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视角探析中国道路核心本质和发展趋势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历经28年中国人民取得了国家和民族独立后仅用60年便将一个极度落后的小农自然经济国家发展成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三、初步现代化的工业化的国家,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优异表现引发了海内外政界学界对于“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关注。
所谓“中国道路”就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环境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谓“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所谓“特色”就是中国不同于欧美和前苏联,将以“个人自由”为灵魂的市场经济与以“群体平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各取其长,融为一体。
同为市场经济,中国“特色”于欧美的核心本质是中国坚持了人类终极真理——以人为本。
人类是自然界之部分。自然界没有终极,人类探求自然界真理是一个向更高真理无限的接近过程,人类永远处在这个过程之中,人类只能拥有自然界层次性真理。但人类有终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界客观真理只对存在的人类具有意义。人类如果灭绝了,不存在了,自然界真理虽依然自在,但已无人感知它了,对人类无意义,不属于人类的真理。故“保证自身的存在”是人类的终极真理。
唯心主义有神论者认为人类存在的方式是:人类生命的本质是灵魂,灵魂是上帝的翻版,人的肉体只是灵魂的暂时居所,灵魂与肉体结合就是生,分离就是死。人保持对上帝的信仰死后灵魂就能升到天国永生。生活于现实中的人拥有完全的自由。虽然达尔文、尼采让部分西方人对上帝的存在产生怀疑,但他们与霍布斯、洛克错误诠释的人性、自然法一样,告诉人们的是个人追求今生幸福、自由竞争、适者生存的动物式生存法则。追求个人功利的自由主义成为了西方主流终极价值观。同时斯密让西方人相信在商品经济时代以契约论、私有制为基础“确保了个人自由获取最大化货币财富”的自由市场经济可以通过“看不见的手”自动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因此西方人认为“以资为本”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正义完美的人类“俗世”社会制度。
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认为人类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既不是“上帝的翻版”也不是化学家眼中的“一堆碳水化合物”而是通过遗传基因将大脑图式信息,即真实的精神、灵魂全息复制到精子、卵子中,经生殖繁衍的形式传给下一代,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实现灵魂的不死和永生。人类以群体方式生存,群体架构即“有序的社会”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确保社会有序的集体主义是人类终极价值基础。同时马克思告诉人们在商品经济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 必然使人类社会因经济危机周期性陷入无序状态,只有彰显人类社会属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才能保证社会秩序持久稳定。因此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认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客观正义的人类社会制度。
在由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共同组成的人类总群体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代,要化解因价值观、世界观构成的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分歧乃至东西文明间的冲突,最根本的关键点是依靠人类共有、相通的理性能力,使形而上的“上帝救赎存在论”和“基因遗传存在论” 首先实现和解或统一 。
对有神论者而言,如果无神论者是正确的:那么只关注灵魂得救、放任个人自由的行为如果最终导致人类肉体的灭绝(生态、核战灾难)则自己将不存在了。所以在确保人类肉体生命存在基础上保持对上帝的信仰,才是有神论者具有确定性保障的存在方式。而对无神论者而言,即便有神论者是正确的,我们看不见的灵魂因不信仰上帝而不能升入天国。但是,只要自己的行为确保了人类肉体生命不灭绝,我们的生命图式就以生殖繁衍这种客观真实的存在方式得到了保证。故“保证人类肉体生命的永久存在” 是全人类统一的确定性存在保障。是人类的终极真理,正义基石。
当代中国源自传统文化的敬鬼神而远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入世仁学思想和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彰显人的社会性,“特色”于西方以资为本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本质——以人为本理念,符合人类的终极真理。
同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于前苏联的核心本质是中国务实坚守人类客观正义——和谐理念。
