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400万斤霉粮拷问平遥县政府

火烧 2010-02-08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400万斤霉粮事件曝光,平遥县政府被质疑监管失职。事件涉及粮食霉变、倒卖及腐败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400万斤霉粮拷问平遥县政府

400万斤霉粮拷问平遥县政府


2008年2月底,时任山西省平遥县粮食局宁固粮站站长的雷生毅因涉嫌与局长王怌宇合伙倒卖粮食导致存粮亏欠而和购粮企业发生法律纠纷。为弥补缺口,雷滥用职权通过内蒙人车万国并亲自向贮粮大户王永祥提出“低于收购价赊账借粮,来年冬归还”,遭王拒绝。隨后,雷生毅便指使粮站人员紧锁粮站大门,又暗中唆使当地村民在大门上加锁、挖断粮食外运道路,极力阻挠王拉走和处置露天堆放在粮库院中的高粱。3至4月份,当地遭遇连绵阴雨,王永祥数次托人并亲自登门请求“高抬贵手”,但雷却放出狠话:“交费拉粮”、“不答应条件绝不放行”!雷如愿以偿了,但王永祥400万斤好端端的高粱霉变、发芽、腐烂了……

接投诉实地调查

2009年3月下旬,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城乡经法建设》内参编辑部收到群众投诉称:“山西省平遥县宁固镇粮站曝出一起去年雨季400万斤粮食人为霉变事件,受害人王永祥四处奔波无人问津”,为此,编辑部派员进行了实地调查。
4月12日,调研员一行3人来到山西省平遥县宁固镇粮站。在贮粮场地,我们看到虽然事主去年的霉变高粱早已被拉走,但雨水浸泡所留下的霉烂痕迹仍清晰可见,四处还残留着小堆风干的霉变高粱粒儿。据村民讲;“为减少经济损失,受害人以极低价格变卖了尚能使用的部分,严重腐烂的被当作肥料拉到地里了。”
39岁的受害人王永祥显得格外憔悴,完全失去了昔日女强人的风采。精神恍惚、欲哭无泪的她阵阵干嚎,继而让调研员查验数码相机中的影像证据:巨大的腐粮堆,发芽、变质和糜烂的高粱……,张张照片不由看得人辛酸落泪。

遭人算又遇阴雨

王永祥是山西省文水县下曲乡青高村人,仅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她早年凭着天赋和勤奋很快就掌握了勘验粮食的关键技术。村民和同行商户们公认:她用手在粮食堆上随意抓几把、搓几下,即能基本确定含水量和等级;她誠实守信,人们纷纷找上门要求与其合作;当地和外地的粮库、酿酒企业、粮食购销部门常常委托她收购高粱、玉米。但就是这样一个厚道人却被宁固粮站站长狠狠算计了一把。
2008年2月底,执着而敬业的王永祥在宁固镇粮站贮存了2000多吨高粱,这些都是她为祁县嘉令粮油管理站、山西汾阳王酒厂、四川五粮液酒厂、湖北枝江大曲酒厂等客户收购来而暂存在这里的。 3 月 6 日 ,她开始有序地组织外运。在为山西汾阳王酒厂运第六车高粱时,却发现宁固粮站大门被紧锁。经询问,守门的杜师傅称:“是领导让锁的,他下令不让你进院拉粮。”这位领导就是站长雷生毅。


“去年3月下旬这里曾下了一场连阴雨。”

调研员在当地气象部门查到的资料显示: 从2008年3月 20日开始,宁固镇连绵阴雨共下了11天,总降雨量达81.6毫米。

在大雨中,王永祥眼看着收贮在粮站的高粱抢运不出去心急如焚……

“几千吨高粱若被雨水浸泡就全完了!我一会儿望着天空发呆,一会儿冒雨在粮站门外转悠,急得简直要疯了!”王永祥回忆道。
为了抢运粮食,王永祥曾多次登门和托人请求站长“开恩放行”, 生性多疑内敛、心胸狭窄的雷生毅却不紧不慢地甩出讥讽语言:“你有钱、又有能力,本事不是很大吗?该显示一下了吧!?”。


“难道他是在设置障碍、有意刁难?”

