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劳而无功,还须勉为其难
习近平主席就要启程访美了,对比以前所谓安纳伯格庄园会、瀛台夜话之类,此次访问恐怕不是一次轻松浪漫之旅。众所周知,这次访问背景与氛围并不好,一方面中美两国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分歧与争端严重,一方面美国国内对华强硬的论调正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而美国当局对中国明显采取冷淡甚至抵制的态度,在中国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这件事上表现得极其明显。所以,尽管中国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按照既定习惯照旧对此次中美两国元首的会晤大唱赞歌,什么这将成为中美关系史的又一个里程碑,将开辟中美关系新未来之类,誉辞滚滚,轿子抬得老高,但其实难堪,因为现如今中美关系所背负的包袱太大太重了,冲突深刻激烈,问题盘根错节,有如一团乱麻,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对美国的访问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更多地恐怕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正因为这样,于是有人建议,习近平主席应该取消此次对美国的访问,这一呼声在抗战胜利阅兵后相当高,也引起了中国社会的的广泛共鸣。提出这一建议的人认为,既然中国抗战胜利阅兵美国不来捧场,中国领导人就应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也不到美国去,况且现任总统奥巴马任期也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即将卷铺盖走人了,奥巴马本人大概也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所以这个时候去和奥巴马见面,不太可能对中美关系有什么实际的补益,不但劳而无功,很可能还要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争吵起来。
但是,笔者以为,即使如此,也不应该取消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因为这样一来,必将对中美关系造成巨大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各种舆论将把中美关系恶化的责任一股脑地堆到中国的头上,中国将在道义上及舆论上更显被动,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所以,明知此次访美很可能劳而无功,但习近平主席还必须忍辱负重、勉为其难,还必须做好表面文章,还必须做中美关系的裱糊匠。从这点上看,即便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也必须学会忍受,也必须强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并不情愿的事情,简单地说,普通的老百姓可以率性而为,但领导人却不可意气用事,一切都必须出乎高度的理性。
由此一来,那么是不是习主席此次对美国的访问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呢?
笔者以为,此次访问可能在一些人所经常所吹嘘的方面没多少意义,但在另一个方面却意义甚大,那就是将使中国人民对中美关系的真相与本质把握和理解得更加精确、透彻,人们会因此而认识到:
——中美所谓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成昨日黄花;
——中美所谓的良性竞争已成昨夜梦呓;
——所谓“太平洋足够大、足以容纳中美两国大国”的神话已成过去的传说;
所以,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大概不是什么里程碑,而是中美关系的分水岭。