在这些社会因素的制约驱使下,这些状元选择了离京下港。这些社会因素是:

          1,上大学只是步入人生的重要一步,以后的就业以及人生发展环境更重要。作为大陆状元,在香港的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进可以返大陆或者国外;退可以守香港是不成问题的。

          2,香港科技大学开出的全额奖学金为45万,这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望而生畏、望洋兴叹、望尘莫及的。这笔奖学金足以使状元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全力投入学习;同时也使家庭经济减负,父母省心。

          3,大学的牌子以及大学的地缘政治经济状况,还有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都是以后就要发展的动力。女孩子还得加上一张漂亮的脸蛋。否则,用人单位是宁要“靓女”,不要“才女”的。

          4,马克思在他关于如何选择职业的博士论文中这样说,应当选择社会需要的职业。现在大学生的选择是相反的------选择我需要的职业,什么将来赚钱,大学就学什么。前不久,不是有著名教授公开对学生说,毕业后没有4000万不要来见我吗。

          5,有一个古老的关于《赛马》的故事,能够充分说明为什么这些状元会离京下港。一个老财拥有三匹好马;一个智者只有三匹都不如老财的马。比赛的结果是智者胜出了。智者的战术是:1,以自己的良马胜老财的中马;2,再以自己的中马胜老财的劣马;以自己的劣马败于老财的良马。三战二胜,智者赢了!高考自愿也是这个道理。17名状元现在香港的大学,说明他们不仅在中学学习学得好而且在统筹思考人生的问题上也略胜一筹。不亏为状元。当然,这其中也可能包括了他们父母的智慧合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牌大学(专业)只是助人成功的动力之一,而不是助人成功的全部动力。  

         莘莘学子谨记!名牌大学谨记!中国教育谨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