在朋友们的提示下,王永祥突然想起一件往事:2008春节前,合伙人内蒙赤峰富旺粮油购销公司的收购代表车万国曾多次恳求她帮忙转借给自己的“好朋友”30万斤高粱,每斤8角钱,暂不付款,到冬季如数归还。又过了几天,车万国又对她说“是平遥粮食局王C宇局长和宁固镇粮站雷生毅站长要借高粱,他们好像是要顶一个粮食合同纠纷的亏空”。


王当时一盘算:2008年高粱价格已涨到1元多一斤,8角钱不算人工费还亏损;自己收购粮食全靠贷款,眼看快春节了还没有完成委托单位的收购任务,便说可以发货,但必须付现款。之后,雷生毅也亲自找王赊帐借粮,王均以“不做亏本生意”为由拒绝。

在调研中,5位要求“千万为我们保密”的知情人讲:“从那以后,雷生毅对王永祥的刁难和报复开始变本加厉、不断升级。”

2008年3月上旬,宁固镇的治保主任梁东海带来数名村民,给已经上锁的粮站门鼻又加了一把锁。王永祥问:“那么多高粱,一下雨就要发霉,你就不怕犯罪吗?”可能是考虑到后果,4天后,他打开了大门。

可是又过了几天眼看就要开始下雨了,梁忽然又带数名村民再次锁住了粮站大门,同时还挖断了拉粮必经的公路。王无奈便让僱来的拉粮车从小路绕到粮站门口。


恼羞成怒梁站在拉粮车前,既不让进也不让退,声称:“先交钱!1车1万元,否则就别想进出粮站大门!”就这样,拉粮车停在路上足足被扣留了7天;3块苫布和工具箱里的千斤顶、活口搬、钳子改锥等全被盗光; 王永祥为此还赔偿了车主损失7000元。

梁东海扬言:“这段路是我们修的,想让谁走就让谁走!王永祥运粮要走我们的路必须交钱!”

车万国也讲:“我也深受其害,拉粮时大车小车每辆必须给镇里交费500~2000元才放行。”

不少村民们指出,他们锁门、交钱放行是受雷生毅暗中教唆。

雨过天晴后,泡透雨水的高粱没有“放行令”还是拉不走。王眼看着不答应条件湿高粱经太阳一晒,产生高温就要全部变质霉烂,只好忍气吞声“卖”给雷生毅107040斤高粱。就这样,直至2008年4月28日,雷生毅才在“买”高粱的单据上签了字。不算劳务和运费,光是这批高梁的差价就赔了37464元。尽管王永祥想尽办法减少雨淋高粱的损失,但还是有400万斤发生霉变。


讲到此,王永祥叹了口气,说:“当时高粱收购价每斤1.05元,卖给四川新都粮食批发市场是1.35元,但是雷生毅只给1元,并扬言只能按这个价格给他高粱后才开门放行。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冷思考红粮硝烟

在15天的调查中,我们深入平遥县宁固、青高、五坊、香乐等地对47名村民、职工、干部进行了调查,对平遥地区粮食购销活动出现的一些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1、市场争夺使农民代收员、储粮户应运而生。


土地肥沃的平遥县地处山西省晋中市,适宜高粱、玉米等红粮生长。这里的高粱产量高,品质好,历史上便是全国酿酒原料的重要基地。 每年秋收后,众多酿酒企业便蜂涌而至抢收抢购高梁。山西的汾酒厂、汾阳王酒厂,四川的五粮液酒厂都是这里的老客户、收购大户。 隨着改革的深入,红粮消费需求量剧增,外地的粮食购销企业也加入了竞争行列,高粱价格连年看涨,抢购、抢储的无序竞争态势日益激烈。

巨大的商机冲击着当地和外地的粮站、粮贸企业、白酒酿造企业的购销业务,传统的经营模式与用人制度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由于人手紧张,他们需要聘用大量有能力、懂技术、经验丰富的村民作为其红粮代理收购员。只有这样才能收购到品质更好的原料、多多贮存优质原料。这种背景为当地百姓创造了致富机遇,很多谙商、懂行的农民就开始长年从事起这种“行业”;甚至有的弃农经商,成为购粮贮粮专业户,成为先富一族。不少村民告诉调研员,小户每年收入两三万,大户甚至可以收入十几万、几十万元。

2、无序经营状态折射政府和职能部门管理失范。

由于抢购贮存高粱 、玉米收入可观,不但使头脑活络的村民趋之若鹜,连个别国有粮站也加入其中。代收代购粮食在平遥农村已经形成为一个较有规模的行业。来这一带从事收粮者淡季有十几家,旺季则多达几十家,但大多数单位和个人并不具备合法经营资质。据宁固镇工商所反映:“宁固粮站当时也属于无证经营粮食收贮业务的单位。”