人类由低级生物不断进化形成,终极总目的是“保证肉体生命以遗传繁衍形式的永久存在”。自由利己的个体迫于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压力进化形成了群体生存方式。依靠个体在群体生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通的克己利他利群“群体平等”属性(良知)构成的群体统一秩序是保证“群体架构”得以存在的基础,但损害群体平等的个体自由追求获取“最大化生存保障、快乐幸福感受、超越他人的向上欲”利己属性(本能)又是整个群体发展进步的原始性动力源。“个人自由”与“群体平等”这一对立矛盾是人类内生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本质就是这一矛盾往返运动的过程。阶级斗争乃至民族、国家间战争都是这一矛盾运动的放大形式。“个人自由”与“群体平等”这一人类内生基本矛盾的均衡和谐是确保以群体方式生存的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是否有利于持久保持这一状态,是人类所有行为是非善恶判断的终极准则,是自在的人类客观正义。
源自人类利己本能属性损害群体平等的动物式放任的个人向上自由是人类社会的万恶之源。但人类总是因无知或难以自律而重复犯错,成了以群体方式生存的人类社会历史周期律。在自然经济时期的封建社会,放任的个人自由突破群体平等底线产生的最大的“恶”以群体权力等级架构产生的“官本位”下腐败的官僚体系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形式表现出来,正义回击是: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在商品经济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放任的个上自由突破群体平等底线产生的最大的“恶”以资本追求货币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位”下爆发的非物质匮乏经济危机和为逐利或转嫁危机挑起的战争中民众遭受苦难的形式表现出来,正义回击是: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被迫改良。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是封建社会改朝换代周期律的“加速版”。导致人类社会发生动乱与灾难的过度“官本弊端、资本弊端”本质相同,其根源都是放任的极端个人自由主义。
人类利用个体克己良知群体属性和区别于动物的“自觉性、目的性、能动性”这些人类之为人类的“特”性主动维护“群体平等”,是为了保证群体存在和所有个体都能过幸福生活,而“适度的本能性个体利己自由”又是个体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和群体整体进步的原始性动力,具客观合理性。故人类社会客观正义的具体表现形式因外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不同:社会处于反击各种形式(个体、阶级、国家)的放任自由突破群体平等底线生成之恶的特殊时期的“正义”就是运用限制个人利己自由的组织性、纪律性凝聚的群体统一力量进行的斗争和革命。正如毛主席所说——造反有理。社会处于和平发展的常态下的“正义”就是运用群体统一的法律、制度、道德力量彰扬人性,遏制以“官本弊端、资本弊端”为表现形式趋向突破群体平等底线的动物式放任个人自由,在保证群体中所有个体生存层需求结果平等的基础上保证群体中所有个体拥有实现自己向上层需求机会平等的个人自由,主动维护“个人自由”与“群体平等”这一人类内生对立基本矛盾处于均衡和谐状态。
当代中国源自传统文化持中守正、中庸理念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给个体适度利己自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于延续战时正义的前苏联社会主义的核心本质——和谐理念,务实并符合人类的客观正义。
今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和创造美好未来的根本保障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就是在认清事物内在本质、客观规律基础上制之而用,实现既定主观目的。 现代人类社会中,社会产品高度商品化、商品高度货币化,整个社会已经通过“货币和市场”连成了一个所有社会成员高度相互依存的有机体,认清货币和市场的内在本质、客观规律是当代人类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条件。
货币的客观本质是:现有商品价值对等对应物。货币只能代表“现有”商品的所有权、使用权。假如市场不存在了或市场上什么商品都没有了,货币就不能称之为货币了。“对等对应”是说市场中的某一种商品总量与市场中对这一商品产生需求的所有人愿以支付的货币总量之间对等对应,交换成功使商品价值量与货币的价值量相互通过对方的数量显示出来。在一个统一货币经济体系内:货币在多种单一商品市场间自由流动决定着多种现有商品的即时价格。商品总价值总是等于货币总量,货币总价值总是等于商品总量,双方是互为基础的变量对等对应关系,市场中现有全部货币对等对应着广大劳动人民付出不间断劳动而现有的全部社会商品的所有权、使用权。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以追求货币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通过需求价值规律主导的社会生产和分配。机理就是:通过以利己本能意识支配自身行为的个体自由获取更多货币财富的行为最大化增加社会商品总量。同时利用“来自最终消费市场的价格”在由多层中间市场组成的整体市场中的依次层层上传,使纷杂的市场供求信息传导及时准确、通达有序。故保证消费最终消费品的广大民众可支配货币总量大于或等于资方通过多环节供给生产链最后产出的最终消费品粘性价格下的价值总量,是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自动优化配置有限资源、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和客观基础。故,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统一货币经济体内:为保证资本获取货币利润客观需求,必须使货币总量保持与gdp同比增长并 直接转化为最终有效需求货币量。为保证经济均衡,再生产循环正常稳定运行,组织社会生产的资方占有的社会货币总量具有以最终有效需求货币总量为基数的客观上限额度。这是市场经济自身逻辑。
