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公平和正义”
漫谈“公平和正义”
作为一个情感上的左派,对于“公平和正义”具有天生的好感,这无容置疑。不过当听到“公平和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这个伟大的论断时,还是不由得哆嗦了一下:太震撼了吧?思维这玩也儿难道真的会发光?依照我学到的常识,“公平和正义”属于人类主观的价值判断,而“太阳的光辉”却属于环境的客观存在,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建立起比较关系,用佛经里面的常用句式来说这真是“不可数不可量无有边际不可思议”之情状。当然,我佛如来在讲经说法是可以发光的,不知道我等凡夫俗子在心中默念“公平和正义”时头上是否也会“遍放光明”?反正我肯定是做不到的。
从修辞角度来看,“公平和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表面上似乎是“夸张”,但“公平和正义”与“太阳光辉”的跨度实在太大,说成是“通感”更合适,按佛家唯识宗的看法,“太阳的光辉”源于眼根,属于第一识“眼识”;而“公平和正义”源于“意根”,是第六识“意识”。从“第一感”跨越到“第六感”,这当然属于通感的修辞手法。记得当年在学校里讲通感修辞时,老师举的例子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说一个“闹”字使全诗境界顿出,将读者从视觉转到听觉,这就是采用了通感的手法。不过一般人的“通感”总是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上打转,很少有用到第六感“意觉”上去的。所以纯粹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公平和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也必将垂范后世,人生得佳句如此,可以无憾矣。
什么才是“公平和正义”呢?由于这个问题属于主观价值判断,所以很难回答,不同的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老僧被很多右边朋友看成“极左”,而任何极端分子往往都有投机性,一旦风向变了,马上就可以变成“极右”。现在,老僧的鼻子似乎闻到了某种味道,所以我不能再用“极左”“愤青”的心态思考问题了,必须站在“正确的、主流的”立场来看待“公平和正义”这个问题。
社会就如同一场游戏,每个人都在游戏中扮演着一个角色,我们既是自己生活的“玩家”又是别人眼里的“道具”,作为“玩家”时总想着如何使用别的“道具”,而作为道具时又总是被别的玩家使用。早年玩过游戏的人大概都应该知道一款游戏小工具FPE,也就是游戏修改工具,通过修改游戏中自己角色的参数,从而很轻易的让自己的角色变成无敌霸主,而网络时代的小孩们玩游戏则爱好使用各种“外挂”。无论是单机时代的FPE还是网络时代的“外挂”,共同本质都是“作弊”。那么“公平”是什么?“公平”就是“不作弊”;“正义”是什么?“正义”就是“遵守游戏规则”。但是,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如果“外挂”本身已经成了游戏规则的一部分,寻求“外挂”本身也就成了“公平和正义”的体现。
那么,我们这场“特色市场经济游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老僧用四个字来总结——“外挂时代”,如果按照明文的游戏规则,“外挂”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但事实上,所有成功的游戏玩家,都使用过“外挂”;任何试图通关的玩家,都在寻求自己的“外挂”;而游戏规则的管理者们(网游公司),则在公开的出售“外挂”。所以,作为这场游戏的玩家,你的“外挂”在哪里?那些幻想着自己“打怪物、挣经验、捡装备、换金币”按部就班升级闯天下的玩家们是可悲的,因为他们注定将成为“外挂”玩家们的牺牲品,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被“外挂玩家”“秒杀”,一般玩家只能是望“天”兴叹。那么如何才能得到“外挂”呢?方法很多,但基本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金钱交换”。所以, “资本”其实是“外挂”的抽象形式,而资本的另外一个名称又叫“要素”。因此,按照“要素”分配“蛋糕”,其实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外挂”。
某大员曾经发言“最大限度的”宽容“外挂”,这对于那些老实玩家们的情感确实是一种伤害,玩游戏的基本道德就是“别作弊”,如果使用游戏外挂成了游戏的规则之一,恐怕这场游戏迟早会被玩家们抛弃的。当然,所谓的“抛弃”云云,其实只是一个没有“外挂”的普通玩家的自我安慰之言,这个世界既然是“外挂世界”,那么“外挂”本身就是规则的一部分,如同现在“潜规则”其实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明规则”一样,“是非”的标准其实是可以转眼即变的。如上面所说,如果老僧站在“主流的”立场来看,寻求“外挂”其实就是“公平和正义”的表现。比如,搞点什么私募基金参与IPO什么的,这就是很好的“外挂”嘛,也是很公平很正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