显然,政府对此种现象未能做到有序管理,这是当地粮食市场出现混乱的主观原因之一。政府没有制定从业的统一资质标准和有关行政法规。粮食行政执法部门甚至认为:村民只是为酿酒企业组织原料,为国库收贮粮食,从中挣点政策许可的辛苦费算不了什么大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不发经营许可证无所谓。他们从来不对代收员和贮粮户进行粮食经营政策方面的宣传,更谈不上严格的行业管理了。代收员、贮粮户相对于国有、民营粮库和酿造企业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一旦发生民事和经济合同纠纷,他们的主体地位和相应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王永祥只是众多代收员、贮粮户中的一个,她曾被镇工商所以“无证经营”为由,罚款一万元。村民们对此也曾抱打不平,纷纷议论“工商执法太随意,有失公平,没有一视同仁。为什么宁固粮站无证经营却从不处罚?”也有人质疑工商所处罚王永祥是为了捞点钱。

3、法律难以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口头协议。
高粱霉变事件发生后,受害人王永祥曾向当地法院起诉,法院以“主体不适格”理由驳回。

2007年7月 ,内蒙古赤峰富旺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代表车万国经人介绍找到王永祥,许以每收1市斤粮食提成1分钱的条件要求与其合作收贮高粱、玉米。毫无法律常识的王永祥只是与其达成了口头协议,导致车万国违约拖欠王永祥高粱收购款 19000余元 。

在王永祥、车万国合作前期,二人还曾达成口头协议:由王永祥托人疏通关系,双方共同租用宁固粮站储粮场地。王永祥办妥此事后,具有合法收购粮食资质的内蒙古赤峰富旺粮油购销有限公司和平遥县粮食局签订了为期一年的贮粮场地租赁合同,时任宁固粮站站长雷生毅也在合同书后签署“合用”字样,而王、车二人的口头协议却未留下任何依据。这便为此后工商所对王永祥违法经营的处罚、雷生毅不放行贮存在站内的高粱导致雨季霉变的结果埋下隐患。车万国在法院开庭审判作证时矢口否认曾与王签订口头协议这一客观事实,致使王永祥的起诉被驳回。再者,纵观“借粮”到“烂粮”的全过程,是车万国从一开始就把王永祥推到与雷生毅正面对立的地步而使其陷入困境。为了这共同租用贮粮场地的“口头协议”,王还向宁固粮站贮粮场地投资了2万元,却又打了水漂。
无数合同纠纷事实反复证明:口头协议不可靠,在没有任何依据的前提下法庭不会采信。

4、干部倒卖粮食牟利、失职烂粮就是犯罪行为。

据当地村民们反映,2007年,山西介休县金源酒厂也曾委托过宁固粮站站长雷生毅,平遥县粮食局局长王怌宇为其代收高粱,并预交50万元的定金;但在价格连续上涨时,粮站就把已收贮在库的高粱高价倒卖牟利。金源酒厂知晓后认为他们不信守合同,便向法院提起诉讼。雷生毅、王怌宇急于弥补粮食缺口,便利用职权向车万国、王永祥施压“借”高粱。


4月12日,调研员在平遥县城关粮站见到了早已从宁固镇粮站调到这里任站长的雷生毅。在30多分钟的交流中他始终坚称自己“2007年11月已调离宁固,对于王永祥贮粮雨中霉变不知情,一切都是王怌宇局长管着的”。但实际上雷生毅在2008年很长时间内仍掌管着宁固粮站的一切权力。村民们反映,大量事实印证雷生毅确实在这起事件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调研员还提取到那张2008年4月28日由雷生毅签字批示的“买”粮单证据。

我国法律规定:凡处在国有单位贮存、运输环节中的公私财物均视为公物,国有贮运单位有保护其不受损失的法定义务。由于读职而使之丢失、损毁、腐败变质而造成巨大损失的,应当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根据这一法律精神,宁固粮站负有保证收贮在本站的公私粮食不被偷盗、损毁、霉变的责任。雷生毅利用职权向在宁固粮站贮存粮食的王永祥借粮遭拒后挟嫌报复、处处刁难,终于导致霉粮400万斤的事件发生,建议检察机关介入查处。

在调研中,接到3位知情的粮食管理干部举报:在2008年7、8月份工商执法检查时,从核查城关粮站账目上发现站长雷生毅利用收购、入库差价牟利,涉嫌经济犯罪。但平遥县政府某副县长却曾为其出面“消灾”,使雷至今仍逍遥法外。

国人云:“民以食为天”,粮食为国脉所系;粮食稳则民心稳。无论以什么借口、是否以单位名义、采用何种手段,浪费、损失、倒卖粮食就是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依纪从严惩处。特别是负有粮食监管职责的部门、干部,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平遥县委县府、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应彻查烂粮事件背后的腐败行径,以告慰父老乡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