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中,自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逻辑主导的市场分配因无法保持供需双方占社会货币总量比例均衡而必然违背市场经济自身逻辑。在增量具有自然上限金属货币时代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型经济危机;进入增量无上限纸币时代后因货币发行总量增长高于商品总量增长,导致并形成了过剩资本积聚的经济滞涨;为化解经济滞涨创生的虚拟经济又因银行信用放大货币量流动性过剩,借贷利息间接吸干美国有效需求,催生出世界金融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制度性缺陷。在增量具有自然上限金属货币时代社会商品总量快速增长时,基于价格粘性作用,为满足资本实现货币利润客观需求,以银行信用货币形式增加货币总量是必要的, 但进入增量无上限纸币时代后,基础货币发行完全可以满足资本实现货币利润客观需求,银行信用货币的存在实际上只是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成倍放大借贷资本获取利息,加速货币向资方积聚,使有效需求货币量比例快速缩小,导致经济失衡。同时,m2>m1部分的人为伸缩导致市场价格波动,生产企业盈利难以预期,人为通胀或通缩又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是资本弊端在市场经济模式中的具体表现,清除虚拟信用货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恰恰由此,反衬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体是资本家,资本逐利是最高目的,资本家组织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商品生产消费经济循环是手段。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体是广大劳动人民,公平消费商品是最终目的。货币只是劳动价值交换、社会商品分配的媒介和手段。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发行权私有,为满足资本追求最大化显性货币利润欲望,违背“货币的客观本质”长期超gdp实际增量发行货币,必然导致现代金融危机。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发行权国有,国家可以按gdp实际增量发行货币,确保市场价格稳定、币值稳定。且可以将新增货币直接注入广大劳动人民形成有效需求货币量,确保整体经济稳定均衡。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做到的。
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坚持人类以人为本终极真理、和谐理念客观正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创造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中国模式”的结果:适度释放个体利己自由,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使国家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注重群体统一性,反对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私有化、金融自由化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比较成功的抵御了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道路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的现代商品社会中,因公有的生产资料无法分割性,社会主义国家遵从货币客观本质、尊重劳动使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清除虚拟信用货币,凭借国家统一权力垄断货币发行权,以“国家整体诚实货币”为直接的新型公有制形式:经济出现生产过剩型危机时期,以利用纸币特性增发货币给广大劳动者迅速放大最终消费市场有效需求的特殊手段反制主导市场分配的资本逻辑,迅速化解危机。经济繁荣发展时期按gdp实际增长预期控制货币增量,通过税收转移支付常规手段限制资方占有的社会货币总量比例、调节国民货币收入分配比例,给资本者和劳动者以合理的确定性社会经济地位;用“制度”从经济根源处有效消除“资本弊端”进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下的市场经济持久健康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国家拥有货币发行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才能做得到。
在法德并重的同时,实施“国民财金终身卡”全国统一管理,保护个人隐私,以国民收入平均线为基数设立适度的钱权分离线,让官者、资者自由选择的“钱权分离制度”做为探索人类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消除“官本弊端” 的一种制度性方法,只有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才有条件进行社会实践。
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旨和市场经济属性,应考虑将适度贫富差距指数入宪。
总之我们相信:有以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中央的统一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和科学发展观作保障。拥有人类终极真理与客观正义,勇于不断务实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国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一定能够在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同时引领世界实现共同繁荣,持久和平。
另,本文是《哲政经通论》的思想简述,在此不能展开,欢迎阅原文并指正。网址 - ljs.caogen.com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